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婆羅洲象,是亞洲象四個亞種中體型最小的。又稱加里曼丹象、侏儒象、婆羅洲侏儒象等,主要生存於分布於馬來半島東南婆羅洲島北部沙巴,只剩下1500頭左右。原來被歸類於亞洲象的一個亞種,2003年被認為應屬於象的一個獨特亞種,但目前尚無定論。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長鼻目 Proboscidea

科: 象科 Elephantidae

屬: 亞洲象屬 Elephas

種: 亞洲象 E. maximus

亞種: 婆羅洲象 E. m. borneensis

(Deraniyagala, 1950)

分布: 馬來半島

體長: .身高: 2.5米

食性: 植食性

目錄

外形特徵

婆羅洲象是亞洲象四個亞種中體型最小的,成年雄性身高也不超過2.5米。它們的面孔象其他象種的嬰兒,耳朵很大,尾巴很長,幾乎垂到地面。體型更小、更豐滿,且性情比其他亞洲象更加溫和,婆羅洲的大象種群看上去與其它亞洲象有很大差異,擁有較小的頭蓋骨和牙齒的變形等。[1]

生態習性

婆羅洲象生活的森林地區,一般是地勢平緩的低地和河谷區域,因為低地的土壤肥沃,能長出更多高質量的食物。一隻成年侏儒象每天要吃150公斤的棕櫚葉、香蕉等。侏儒象的食物來自於至少49屬162個不同種的植物,包括幾種龍腦香科樹種。

地理分布

婆羅洲象主要生存於分布於馬來半島東南婆羅洲島北部沙巴。

進化過程

婆羅洲象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近代由人類引入,是亞洲象屬或非洲象屬的後裔,並非當地的原生物種。一直到2003年以美國人唐·梅爾尼克為主的學者才以DNA檢驗比對為論據提出不同意見。 屬於非洲象說法: 有一傳說婆羅洲象種群起源於非洲蘇丹,於1750年左右由東印度公司獻給當時部分婆羅洲島的統治者蘇祿人。 屬於亞洲象說法: 婆羅洲島上沒有發現過象的化石,而當地土著的土語中也沒有象這個詞,是以有者認為婆羅洲象是近代被人類從亞洲其他地區帶進婆羅洲的。 在20世紀50年代,依解剖上的差異,如較小的頭蓋骨和牙齒的變形等,婆羅洲象曾被歸類於亞洲象(印度象或蘇門答蠟象)的一個亞種。但同時有動物學家指出婆羅洲的大象種群看上去與其它亞洲象不同,它們的頭骨更小,象牙也存在一些差異。 2003年以基因技術揭示了婆羅洲象起源: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環境研究和保護中心的唐·梅爾尼克(Don Melnick)與來自美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同事研究了婆羅洲大象的DNA。他們收集了婆羅洲北部馬來西亞部分的20隻大象的糞便和血液樣本,從中分離出一個線粒體和5個染色體基因。然後比較這些基因與南亞地區數百頭大象的相應基因。2003年的比較結果,婆羅洲大象與任何已知大象種群都存在很大差異,無論是野生還是馴養種群。婆羅洲象應該歸於一獨特的亞種。 研究結果發現婆羅洲象並非近代才出現。它們和其他亞洲象明顯不同。婆羅洲象是三十萬年前婆羅洲和亞洲大陸分離後,所誕生的新物種。

生存狀況

過去40年來,由於砍伐、改建種植園以及人類居住等原因,位於婆羅洲東北部的馬來西亞沙巴州40%的森林消失了,而這裡是大多數野生侏儒象生存的棲息地。 調查表明,象群活動顯然受到人類活動和森林破壞的影響。收集到的數據顯示,生活在沙巴州的侏儒象很可能不到1000頭,這比之前估計的1600頭要少許多。低京那巴當岸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重要的象群棲息地,可能由於面積較小且棲息地破碎,而無法長期滿足大量象群的生活需要。

婆羅洲象的英文介紹

The Borneo elephant, also called the Borneo pygmy elephant, inhabits northeastern Borneo. Its origin remains the subject of debate. A definitive sub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s 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 awaits a detailed range-wide morphometric and genetic study. Since 1986, Elephas maximus has been listed as endangered by IUCN as the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by at least 50% over the last three generations, estimated to be 60–75 years. The species is pre-eminently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