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桐萱
孙桐萱(1895—1978),字荫亭,1895年出生在河北省交河县泊镇(现泊头市)文庙镇碱场孙村一个农民家庭。孙桐萱兄弟四人,他是老二,七岁过继给叔父孙锡荣。孙锡荣读过三四年书,后在泊镇一家商店里写帐。孙桐萱还有两位叔父,在家乡务农。孙桐萱的长兄孙桐章,早年去世。三弟孙桐峰,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山东聊城任过县长,1973年在天津去世。四弟孙桐岗,是我国早期的著名空军飞行员,后来移居美国。现在天津市重庆道68号是孙桐萱旧居[1]。
目录
人物简介
孙桐萱(1895—1978年)河北交河人。早年在冯玉祥部队第十六混成旅当学兵。1925年升任团长。1926年国民军五原誓师后,历任十五师、二十师师长、十二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曾在河南创办桐萱中学,在天津投资东亚毛呢公司等实业。1943年,被蒋介石以“通敌有据”的罪名下令予以扣押,但未能定罪。1946年退出军界前往北平,1978年病逝。
相关事件
孙桐萱幼年时,因为家庭人口多,生活贫困,在邻村齐堰读私塾3年便辍学,来到北京当学徒,差役谋生。1916年入直系军阀第16混成旅冯玉祥部当兵。孙桐萱入伍后从模范连毕业,先后随部队参加了讨袁战争和1917年7月反对张勋复辟。以后又随部队南下进攻护法军,驻扎在湖南常德,转战河南和陕西等地。 1923年冯玉祥部驻扎在北京南苑时,部队扩编为第11师和三个混成旅,孙桐萱升任第22旅(鹿仲麟)第43团(韩复榘)2营8连连长。因为韩复榘遇事好自作主张,43团营长吉鸿昌,张凌云(不清楚当时职务)很反对韩复榘的专横,吉鸿昌因此被韩复榘赶走。孙桐萱因为事事谨慎听话,深得韩复榘的另眼看待。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升任直军第三路总司令。曹琨任命的直军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正在山海关与奉军激战时,冯玉祥在1924年10 月21日发动政变,后队第22旅(鹿仲麟)变前队开回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琨。11月,鹿仲麟将溥仪驱逐出皇宫,孙桐萱曾带兵看守过溥仪。
北京政变后
北京政变后,冯部改称国民军,韩复榘升任国民军第一军(冯玉祥)第一师(鹿仲麟)第一旅旅长,孙任第2团团长。1925年,韩复榘将孙桐萱升为副官长,对孙桐萱一贯信任。1925年张作霖与冯玉祥的矛盾激化,到26年7月,终于爆发了南口大战,国民军大败。孙随韩复榘投靠晋军,也随韩复榘的升降而升降。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回国,在五原誓师,孙随韩复榘离开晋军回到冯部下。韩复榘任援陕军第六路军总指挥,孙桐萱升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1927年,国民联军出关与国民革命军会师北伐,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国军,冯任总司令,韩任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孙升任第15师师长。在赫赫有名的彰德大战中,韩部与奉军作战极为激烈,韩的三个师长孙桐萱,曹福林和张凌云都负重伤。1928年,随着东北易帜,全国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军队开始整编,韩复榘部缩编为第二十师,孙桐萱任副师长。1928年12月21日,冯玉祥为了撤掉韩复榘的兵权,任命韩复榘为河南省主席,孙桐萱代理师长职务,部队驻扎在洛阳和郑州。不久由冯派总参谋长石敬亭来洛阳任二十师长。石敬亭到任后,将师部内韩复榘的人大部撤换,因为孙桐萱刚参军到模范连时,石敬亭是他的教官,在第11师任参谋长多年,也知道孙桐萱肯听话,所以接手二十师后也没有为难他。但这段时间,孙桐萱为了避免嫌疑,始终不敢去开封见韩复榘。石敬亭整训二十师两三个月后就离开了,换成训练总监李中兴任师长。李接任后,对营团长没有太大的变动,为以后韩复榘重掌20师留下了便利[2]。
视频
孙桐萱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孙桐萱旧宅(重庆道68号),新浪博客,2019-06-12
- ↑ 北京政变后的孙桐萱,怀恩网,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