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子陵铺镇

子陵铺镇地处荆门中心城区北郊,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挚友阎子陵隐居此地而得名。全镇现辖29个村,2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893人,国土面积278平方千米。耕地3731.6公倾,其中水田3178.9公倾。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在荆门市57个乡镇街办中工业经济综合排名第九位。2005年7月镇委再次被中共荆门市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1]

目录

基本概况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石膏2.5亿吨,石灰石15亿吨,围绕资源的开发和加工,一大批建材企业蓬勃发展。

2004年,全镇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元,财政收入达到1175万元。当年新上和续建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1个。现有储地址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备活性碳酸钙、“魔芋”产品生产技术、年产300-500吨过氧化钙、石膏砌块、高强石膏粉、粉煤灰制砖项目6个。

工业带农、科技促农、政策惠农、机制强农、流通活农的各项措施,加快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畜禽、休闲观光、蔬菜等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保安工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和投资创业环境优越。[2]

历史沿革

1949年正月子陵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解放,同年3月建立了子陵区,管辖荆钟北山一带。7月建立了南桥区。属子陵铺镇管辖的乡政权11个,村53个,归荆门县第一区领导。

1955年12月,小乡合并为大乡,子陵铺11个小乡合并为高店、南桥、子陵、掇刀、团东5个大乡。

1956年4月,荆门县撤区成立指导小组,第一区改为第一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机关设在荆门县城内三里街)。

1957年10月,荆门县恢复后,撤销指导小组,第一指导小组所辖的南桥分划归盐池管辖,高店、掇刀设为直属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原第一区改为子陵人民公社(又称并举人民公社)。南桥乡从盐池回归子陵管辖。当时公社下设子陵、南桥八角、牌楼4个耕作区。

1959年8月,新增设杨店、革集、东宝耕作区。

1960年4月,耕作区改为管理区。杨店耕作区撤销。

1961年5月,子陵公社改为子陵区,原管理区改为公社。

1966年5月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子陵地区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各级党的组织陷入瘫痪状态。

1969年4月,子陵区成立了“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子陵区成立了整党领导小组,着手筹建区委。

1969年10月,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1970年1月成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随后恢复了公社党委。

1971年12月正式恢复成立中共子陵区委员会。

1975年11月,荆门县撤区并社,子陵区改为子陵人民公社,各人民公社改为片总支。所辖的革集、牌楼、东宝公社划归掇刀区管辖。盐池区永圣公社的龙泉、民主、金山(青山)大队和石桥驿公社的白马、民新、三垱、枣店、金冢等8个生产大队划归子陵人民公社管辖。撤区并社后,子陵人民公社管辖范围有子陵片、新桥片、何院片、龙泉片、三垱片、罗院片、七桥片等7个片总支。

1976年11月,荆门设市(县级),县市分家,子陵公社管辖的新桥、金山(金泉)、曾庙3个生产大队划归荆门市东宝公社管辖。

1976年12月,撤销三垱、龙泉片总支,新成立枣店片总支。

1979年3月,撤销片总支,成立子陵、南桥、七桥、八角四个管理区。

1981年1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1年11月,恢复枣店管理区,新成立子陵铺镇(管辖子陵、罗坡、建泉3个大队)。

1983年10月,县市合并升格为省辖市后,1984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成立了子陵铺区,原管理区改为乡。子陵管辖的长岗大队划归掇刀区牌楼乡管辖。同时将枣店、南桥管理区合并为南桥乡,子陵管理区与子陵铺镇合并为子陵铺镇。

1986年1月,子陵铺区改为子陵铺镇。

1987年10月,子陵铺镇内设八角、南桥两个总支、管理区。八角管理区管辖七桥、罗尧、新庙、华阳、罗院、拾井、红庙、联兴、子陵、幸福、建泉、美满12个村,南桥管理区管辖四坪、柏坪、龙泉、蔡冲、青山、金冢、三垱、枣店、曾坡、何冲、何院、金榜12个村。

1989年3月-1993年6月,司法所、林业站、计生办、企管会、经管站、广播站、劳动服务公司相继迁出镇政府机关,在集镇临街建房,独立办公。

1991年8月, 东宝区成立干沟办事处,龙泉村划归干沟办事处管辖。

1995年7月,东宝区撤销干沟办事处,原办事处管辖的龙泉村和盐池镇的团堡村,重新划归子陵铺镇管辖。

1997年9月,乡镇机构改革,镇政府机关内设机构八角、南桥管理区归口农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归并为党政综合办公室。

2000年7月,企管会撤销,成立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2001年5月,原泉口街办管辖的金泉、石莲、曾庙、新桥划归子陵铺镇管辖。

2001年11月,乡镇机构改革,成立“三办一所”。财贸办公室、农业办公室归口经贸办公室、统计站、信访办、老委办、劳动人事办归口党政综合办公室,城镇规划办、计划生育办、旅游办等归口社会事务办公室,经管站、财政所合并为财政所。

2003年4月,子陵铺镇内设四个片区,即干沟片区,管辖四坪、柏坪、蔡冲、龙泉、团堡、青山、金冢7个村。南桥片区,管辖三垱、枣店、曾坡、何冲、南桥、金榜、美满、果药公司8个单位。八角片区,管辖七桥、万家坪、新庙、华阳、八角、拾井、红庙、联兴8个村。城区片区,管辖子陵、幸福、建泉、金泉、石莲、曾庙、新桥7个村。

2004年6月,镇广播电视站上划市广播电视局直管,改名称为子陵铺镇广播电视网络中心。

2005年4月,镇国土管理所上划东宝区国土局直管,人、财、物一并上交。

2005年5月,镇林业工作站上划东宝区林业局直管,人、财、物随即上交。

2005年6月,镇交管站上划东宝区交通局直管。

2005年9月,乡镇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文化站、城建环保所、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农业机械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水产技术服务站、水利水电管理站全部实行“两退”“两建”。即:单位退出事业单位编制,建立新的服务机构,人员退出财政供养,建立以钱养事服务机制。新成立的服务机构是:城建环保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水利水电服务中心。132名参与改革的对象全部置换身份。[3]

发展概况

中心集镇距市区9公里,是 荆门市十大工业重镇和十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207国道、焦柳铁路、长荆铁路和襄荆高速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国土面积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867亩(其中水田49546亩),山林面积255000亩。全镇辖29个村,1个果药公司,1个社区居委会,2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929人。近年来,该镇坚持“把子陵建设成为全市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大镇及区域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有较大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57亿元,同比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640元,达到6135元。全镇水稻总产34287吨,增长27.5%,小麦总产7656吨,增长38.4%,油菜种植面积下降10.2%,但因单产增长12.8%,总产量仍高于上年,达5400.8吨。新建标准化猪舍16栋,总数达到46栋,生猪饲养总量23.8万头,肉牛饲养总量2900头,羊饲养量1.5万只,家禽饲养量130万只。完成渔业产值6660万元,增长47%。新增造林面积512.73公顷,累计建成人工速生丰产林2133.33公顷。新增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43个,总数达到55个。

全年完成工企业生产总值45.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0.7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27.45亿元,分别增长59.9%、6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6亿元,增长31.4%。招商引资项目10个,到位区外境内资金4.83亿元,辖区内企业完成外贸出口额867万美元。工业企业达到273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4个,分别比上年增加81个和8个,全镇亿元企业达到7个,在全市工业重镇评比中,继续保持第二名。

全年财政总收入11370万元,其中地税完成1799.4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2万元,支出2010万元。年末存款余额3894万元,增长12.41%,累计贷款余额6498万元,降低22.73%。

全年用于道路交通建设资金1000万余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设42千米。投入690万元,分两批完成农村低压电整改工程,涉及23个村1个集镇。投入55万元完善配套水库渠系。投入35万元用U型渠硬化卸甲口水库低干渠。投资9万元完成兴闸滚水坝水毁工程修复。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280口,累计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4006户,全镇沼气池覆盖率46.8%。

全年投入176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 子陵中学投入30万元改善学校环境,子陵中心小学投入95万修建综合楼,何院小学投资31万修建学生食堂,龙泉小学投入20万元维修教学楼装备微机室。申请国债资金60万元完成子陵卫生院门诊改扩建工程,为门诊统筹病人报销费用18.5万元。全镇29个村建成农家书屋31个。组织大型送戏下乡活动4次,送电影下乡320多场次。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收集整理信息资料120多份,整理民间故事22个,民间歌谣68首。投资36万元,维修公共厕所2座,新修垃圾屋5个,小型休闲广场1个,绿化植树26000余株,新架设自来水管4.8千米。关闭污染企业7个,将小洋沟等9个石灰石开采厂整合成1个,调处各类污染纠纷事件11起。

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4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0人,发放小额扶持贷款30万元,帮助实现创业42人。新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77人。发放危房改造资金41.9万元,为81户农村困难群众改造危房,拨付移民后扶款88.4万元,对686户共1790人困难群众实施生活救助。争取资金15万元,完善子陵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省级模范福利院检查验收。

新型工业重镇。全镇已形成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石灰石开发、中药材生产、轻纺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全镇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6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26家。在26家规模企业中,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已达8家,其中过亿元的已达4家。工业经济在全镇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占到了80%以上,工业园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现代农业大镇。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不断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配套农业。2008年全镇生猪出栏达10.1万头,家禽出笼达40万羽,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达2000亩),发展速生丰产林16755亩,食用菌40万袋,优质稻40000亩,燃料乙醇专用红薯200亩。

区域文化名镇。子陵铺镇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挚友严子陵隐居此地而得名,子陵岗遗址曾因出土“越王洲勾剑”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19日发掘的龙王山古墓被国内考古界人士誉为长江中下游流域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境内还有历史悠久的“尚泉寺”、“ 文昌阁”、“敬业寺”等文化遗产。[4]

相关视频

子陵铺镇点亮快乐童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