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菜
菜品特色
孔明菜,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又称“蔓茎”,系根菜类,属十字花科,
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形状为锥型,肉白色,肉质坚实,有强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
做法
大头菜一般经选料、初晒、拌料、复晒、加料、密封和腌制等工序加工而成,加工后的大头菜只有原重量的四成左右。
存放越久味越香。腌制后的大头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肉丝共炒,
其味更美。略带微酸,故有增强唾液分泌、开胃、健脾、消食之功能,是病后增强食欲,促进康复的佳品。在襄阳,
人们巧用大头菜,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它令旅行者津津乐道,令本埠人大快朵颐。高档次的菜肴,有虾仁大头菜,
鱼片大头菜等。大众菜肴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我曾在襄阳闹市的一家老字号餐馆,吃过一道红烧肉。
肉是五花肉,配料是加工成骰子见方的大头菜,外加几根红红绿绿的菜茎。看看颜色,令人先已三分满足。尝尝,
猪肉肥而不腻,大头菜脆而酱香。就着两瓶啤酒,很快将这满满一盘美味吃得一干二净。吃完,意犹未尽,又点了一道,才算过瘾。
襄阳的酒宴,餐前必定有几碟开胃的小菜,其中大头菜是必不可少的。当人们饱享丰盛的美味大菜之后,席终来盘清淡消食的青菜芥丝汤。
一个可比面盆的汤盆里,飘着靛青碧绿的青菜叶,浮着赭黑酱香的芥菜丝。霎时,欢呼一片,汤勺争先。一眨眼的功夫,几已见底。
动作慢的,也不顾及仪态风度,端起汤盆,一饮而尽。喝完,擦着嘴角流出的汤汁,是说不尽的满足与痛快。
营养价值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通过腌制后,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襄阳大头菜又称“孔明菜”。
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了下饭吃。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
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并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
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的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故相传诸葛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
从此襄阳人腌制大头菜的习俗和方法就逐渐发展,流传至今。现已成为远近驰名的地方传统产品。
功效
芥菜类蔬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促进结肠蠕动,缩短粪便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防止便秘,并通过稀释毒素降低致癌因子浓度,
从而发挥解毒防癌的作用。芥菜类蔬菜含有一种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质,经水解后能产生挥发性芥子油,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芥菜类蔬菜还具有一种特殊的鲜香气味,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芥菜类蔬菜有清热解毒、抗菌消肿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大头菜能利尿除湿,促进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因其性热,故还可温脾暖胃。
雪里蕻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
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近代
到了近代社会(1840~1949年),不少地方,尤其是盛产孔明菜的襄阳地区,曾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酱园场(手工作坊),
加工制作这种俗称“大头菜”的样子的孔明菜.腌制后的孔明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
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肉丝共炒,其味更美。经加工,孔明菜有多种口味,麻辣味、五香味等。
我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
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
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十几年来屡获省、部及全国名优产品称号,被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