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林大楼
历史
这幢大楼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将原有3层砖木结构房屋拆除,重建为9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厦,花岗石外墙,1923年6月完工,1924年2月16日举行竣工典礼[2],当时曾是上海最高建筑。设计者是英资德和洋行,建筑立面为三段式构图,1-2层拉毛花岗石贴面,正门两侧是落地罗马拱券长窗;3—7层采用简洁的方窗,但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多立克柱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雕塑装饰;上部采用圆窗,顶部的南北两侧还设计了2个小塔楼。建筑面积9043平方米,占地1043平方米。建成后,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其中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1996年,友邦保险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
建筑风格
当时称“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社大楼。这是一座后期文艺复兴形式的建筑,前部主楼高八层,屋顶设两座亭子,加地下室和中间层,共十一层,后部高七层。正立面中部饰有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浮雕,底层和夹层的外墙面用花岗石砌筑。
原为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报馆。 《字林西报》的前身《北华捷报》 ,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现大楼外观8层,连同顶层下的夹层、顶部的塔 楼与地下室实为11层,钢筋水泥结构,是上海最早的10层以上的建筑物。面临外滩的钱部为花岗石墙面,后部为水泥粉刷墙面。
正面底部2层做 基座式处理,粗石墙面,入口处饰有罗马多立安式柱和大理石门额。顶层有多立安式双柱廊。整个立面作古典式三段处理,冠以巴洛克式塔楼, 具有折衷主义建筑特色。
评价
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视频
字林大楼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外滩17号:从字林西报大楼到友邦大厦图,上海新闻,2013-02-01
- ↑ 《字林西报》大楼:沪上第一幢高层建筑 ,搜狐,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