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娜允鎮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東距省城昆明670公里,距緬甸邦康市56公里,全鎮國土面積359.28平方千米,全鎮轄9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108個村民小組,40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49657人(2017年)。

娜允鎮是第四批2009年9月19日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

目錄

歷史沿革

娜允位於雲南省的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這裡自然環境優美,山川秀麗,人傑地靈。700多年來,娜允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傣族的貴族文化。雲南省思茅市娜允鎮「娜允」是傣語諧音,為「城子、內城」之意。娜允鎮地處北緯22°16′~22°23′,東經99°27′~99°39′,東與縣內景信鄉相連,西與縣內富岩鄉、公信鄉毗鄰,南與縣內勐馬、芒信兩鎮接壤,北鄰瀾滄縣拉巴鄉。鎮政府所在地古城開發區,

公元1289年(傣歷651年)傣王罕罷法在孟連建傣城——娜允,元朝朝廷在此設「木連路軍民府」。公元1406年(明永樂四年),明朝設「孟連長官司」隸雲南都司,賜罕罷法孫姓刀,命第八代孫刀派送為官,官居六品,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第十九代土司時,朝廷賜封為「孟連世襲宣撫司」,官居四品,隨着土司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孟連土司也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政治機構,土司為最高長官,叫召賀罕,下有九根和十二召朗。九根是一至四召根屬內官(管內務),五至九召根屬外官(管外務),十二召朗屬三級官。1949年4月(傣歷1311年),孟連解放,孟連土司制度告終,孟連歷代28任土司統治長達660年,隨着土司統治的延續,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擴大,形成了宣撫司統治區(東到瀾滄、南到勐海、西到勐養、北到西盟)方圓數百里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傣語意為城子。娜允古鎮是元、明、清、民國四個時期孟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娜允古鎮內的孟連宣撫司署原系刀氏土司衙門,元代設木連路軍民府,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元)設孟連長官司,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冊封為孟連宣撫司使,至1949年,刀氏土司共傳襲二十八任、660年。據史料記載,孟連早在西漢時就被列入祖國版圖,唐南詔時稱「茫天連」,孟連一帶的傣族稱「芒蠻」。後來,孟連傣族聚居區發生了瘟疫,孟連一時間變成了荒無人煙的「荒壩」,直到距今700多年前,人們才重新發現了孟連這個美麗的地方。民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朝廷設孟連長官司,直隸雲南都指揮使。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朝廷冊封孟連宣撫司使,官居從四品[2]

文化風俗

娜允古鎮地處西南邊陲、歷史悠久、自元代起就是雲南南部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便成為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縣府。娜允古城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風韻,蘊涵着豐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築,飲食、服飾、節日、音樂、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近幾年來,境內外少數民族,特別是緬甸、泰國等鄰國的傣族到娜允古城訪古溯源的客人日益增多。2001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孟連娜允古城列為傣族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孟連娜允古城也是我國僅存的傣族古城,有關部門正準備將它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視頻

娜允鎮 相關視頻

娜允鎮――多元共存 和諧共生
2019年娜允鎮潑水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