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悟
孫學悟,化工專家,中國化工科技事業的開拓者。他主持創辦中國第一個化工科研機構——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開創了中國無機應用化學、有機應用化學及細菌化學的研究,促進了久大鹽業公司和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的生產建設及西南地區化學工業的發展。他先後提出了一系列聯繫實際、結合生產的科研工作指導思想,積累了組織管理科研工作的豐富經驗,團結和培養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為中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孫學悟 | |
---|---|
| |
出生 |
1888年10月27日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山東文登縣 |
母校 | 上海聖約翰大學 |
職業 | 化工專家 |
研究領域 | 化工科技事業 |
目錄
人物概況
孫學悟,字穎川,1888年10月27日生於山東省文登縣威海衛孫家瞳的一個商人家庭。兄弟4人,3個哥哥都隨父經商。因他自幼聰穎,其父一心想把他培養成一個讀書人。當時的威海為英國的租借地,少年孫學悟對西方的科學和民主思想以及殖民主義者的侵略與剝削行為感受頗深,從小思路開闊,滿懷愛國熱忱。他於1905年在英國人開辦的安里甘堂學校完成中學學業後,奉父命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同年,他在日本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翌年受命回國參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動。其父以他無故輟學回國而震怒,將他嚴加禁錮,不許外出。1907年,孫學悟人上海聖約翰大學,以讀書為掩護,繼續進行革命的宣傳活動。一段時間後,他逐漸感到奔走革命宣傳收效甚微,遂萌發了科學救國思想,志在以實實在在的科學技術來振興貧窮落後的中國。1910年,孫學悟考入清華學堂留美預備班。1911年赴美,人哈佛大學攻讀化學。1915年,獲化學博士學位,因成績優異留校任助教。1919年,孫學悟應張伯苓邀請,滿懷振興中華之志離美回國,為南開大學籌建理學系。
1920年,原在哈佛大學的同學邀聘他到開灤煤礦任總化學師,孫學悟以其更接近生產實際而應聘。開灤煤礦是英資企業。孫學悟在工作中日益領悟寄人籬下之感,有悖自己振興民族工業的初衷,儘管享受着華人學者最高待遇,月薪高達300銀元,但終非所願。時值范旭東創辦久大、永利兩公司,邀請孫學悟前往。范旭東的「工業救國」思想,引起了孫學悟的強烈共鳴。1922年,孫學悟在與清華留美預備班、後又同赴美國留學、新近回國在永利公司工作的侯德榜交往中,甚感知己,乃慨然接受范旭東共襄永利之邀。侯德榜曾對他半開玩笑地說:「咱們的薪金待遇可比不上開灤啊!」孫學悟正色回答:「如果為了高薪和優厚待遇,我何必回國?得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建咱們國家自己的化工事業,這正是我的夙願,就是窮也干。」乃毅然來到荒涼的塘沽鹽灘就任久大鹽業公司化學室主任,負責籌辦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以下簡稱黃海)。范旭東對他說:「中國如果沒有一班人肯沉下心,不憚煩,不為當世功名富貴所惑,埋頭苦幹,創造新的學術技藝,中國決產不出新的生命來。」孫學悟極表贊同,並欣然受命擔任了中國第一個化工科研機構的社長。
當時,國內還沒有化工科研機構,無成例可援。孫學悟乃參考英國皇家學會和法蘭西科學院的方式,不限門類,不分學術派別,廣邀名人學士來黃海,按各人志趣,自由選擇科研課題;自己則甘當後勤,為大家努力創造做學問的條件。初期,有不少課題圍繞久大、永利生產建設中碰到的問題,工作獲得了成效。如採集整理生產中有關數據,建立分析方法和操作規程,研究改進工藝、設備,研究處理廢液,回收副產品等。其中,尤以改進鹽質,增產牙膏用輕質碳酸鎂及棉紡用濕潤劑氯化鎂等成效顯著,使久大利潤大幅度增加。20年代後期,與生產建設無關、科研無效的課題日多,孫學悟總結了經驗教訓,決心進行改革。他提出:「學術研究必須切合實際,針對中國之情勢,以中國之原料,生產國人所需之商品」;確定黃海的研究方向為無機應用化學與有機應用化學;主要研究對象為肥料、水溶性鹽及輕金屬。稍後,孫學悟注意到一些國家致力於開展細菌在工業和軍事上應用的研究,很有感受,決定增加細菌化學作為黃海的研究方向。他指出:研究和利用細菌發酵,始自中國,的祖先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應能大有作為。遂於1931年成立菌學研究室,着手採用科學方法對歷史悠久的祖國釀造技藝進行系統的整理、提高,建立菌學基礎和菌學規範,開拓新式實業。通過整頓,黃海的科研事業逐漸步入正軌。經過幾年努力,陸續取得不少重要科技成果。1933年,用江蘇海洲磷灰石制過磷酸石灰,取得了小試驗成果,並建設了中試裝置。1935年,用礬石制鋁氧,再電解提鋁,冶煉出了中國第一塊金屬鋁,並用金屬鋁製成一具小飛機模型,對中國煉鋁工業的騰飛寄予厚望。同年,黃海對永利鹼廠碳化塔完成系統查定、改進,大幅度地提高了純鹼生產能力。
正在黃海事業蒸蒸日上,陸續獲得實用性研究成果的時候,抗日戰爭爆發了。日本侵略軍大舉侵占華北,孫學悟忍痛率眾西撤。1938年春,到達選定的長沙水陸洲建設新社址,預定11月建成新屋,開始工作。10月,武漢失守,長沙告急,黃海不得不放棄水陸洲新址遷往四川。經過一年多顛沛流離以及交通運輸困難等的折騰,黃海15年積累和收集的儀器、圖書、資料損失大半。孫學悟嘔心瀝血、辛勤經營的許多成績付諸東流,使他極為痛心。黃海人川到達重慶後,孫學悟明確提出:「化學研究不要在大城市湊熱鬧,要和生產相結合。」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黃海全部人員器材隨永利搬到五通橋。1939年,在孫學悟主持下,修改了黃海社章,決議以協助化工建設為宗旨,從事西南資源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成為開發西南化學工業的智囊與鑰匙。根據西南地區的實際情況,孫學悟主持重新安排了重點科研領域及課題:在菌學方面,先後開展了糖蜜、飴糖、茶葉、白菜和豆腐等發酵制檸檬酸、丙酮、丁醇、磚茶、泡菜、豆腐乳等的研究;積極開展菌的收集、篩選和培植;對鹽里的細菌和分解石油的細菌,也進行了探索研究。為宣傳菌學知識,推廣菌學技術,在黃海經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孫學悟多方籌集資金,創辦了《發酵與菌學》雙月刊。直到黃海改組為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前一年即1951年為止,這個刊物連續出版了12卷計70期,發表文獻233篇,它同黃海菌學研究室一起對開拓與促進中國細菌化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無機應用化學方面,黃海着重對當地井鹽的開採利用做了大量研究開發工作,首創了電力吸鹵、條架曬鹵、塔爐蒸發等新工藝,對改進四川鹽業的落後面貌,緩解當地燃料缺乏的困難有重大作用。其中枝條架曬鹵能節省製鹽燃料2/3以上。他們通過研究,還改良了鹽質,對防治犍為、樂山地區流行的痹病十分有效,解除了該地區人民的體質和生命長期遭受的威脅。綜合利用鹽滷回收無機鹽,用四川敘永黏土和雲貴鋁釩土製取氧化鋁,用江西鉍礦煉製藥用金屬鉍等等,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果和進展。在有機應用化學方面,黃海着重研究西南特產五棓子的利用途徑,其中製取棓酸、染料等已獲得成果並建廠生產。黃海在抗戰期間的工作,有力地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生產建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支援了抗戰,享譽西南,得到了華西人民的厚愛。
科研工作
孫學悟一貫主張「工業的基礎在科學,科學的基礎在哲學。」因而他在強調科研工作要緊密聯繫實際,結合生產的同時,十分重視哲學。他提出:「中國過去的哲學思想偏重人與人的關係,只須略為一轉,即可進入人與物的關係上去,藉以溝通中西思想,提倡日常生活與智理相融洽,再加吾人歷史背景的灌溉,則自信力有所依據。『人能弘道』,乃中國治學之鐵律,何患近代科學不在中國生根而構成中國將來歷史之一因素?因有哲學思想,則不患其脫節,更大的創造自能應運而生,毫無疑義。」為此,1945年黃海又創設哲學部,聘請北京大學教授熊十力主持部務,旨在從哲學與歷史的角度探求振興中國科學技術之路。雖然為時不久,黃海又幾經變化,這方面的工作未得深入開展,但這些觀點卻是孫學悟追求近代科學在中國生根宏願的反映,也是中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思想萌芽。
抗戰勝利後,孫學悟四處奔走為黃海籌措復員搬遷的經費,勘選新的社址,並於1946年底,選派了黃海技術骨幹趙博泉、吳冰顏、魏文德、孫繼商、郭浩清、肖積健等去美國深造。1947年,黃海董事會決定在南京設社長室(1948年冬遷上海),在青島設基本工業化學研究所,並準備成立人類生理研究所。1948年,黃海得侯德榜和永利捐贈,於10月購得北京東城芳嘉園的房產,作為社址。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孫學悟毅然將黃海社長室由上海遷京,並着手集聚分散在國內外的黃海職工來京。1951年5月,黃海在京召開董事會,決定結束五通橋分社,撤銷青島的基本工業化學研究所,集中人員和設備到北京,成立總社。黃海內部,設置發酵與菌學研究室,有機化學研究室,無機化學研究室,化工研究室及分析化學研究室,並擴大範圍開展科研工作。在總社成立會上,孫學悟滿懷激情回顧了黃海的發展歷程,提出:「黃海自成立近三十年來,可說是一頁堅韌死守的奮鬥史。死守的是什麼?死守的是一點信念,科學非在中國的土壤上生根不可。可慶的是,重視科學的新中國已經誕生,按人力、物力及一切條件來講,從未有目前之優越。可深信中國自有歷史以來,恐怕眼前便是科學在中國生根的時候了!」他的講話,強烈地激勵着黃海職工,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遠的印象。
孫學悟曾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屢次拒邀為官,始終堅守科研陣地。1942年他還嚴正拒絕了外來壓力要黃海社人員集體加入國民黨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多次諄諄囑咐三個兒子積極投入祖國的建設事業,函囑在美國的次子孫繼商、並急電截留在香港準備旅美的兒媳劉愛璧回國效力。從1949年秋開始,他和侯德榜、李燭塵一起,多方努力積極動員說服永利、久大同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改造,倡導永利、久大走公私合營之路。1952年永利化學工業公司和久大鹽業公司先後實現公私合營,開創了中國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先例。1950年3月,孫學悟受中央政府重工業部委派率團赴大連考察日本占領期間創辦的大連化學工業研究所,為國家接管作準備。同年10月,他應邀列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三次會議。這些活動,不僅反映了孫學悟的政治態度,而且使他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他日益深刻體會到中國社會性質發生的根本變化,認定在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中,科研工作必須與國家科研部門融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他的這些想法在黃海職工中傳播開來,很快取得共識,經和有關部門多次商談,也得到了同意,1952年2月,黃海董事會致函中國科學院,申請接管。月底,中國科學院同意接管黃海,將黃海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並任命孫學悟為所長。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孫學悟準備到職為祖國科技事業大幹一番的時候,癌症襲來,他自此臥床不起,於1952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 孫學悟一生淡泊名利,堅定獻身化工科研事業,矢志不移,辛勤耕耘30年,在永利、久大、黃海做了大量科技領導管理工作,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愛戴。范旭東和「永、久、黃」的同仁尊稱他為「西聖」,侯德榜和李燭塵尊稱他為「軍師」、「智囊」,許多化工科技人員尊稱他為導師,學習的楷模,「近代化工界的聖人。」
個人簡歷
- 1888年10月27日出生於山東省文登縣威海衛。
- 1902—1905年在威海安里甘堂學校讀書。
- 1905—1906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
- 1907—1910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
- 1910—1911年在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讀書。
- 1911—1919年在美國哈紼大學攻讀化學;1915年獲化學博士學位,留校任助教。
- 1919年在天津南開大學籌建理學系。
- 1920—1922年任開灤煤礦總化學師。
- 1922—1952年任塘沽久大鹽業公司化學室主任,創辦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任社長。
- 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所長。
- 1952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論著
- 1 孫學悟.考察四川化學工業報告.黃海社調查研究報告第一號,1932
- 2 孫學悟,方心芳.改良高梁酒釀造之初步試驗.黃海社調查研究報告第三號,1932
- 3 孫學悟,二十年試驗室.黃海二十周年紀念冊,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