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水
孔隙水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主要賦存在鬆散沉積物顆粒間孔隙中的地下水。在堆積平原和山間盆地內的第四紀地層中分布廣泛。是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孔隙水的分布、補給、徑流和排泄決定於沉積物的類型、地質構造和地貌等。
不同成因的沉積物中,存在着不同的孔 隙水。在山前地帶形成的洪積扇內,近山處的卵礫石層中有巨厚的孔隙潛水含水層;到了平原或盆地內部,由於砂礫層與粘土層交互成層 ,形成承壓孔隙水含水層 。在平原河流的上游多為切割峽谷沉積物範圍小,厚度不大,但岩性多為粗粒可賦存少量地下水,中游典型的二元階地高層接受降水補給,底層接受河水補給賦存地下水豐富,下游地區的河床 相的砂礫層中,存在着寬度和厚度不大的帶狀孔隙水含水層。在湖泊成因的岸邊緣相的粗粒沉積物中,多形成厚而穩定的層狀孔隙水含水層。在冰川消融水搬運分選而形成的冰水沉積物中,有透水性較好的孔隙水含水層。深層孔隙承壓水往往遠離補給區。離補給區越遠,補給條件越差,補給量有限,故深層孔隙承壓水的開採應有所節制。
孔隙水由於埋藏條件不同,可形成潛水和層間水。孔隙水對煤礦建設影響較大,在表土層中開鑿井筒時,遇到顆粒大而均勻的沉積物,需要加大排水能力井筒才能穿過而顆粒細小又很均勻的砂層,因飽含孔隙水容易形成「流砂層」,如果事先沒有準備,大量流砂可湧入井筒,造成事故難以處理。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