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孙敬之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孙敬之(1909年 - 1983年),直隶(今河北)深泽县后马里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2],专于经济地理、人口地理。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

出生日期----1909年

出生地点----河北省深泽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1983年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主要成就----经济地理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人口》、《中国省区经济地理》、《经济地理论》

人物生平

孙自幼聪明,13岁即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1933年毕业。先后就教于泊镇师范、天津女中、宣化中学。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学校被日本侵略者践踏,他愤然离校,绕道山西回到冀中平原,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他先任冀北中学教员,后任安平县抗日政府秘书。1939年,组织保送他去华北联合大学。后留校任地理教员。

北京解放后,华北联大迁入北京并改为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研究室主任.孙敬之以废寝忘食的精神,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编写了100多万字的经济地理学讲义,这是在新中国第一个确立经济地理学体系的讲义。这套讲义一编成,就被教育部指定为高等院校的参考教材,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孙敬之还主持编写了中国经济地理、自然地理等地理教材,并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写出了近百篇论文。五十年代,孙敬之曾被任命为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和党组书记,组织过多次学术讨论会。党和国家经党派他出国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1955年初孙敬之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地理学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宣读了《中国地理学发展简史》的学术论文。1955年底,他作为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前往印度阿里迦参加国际地理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他在会上宣读了《食物来源与人口增长》的论文,受到大会重视。被推选为国际地理学会副主席。

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他被扣上思想右倾的帽子,受到政治迫害。1962年恢复名誉。

1966年,毅然举家西迁,欣然赴任于兰州大学任教授、地理系主任。

主要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再次受到迫害,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1979年被调回北京,重返科研岗位。担任中国经济地理科学教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北京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并到北京经济学院担任教授,负责筹建人口研究所的工作,担任所长。先后撰写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从人口地理学看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与国土资源》、《世界的籍工人的概况及来源》、《论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等论文。主编了《中国人口》、《中国省区经济地理》、《经济地理论》等丛书,重新修订了《中华经济地理志》。1983年8月19日,因病去逝。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