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志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10月31日) |
孫耀志,男,漢族,1951年8月出生,1968年3月參加工作,196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轉業到西峽縣,高級經濟師,原籍河南省內鄉縣余關鄉,現任河南省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目錄
簡介
孫耀志先後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第二屆全國中藥行業優秀企業家"、"河南省醫藥管理局局級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為河南省九屆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候補委員、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首屆中華時代十大新聞人物。
孫耀志 | |
---|---|
出生 |
河南省 內鄉縣 | 1951年8月1日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高級經濟師 |
人物成就
宛西曆程
孫耀志在宛西製藥廠一干就是20年。在他的帶領下,宛西製藥廠由一個瀕臨倒閉的國有小企業,發展成為一個頗具實力的股份公司,進而成為全國中藥企業50強,不但為無數人帶來了健康的福音,還為西峽縣一半農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為西峽縣一半企業職工創造就業機會,西峽縣將近一半的財政收入也來自於它。這"三個一半"的奇蹟,被專家學者們喻為"宛藥現象",予以了極高評價,被看作是解決中國當前改革難題的一劑新的"良藥"。孫耀志也成為全國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大潮中,孫耀志一直站在風頭浪尖。1998年,為消除國有企業的弊端,他開始對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了企業股權的多元化。
2001年,為了穩定企業核心骨幹人員,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他又對公司進行大規模的增資擴股改造。經過兩次股份制改革,企業經營取得明顯成效,既沒有出現國有資產流失和企業虧損等現象,又為進一步徹底民營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2002年,孫耀志提出第三次改制設想:收購國有股和法人股。幾經努力,最後在對國有股一次性買斷的情況下,完成了國有股和法人股的全面退出。
宛西製藥通過三個階段的逐步改革,不但順利實現了民營化,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國有工業企業民營化改革提供了一個很有價值的"模本"。這個"模本",被專家學者稱為"宛藥模式",並指出,"宛藥模式"不是一個單方面的改革"處方",而是一套"綜合治療"的解決方案,其特點是農業工業化、工業民營化和資源區域化,其基本思路是把農業改革、國有及工業改革與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實現農業、工業、區域經濟三者的對接。
宛西發展
通過近幾年的強力發展,現已發展成為經營中藥製藥、汽車配件、藥用包裝、婦女衛生用品、藥品零售、房地產開發六大產業,控股十五家子公司,擁有員工7000餘名,15億元資產,年產銷12億元,利稅超億元的現代企業集團公司。
力打造"中原藥都",使企業走上集團化、多元化發展之路。根據經濟發展的宏觀走勢,本着"突出重點、調優結構、提高競爭力"的原則,對產業結構進行了明確定位,以打造"中原藥都"為目標,形成藥材種植、中藥現代化加工和連鎖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群體和多元化發展格局,一舉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在積極壯大中藥製藥產業的同時,成功跨入汽車配件和藥品零售連鎖兩大行業,形成中藥製藥、汽車配件、藥品零售連鎖、藥用包裝、婦女衛生用品五大產業群。
一是將中藥製藥產業定位於核心產業。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先後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20多所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保證科技創新成果對中藥產業的貢獻在50%以上。重點圍繞技改項目、仲景文化、科技研發三大重點,累計投資超過6億元,先後開工建設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濃縮丸生產基地、張仲景中藥材發展有限公司、宛西製藥物流有限公司、30萬畝六大中藥材種植基地、酒劑、凍乾粉針劑車間、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河南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中心等近十五項大的工程項目,使廠區面積由不足200畝擴大到2000畝、生產製造水平處於國內行業領先,技術裝備實現了現代化;
二是將汽車配件產業壯大成為主要產業。自2001年控股處於困境中的原西峽汽車水泵公司後,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強化素質,先後追加投資4000多萬元用於進行技術改造,有力推動了企業的發展。目前,廠區占地20萬平方米,具備年產200萬隻汽車水泵、200萬隻排氣管、50萬隻進氣管的生產能力,形成涵蓋重、中、輕、轎、微五大系列500多個品種的生產研發體系,建立起與國內三十餘家主要汽車廠家配套服務的市場網絡,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韓國、英國等汽車主流製造國家;
三是將藥品零售連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利用"仲景"名牌效應組建張仲景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藥品零售連鎖行業,除已在鄭州設立30家連鎖藥店外,省轄市南陽、洛陽、信陽、駐馬店等地正進行快速擴張。到目前為止,河南省內的張仲景大藥房連鎖店以過百家;
四是繼續加大對藥用包裝、婦女衛生用品兩個相關產業的投資。投資2億元新上了彩印包裝和生活用紙生產線,力爭兩產業年產值突破5億元。創新發展新模式創建中醫藥產業化典範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實現工農商、產學研聯動發展,是創新企業經營模式的偉大探索實踐。
孫耀志在做大做強中藥工業的同時,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帶領企業在發展中藥工業的同時,積極帶動中藥農業的發展,進一步再延伸到中藥商業、中藥醫療、中藥養生三大領域上來,從而創造出中藥工業、中藥農業、中藥商業、中藥醫療、中藥養生保健五位一體聯動發展的新中藥發展模式,成為了我省乃至全國中醫藥企業的一面旗幟,用實際行動和輝煌成就,落實國家提出的生產名藥、創辦名店、建設名廠和保證中藥材、中藥飲片質量,保證中藥炮製及製劑質量和中藥產品質量的"三名三保"工程,旨在把宛西製藥打造成首屈一指的國家級中藥產業化典範企業。
社會責任
責任
作為一名工業企業家,孫耀志一直關心"三農"問題。他說:"我是農民的後代,能為農民辦點實事比吃山珍海味要受用得多。"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首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他就在會上提出了《解決"三農"問題工業企業責無旁貸》的議案。他認為,解決"三農"問題,表面上是政府的事,但要落到實處,工業企業是要承擔起責任的,尤其是和農業資源結合得比較緊密的企業 ,應該切實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為農民增收做出實際貢獻。
1998年,他就琢磨出了幫助農民從"糧農"變為"藥農"的"良方",決定投資3000多萬元,成立張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在西峽伏牛山腹地的5個鄉鎮建立20萬畝山茱萸生產基地,公司為農民有償提供種子、原輔材料和技術員,對農民進行種植現代藥材的培訓和輔導。農民種植的藥材由公司按照合同進行收購。
幾年下來,西峽縣從事藥材種植的農民達到20多萬人,超過了農業人口中的一半。僅2002年,宛西製藥付給農民的藥材款就達到1.5億元,隨後的幾年,藥材價格一落千丈,農民已經砍樹不少。
評價
宛西製藥推行的這種"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不僅給西峽的農民帶來了巨大收益,而且真正實現了"藥材好,藥才好",給孫耀志帶來很大的聲望。
相關視頻
孫耀志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新型農村社區 120308 河南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