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吃飯
作品欣賞
孔夫子和他的門徒們困在陳蔡之間已經有七天沒有見飯了,不唯沒有見飯,甚至連菜湯水都沒有見過。
大家都餓得來不能動了,東倒西歪地在一座小村落外的山林子裡睡着。
他們在七天前初到那兒的時候是傍晚時分,因為走得疲乏而且口渴得難耐,有幾位弟子便滿不客氣地從鄰近的瓜田裡偷了幾個香瓜來讓先生和大家解渴。他們當晚便在那兒露宿。但不料第二天清早醒來,他們卻為當地的農民們所包圍着了。偷瓜的時候是被人看見了,故爾惹出了這場亂子。
純樸的農民以為他們是伙盜,只是把他們包圍着,卻不敢更進一步怎麼他們。他們師弟間卻又沒有膽量足夠的人敢跑去向農民疏通。就因為沒有膽量,因為怕死,像孔子那樣的大聖人固不用說,連最勇敢的子路,最能辯的子貢,都毫不中用了。
就這樣一群人便不能不干餓下去,餓了足足七天,還能走動的人實在就只剩下一個顏回了。
顏回究竟不愧是「其心三月不違仁」的大賢,餓到了第八天上的清早,趁着孔子還在睡覺的時候,他鼓起了他的仁者必有的勇氣,把一張白布片來拴在孔子的拐杖上作為投誠的旗號,他拿在手裡走出林子去向農民軍投誠。
純樸的農民究竟是好說話,看見顏回那個慈祥的和農民的愚魯相差不遠的面孔,又聽着他以樸訥的言辭說出了他們的來歷,他們才曉得是出於誤會,便立地把圍解了。而且還可憐他們,送了些白米給顏回,讓他拿去煮給他的先生和同學們吃。
顏回真是喜歡得什麼似的,他在心裡真真是給了農民以無限的祝福,無限的感謝。他把米拿着回林子去,見了先生,把詳細的情形說了,不用說我們的聖人和他的大賢們也是喜歡得什麼似的。孔夫子心裡想:究竟顏回是不錯,他這人是在我之上。但他沒有說出口來,他說出口來的是:
——「我不是早就說過嗎?我是有天老爺看承的呀。」
好在林子裡的柴火方便,顏回回頭便去一手一足地把米淘好,搬了幾塊石頭來做成灶孔,便煮起稀飯來。因為他想到,肚子餓久了的人,頓時吃硬飯是不行的。
孔夫子和一群弟子們不用說仍然沒有動,但他們都安了心,沒有什麼焦愁的了。有幾位稍微還有點焦愁的,是看着顏回的一舉一動太紆徐,好像故意在和他們的肚子作弄;又怕米太少,稀飯不夠吃。
這樣淡薄的焦愁,在我們聖人的心中也在所不免。我們的孔夫子睡在一株大樹下一段高的地方,看着同樣餓了七天的顏回在那兒有神沒氣的煮飯。看他煮了好一會,把鍋蓋揭開了來,但使他感覺着了很大的不愉快。他看見顏回揭開了鍋蓋來,便把另一隻手在鍋里掏了兩指頭的飯來送進口裡。這下便很傷了孔子的尊嚴。因為孔子是一團人的領袖,連我領袖都還沒有吃的時候,你公然就先吃!這是孔子在肚子裡斥責顏回的話,但他沒有說出口來。
顏回把稀飯煮熟了,先舀了一碗來陳在孔子的面前。孔子這時候又存心要試驗顏回一下,看這人究竟虛偽到了怎樣的程度。
孔子說:「回呀,我剛才夢見了我的父親。(不用說是聖人臨時扯的謊。)有飲食要先敬了長上,然後再吃。你替我在露天為我的父親獻祭罷。」
顏回趕快回答道:「先生,今天的飯是不好拿來敬神的。」
——「為什麼不好拿來敬神?」
——「我聽先生說過『粢盛必潔』,今天的稀飯不乾淨,不好拿來祭神。」
——「為什麼不乾淨呢?」
——「剛才我揭開鍋蓋的時候,飛了一團煙渣進去,我趕快用指頭把它拈了起來。但丟掉又覺得可惜,我的指頭也燙了,所以我便送進了口去。……」
孔子聽到這裡,才突然「啊哦」地嘆了一口氣。他趕快搶着說:
——「好的,好的,回呀,你實在是一位聖者,連我都是趕不上你的。」
他說了這話,又對着弟子們把自己的一片疑心和對於顏回的試驗,和盤告白了一遍。
孔子借着這一番的告白來和緩了他自己良心上的苛責。但他同時更感受着一種下意識的安慰:
——「我的領袖的尊嚴,並沒有受傷。」
1935年6月3日草此[1]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除郭沫若外,還有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學。1915年,進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1919年,組織抵日愛國社團夏社;同年,創作詩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鳳凰涅槃》等。1921年8月,詩集《女神》出版。1923年,完成歷史劇《卓文君》、詩歌戲曲散文集《星空》。1924年,完成歷史劇《王昭君》。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完成論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歸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救亡日報》。1938年4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1年12月,寫成五幕歷史劇《棠棣之花》。1942年,完成歷史劇《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1943年,完成歷史劇《南冠草》。1944年寫《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務院副總理、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10月19日,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53年,當選第二屆中國文聯主席。1958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9年,完成歷史劇《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歷史劇《武則天》;同年,當選第三屆中國文聯主席。1969年,完成論著《李白與杜甫》。1973年,論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1978年,當選第四屆文聯主席;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