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孔雀草(拉丁学名:Tagetes patula L.)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斜展。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管状花花冠黄色,瘦果线形,花期7-9月。

孔雀草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园栽培。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

地理分布

原产墨西哥,中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中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再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因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播种期一般在11月至8月。气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在北方则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应注意确保一定的生长温度,尽量避免生长停滞。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

播种后2~5天露白(胚根显露)。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建议以粗片蛭石为好,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介质的湿润。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2~26℃。

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湿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给予4500~7000Lux的光照,并保持介质pH值在6.0~6.2,EC值<0.75,介质温度20~21℃。如果所使用的介质不含有营养启动剂,则可以在子叶完全展开时施以50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

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而导致小苗枯萎。保持介质pH值在6.0~6.2,EC值<1.0,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用100~150ppm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肥料,如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硝酸铵。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炼苗期:本阶段根系已完好地形成,有3对真叶,温度可降低至15℃,但最好不要低于15℃,如果需要,此阶段可施以100~150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但要避免施用硝酸铵。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

移植上盆 用穴盘育苗的,应在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上盆。在浙江地区,大部分都习惯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一次上盆到位,不再进行一次换盆。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则要稀播,并在2-3对真叶时,直接移苗上盆。

养护管理 光照调节:孔雀草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但是在我省的7-9月,需要避免直射阳光,正午前后要遮荫降温。

温度控制:上盆后温度可由22℃降至18℃,经过几周后可以降至15℃,开花前后可低至12~14℃,这样的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难以达到此条件。所以,一般来讲,只要在5℃以上就不会被冻害,10℃~30℃间均可良好生长。

水肥管理:水分管理的关键是采用排水良好的介质,保持介质的湿润虽然重要,但每次浇水前适当的干燥是必要的,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而导致植株枯萎。对于完全用人工介质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肥料,以200~250ppm的浓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介质是以普通土壤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如果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

病虫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属真菌性病害,应选择好地栽培,并注意排灌,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枝,及时喷锈粉宁等杀菌药。

孔雀草茎枯病的防治方法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茎、枝。初在茎上出现灰色疹状凸起,圆形或梭形,后凸起开列,露出黑色分生孢子盘。生长期时有发生,严重时茎枝枯死,全株生长发育受抑,影响观赏。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一种棒盘孢或称盘色多隔孢。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借气流传播,侵害健株。4~11月份发生,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⑴园艺防治: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⑵药剂防治: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25%苯菌灵.环已锌乳油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隔7天喷药1次,共用2~3次。

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加强栽培管理,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进行喷药防治。

园林

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花极为醒目。

植物文化

传说 孔雀草原本有一个俗称叫"太阳花"。后来被向日葵"抢去"。它的花朵有日出开花、日落紧闭的习性,而且以向旋光性方式生长。因此它的花语是"晴朗的天气",引申为"爽朗、活泼"。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个性从不拖泥带水![1]

花语 爽朗、活泼,总是兴高采烈。

參考资料

  1. 孔雀草 花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