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結婚後,你失戀了嗎? 作品銷量百萬的學術型情感作家鄧惠文的重磅新作 ❀ 婚姻不是終點線,愛情不是消耗品

婚姻不僅有幸福甜蜜的一面,同時也是一道人生新關卡。從此懈怠,拒絕成長,原本的幸福很可能悄然而逝;相反,盲目努力,累加錯誤,也只會讓狀況越發不可收拾。本書幫助讀者認清6大努力陷阱及6種惡性循環模式,穩步健康地改善婚姻關係;並為讀者講解6堂婚姻必修課及14個真實案例,讓婚姻保持生機。

❀ 更貼近中式家庭的自我成長治癒指南

面對中式社會文化、夫妻角色,承擔着撫養兒女、贍養父母的義務,如何打理這千絲萬縷的束縛,稍微活得自在一點?作者將帶領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從重設兩個人對生活和心理空間的約定、分析與理解雙方原生家庭問題,到悅納自己,對自己負責,逐步解決中式婚姻中的各種問題,獲得實質性的成長。

童話里總是說,王子和公主結了婚,之後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長輩催婚時也常說:「結了婚就好了。」

可事實上婚姻不僅有幸福甜蜜的一面,同時也是一道人生新關卡。

消磨熱情的生活瑣事,陰魂不散的原生家庭問題,不停流逝的青春和新鮮感,不期而至的生老病死……這一路挑戰要怎麼安然度過?

本書將帶你回歸關係的本質,開啟一段關於人生新階段的修習。從重設兩個人對生活和心理空間的約定、分析與理解雙方原生家庭問題,到悅納自己,對自己負責……只有經過一番歷練與轉型,才能重新認識對方,讓夫妻關係更加穩固融洽,讓兩個人獲得實質性的成長。

作者簡介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作家、廣播主持人。

亞洲療愈系新天后,台灣電視史上di一位明星級的心理醫師,曾擔任《康熙來了》等節目嘉賓。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英國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and Portman Clinic)進修

英國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研究中心(Tavistock Center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進修

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培訓

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 個人會員

目前專注於個人及伴侶心理治療、心理成長課程,並擔任廣播節目《鄧惠文時間》主持人。研究及教學主題包括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以及個體化歷程的心理探索。

著有《非常關係》《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愛情非童話:給你的床邊故事》《不夠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有你,更能做自己》《學習,在一起的幸福》《別來無恙》《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解開愛情的紐扣》等多本暢銷書,並獲選2016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

原文摘錄

每個人都值得愛,但不一定值得就有人愛。 沒有人愛,也要維持那種值得,擁有愛的希望。

書評

懷孕期間,孩子奶奶在老家種的核桃帶來一兜又一兜,補腦子,補身體。核桃皮不好剝,我怕麻煩,堅持吃了一段時間,擱置在工位抽屜。(現在回想,真實原因是我不喜歡核桃皮的澀,給我剝好的一兜子核桃仁,我也每每吃不完)。 公司下個月搬家,徹底清理了一次工位,翻出了一大兜核桃。看着挺好,扔了可惜,計劃把他們消滅掉。專門拿了開殼器,結果打開一看,竟然有一半都長毛了,剩下的吃起來苦苦的,都壞了。在這之前,我都不知道帶皮核桃也會有保質期一說,尤其外表看起來跟正常核桃別無二致。 東西放久了真的會壞。核桃尚且如此,其他更不必說。 不久前新學一個詞,「Leftover 」。Leftover,在日常用語中,是剩菜的意思,其實不只是剩菜,leftover泛指各種「沒用上的東西」——不是沒用,是沒被用上,例如買了一直沒動的手賬本,過期的防曬霜,帶標籤的新衣服,拆封從未被好好品讀的書籍以及處於已婚狀態失戀了的男男女女。 我們是否在婚姻中失戀了? 1,「熱情不再」; 我不再關心他最愛的遊戲,臥室亂不亂更重要;他寧願躲在廁所玩手機,由着我無理取鬧,只要不沖他發脾氣,一切好說。他搞不明白為什麼以前能溫柔地坐在他旁邊看他整宿打遊戲的女孩,婚後會變成隨時遊走發飆邊緣的漢子;我也想不明白以前一個烤腸就開心一整天的沒心沒肺,婚後會變成連收兩次一樣口紅,就要擔心我是不是不被用心對待了的玲瓏心思。 2,「我愛我的另一半,但我不再有在愛里的感覺」; 我發現有我這種感覺的妻子不在少數。我們過成了親人般堅固的情誼,卻很少牽手擁抱。我們關係複雜:住在一起的關係、共同教養小孩的關係、法律上的夫妻關係、依存關係、家人關係,可是卻疏於親密關係。被角色束縛,負責任的爸爸媽媽,家庭主要勞動力,孝敬老人的兒女,我們像戰友一樣拼搏向前,只是好久一杯奶茶不插兩個吸管一起喝了,不再分享同一個冰淇淋,缺了戀愛的感覺。 談戀愛很好說,吵一架,作一場,矯情矯情,重歸於好,大不了分手;結婚了,就複雜。我們總不能因為今天對方沒有跟我說晚安,就要不過了。明天要出差,今天的快樂心情不能分享到凌晨,就感覺沒法一起生活了。這是小孩子思維,我們在用成年人思維過日子。只是心裡的情緒堆積到一定程度會大爆發一次,繼續生活。主要精力都在還貸,養育孩子,處理生活的瑣碎。深究愛不愛的問題,感覺很閒的樣子,何況時間真的少之又少。是事實,也不免不忿。我有時候也會納悶,我怎麼活成了四平八穩,卻不可愛的妻子了。 3,「吵架成本高,看向對方的眼神失去了光」。 我們喜歡穩定生活,迴避衝突。 近期跟老公吵架次數減少很多,但偶有齟齬。吵架次數少,一方面是有娃後我倆成熟不少,還有一方面是吵架成本太高。 一般電視連續劇里演的夫妻爭執都太容易理解了,大是大非非常好判斷。過日子常會發生莫名其妙一言不合,到最後完全理不清到底因何而吵的架。 吵架很不自在,並且再也回不到摔門就走的瀟灑了。要上班,要送娃上學,要保持體面,要一個屋檐下,要及時溝通解決。婚姻關係久了,倆人更像是合伙人。 喜怒哀樂不是自己的,放空一會兒,自家娃能問一百遍:媽媽,你怎麼了?你不高興了嗎?你是不是有情緒了?我只是要發會呆。 失去戀愛感覺的一方仍深切關心對方,而且絕對不願意傷害對方,但是卻想結束關係。我有一段時間,深有同感。 我在婚姻裡面很自由,就是很久沒有戀愛的感覺了。 試圖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情緒,我不滿意現在的婚姻狀態。說着說着,自己都感覺好像在無病呻吟。 《婚內失戀》中有一段描述很貼切:每段婚姻都有個性,就像人有個性一樣。所以婚姻正不正常,這一點無法確認也不需確認。不過,要是你過得不快樂,甚至很痛苦,那就值得確認也值得關注了。 婚姻無法定義,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我感到不舒服,那肯定得想辦法解決。 幸而3月份有三天年假,老公讓我一個人出去溜達溜達:一個人喝奶茶,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去書店,一個人放空。狀態調整了過來,知道我以後要怎樣做。 1,培養獨立的能力 我有工作,有伴侶,有朋友,有家人,有手足,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每天忙碌,也會感到孤單,孤單是常態。 加布瑞埃拉·澤文在《島上書店》一書中這樣寫道: 「我們讀書而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 讀書是一個好的選擇,個人成長會填補空白。 一年起碼要有一天時間單獨留給自己,就做自己。單純以自己的視角去欣賞世界,以自己的觀點去認知事情,以自己的角度去做選擇。不推卸責任,不依賴伴侶。 確定自己選擇了現在的狀態,並且是自己做的最好的選擇。 2,理解雙方原生家庭 去了解對方的出生背景和成長環境,觀念的不同,很有可能只是雙方從小的教育就如此。節假日回到他的出生地,聽家中老人講小時候的故事。 多聊天,多傾聽。好好聽話很重要,我在家庭外面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不知為何,在伴侶面前,反而凡事就要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老公跟我相反,他在外面看起來不好相處,回到家裡,我感覺他都沒脾氣。 我以為我們了解彼此,其實「門當戶對」不單單是價值觀、人生觀、育兒觀。它能細小到吃飯的酸甜口不同,倆人在一起都覺得對方不是自己的命定之人。持續探索對方很重要。 3,悅納自己 我善於做計劃,不喜歡被打亂,我很固執。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的精力比較豐沛,沒喝過的奶茶,沒吃過的冰淇淋,沒去過的地方,沒見過的風景,都想嘗試。這倒沒什麼,不好的地方是我還很彆扭。如果另一半不陪我,我會不好意思單獨去做;如果另一半因為我的要求才一起,我又感覺不好。心理書上都說這是源於沒被滿足的愛,才會計較很多東西,才不能坦然享受他人的好。 願意陪伴,總是樂意愛一個人,興趣愛好可以一起培養,試圖對方從根上跟我一致,不是為難他,而是為難我自己。 卸下重擔,簡單的做自己。先愛自己,懂得取悅自己。 好好說話,珍惜擁有,不是占有,而是愛護。心情不好除了找伴侶發泄情緒,還可以學小王子一天看四十四次日落。 「汲汲營營,忘記身邊的人需要愛和關心 藉口總是拉遠了距離,不知不覺無聲無息」 失戀雖難過,並不可怕。對方一直都在,有的是機會重新戀愛。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