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茨判斷法
孔茨判斷法是各類術語中的一個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孔茨判斷法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在羅伯特·卡茨(Robert L Katy)關於行政主管人員需要掌握的三種管理技能的基礎上,認為主管人員應該具備的管理能力包括四類:
(1)技術能力。指在業務方面的知識和掌握的熟練程度。
(2)人事能力。指同員工共事的能力;它是組織協作、配合,以及創造一種能使其員工安心工作,並自由發表意見的環境的能力。
(3)規劃決策能力。指遇到問題能從大處着眼,認清形勢,統籌規劃,果斷地作出正確決策的能力。
(4)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理者應具備的管理能力
隨着管理層次的不同,這些能力的相對重要性也不同。一般地,人事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每一層次的主管人員來說都是重要的。而其他兩種能力則是隨着組織層次的上升,技術能力所占的比重相對變得較小,而規劃決策能力所占的比重相對則變得較大。
美國管理專家包費爾(W.J.Baumol)通過對企業家應具備的條件的研究,認為一個企業家應具備如下的管理能力:
(1)合作精神。願意與其他人一起工作,對人不是壓服,而是感服和說服,能贏得人們的合作。
(2)決策能力。依據事實,不是依據想象進行決策,要有高瞻遠矚的能力。
(3)組織能力。能挖掘部屬的才能,善於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協調各種資源。
(4)精於授權。能大權獨攬,小權分散,抓住大事,把小事分給下屬。
(5)善於應變。權宜通達,機動進取,而不抱殘守缺、墨守成規。
(6)勇於負責。對上級、下級、顧客及整個社會抱有高度的責任心。
(7)敢於求新。對新事物、新環境、新觀念,有敏銳的接受能力。
(8)敢擔風險。遇到風險時,要敢於承擔,並有創造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
(9)尊重他人。重視和採納別人的合理化建議,不武斷狂妄。
(10)品德超人。品行道德為社會人士、企業員工所敬仰。
日本企業界則把主管人員應具備的管理能力歸結為:
(1)思維、決策能力;
(2)規劃能力;
(3)判斷能力;
(4)創造能力;
(5)洞察能力;
(6)勸說能力;
(7)對人的理解能力;
(8)解決問題的能力;
(9)培養下屬的能力;
(10)調動積極性的能力。
以上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關於主管人員應具備的個人素質和管理能力的淪述。需要着重強調的是,把主管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當做選聘的依據之一,是要在選聘過程中,把素質和能力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果只重視管理能力而忽視個人素質,那麼管理能力能否發揮預期的作用就需要打一個問號;而只重視個人素質,忽略管理能力,將不擅長管理的人提拔到管理崗位上來,就很可能造成了一個低劣的主管者,同時也可能浪費了一個優秀的其他方面的人才。因此,選聘主管人員,要求個人素質與管理能力相結合,強調主管人員應具備這二者的結合結構。
國外的綜合結構,一般都共同強調以下五點要求。
(1)了解部屬。有效的主管人員必須隨時掌握下屬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需求、希望、問題與困難。
(2)尊重人格。有效的主管人員待人接物應彬彬有禮、沉着穩重,態度友善。一個不能控制自己脾氣的管理者,也不能控制他的部屬。
(3)善於激勵。人們對工作報酬的要求,並不僅僅在於物質和金錢,而常常對於精神榮譽較為珍惜。主管人員要善於把握激勵動機和激勵因素的質與量。
(4)表率作用。主管人員不能過於自私,要有公而忘私的精神,信仰堅定,品行端正,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5)精明果斷。大量的管理工作在匆忙中進行,問題又多是錯綜複雜。這就要求主管人員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正確的判斷力,果敢的決斷力。
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國的一些學者和專家對有效的主管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綜合結構進行了研究,認為綜合結構實際上就是德才兼備。
(1)德的方面。由於管理總是與一定的生產關係相聯繫,是代表一定的生產關係的需要的。所以,社會主義社會中的主管人員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在品德上要高尚,克己奉公,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誠實謙虛;在作風上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講究民主,深入群眾,工作細緻,與群眾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為政清廉,遵守紀法;在工作上要勇於創新,知難而進,多干實事,追求實效。
(2)才的方面,即實際的管理能力。主要有:創新能力,包括思維敏捷、見解獨到、表達流暢;統籌決策能力,善於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抓住要點進行決策;組織指揮能力,善於發動和協調,有號召力和推動力,影響帶動他人;社會活動能力,善於社交,待人接物一見如故;自制能力,沉着老練,「靜以幽、正以治」,有大將風度;知識和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包括政治和法律知識、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知識,現代管理的理論與方法、一般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必要的工程技術知識等等。
以上提出的關於主管人員應具備的個人素質和管理能力以及二者的綜合結構無疑都是很重要的。但要真正以這些標準作為依據來逐條對照選聘主管人員的話,恐怕是會有很大的困難,而且也是不太現實的。因為一方面人無完人,面面俱到、各方面都好的主管人員候選人是不存在的。如果硬要以這些條件為標準進行選聘,那就可能一個都選不到;另一方面,上述標準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其中一些必然要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更而變更。通過實踐,管理能力還可能逐步提高。因此,選聘主管人員,要與職位要求很好地結合起來。要根據擬派人去充實的主管職位的性質和目的,在素質與能力的綜合結構方面確定出既具有普遍意義又有較強針對性的一些具體的標準。只有以這樣的標準為依據,才能切實有效地搞好選聘工作,選拔出比較滿意的主管人員。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