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孙龙珍 女,1940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县,1959年支边来疆,1960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为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英勇牺牲。1969年6月13日,被上级党组织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修建此碑缅怀烈士业绩。孙龙珍烈士永垂不朽!

孙龙珍
原文名 SunLongZhen
出生 1940年
江苏
逝世 1969年6月13日(1969-06-13)(28–29歲)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活跃时期 1959年至1969年
信仰 马克思主义

目录

人物介绍

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59年随生产建设兵团支边来到新疆吐鲁番,1962年主动要求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执行“三代”任务。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带着六个月的身孕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中弹牺牲。1969年8月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并于同年,为其修建烈士陵园,立碑纪念。

英雄事迹

在距离小白杨哨所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座坟墓,墓碑上刻着孙龙珍的名字。为什么在哨所旁会有一个女人的陵墓?这里有着一段刻进历史的感人故事,它和后来哨所旁的那棵小白杨和哨所的更名有着直接的关系。   孙龙珍出生在江苏一个穷苦人家,1959年,19岁的她响应党的“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融入了西进的洪流。   进疆后,她被分配到兵团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化工厂。   孙龙珍是个样样争先的“铁姑娘” “一、二、三、四……”一串清脆的口号把宁静的小城从梦中唤醒。晨曦里,9个身着迷彩服的姑娘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跑,迎着早到的阳光做早操,成为剪影——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们个个身材窈窕相貌姣好,都是多梦的年龄,毕业于各地高等院校,有着花样的浪漫情怀,却更多了些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干练——他们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十二连“孙龙珍民兵班”第十届的女兵们,被誉为新时代的“花木兰”和“铿锵玫瑰”。

  一九六二年春,新疆伊犁和塔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边民外逃事件。一声令下,新疆兵团的职工们从各地来到国境线上,实行“代耕”、“代牧”、“代管”。此后,组建了边境团场,屯垦戍边,农场职工成为不拿军饷“军人”。

  1969年6月10日傍晚,苏军绑架了牧一队(现十二连)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和战友们一道去营救,苏军开枪射死了孙龙珍。

  倒下的那一刻,孙龙珍身怀6甲,年仅29岁。

  此后,孙龙珍被授予 “革命烈士”称号,她所在的“牧一队民兵二班”更名为“孙龙珍民兵班”,人们在她生活过的地方修了“孙龙珍烈士墓”、“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

   2003年7月29日,这片牺牲了孙龙珍的44万亩争议区域,经中哈两国勘界确权,归属中国。

  进入新时期,改革后的农场,职工实行承包经营制,“营”、“排”、“班”等准军事化建制撤销,“孙龙珍民兵班”却一直保留下来。 烈士墓 烈士墓 龙珍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从农九师各团场中的几万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未婚女青年,实行统一民兵预备役制、集中食宿的军事化管理,每两年轮换一届。

  女兵们除了集体军训、学习、配合边防官兵完成巡逻执勤任务外,更多时间被分到各农牧承包经营户中,管理牲畜、给作物浇水施肥……

  第十届民兵陈卫红2008年7月从国家检察学院河南分院毕业,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分配到农九师一六八团民政科两年,申请留在该团场工作。第十届民兵班招募新“兵”,她被录取到龙珍当了两年民兵,“复员”后成为师司法所的干警。她说:是民兵班锻炼了她,为胜任现在的岗位打下了基础。   和陈卫红一样,龙珍班有不少成员成为连队干部,有的入伍成为国防兵。   黄靖是现在龙珍班的副班长。2007年从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驻军某部幼儿园当教师,2009年6月加入孙龙珍民兵班。   刚到民兵班2个多月,半夜里睡得正香,突然被急促的集合号唤醒,3分钟穿戴整齐,打好背包,来到操场排队,一声命令,他们刺破夜幕顶着大风,到天亮攀山越岭5公里——人生第一次的五公里让黄靖永生难忘。她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里,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哗,远离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手饰,意味着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我深信,娇嫩的花朵经过风霜雪雨的洗礼,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2007年8月1日,是第八任班长杨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同年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疆石河子调研,晚上,温总理与新疆兵团老同志、老知青、戍边英模代表亲切座谈,时任龙珍班副班长的张珊代表民兵班向总理汇报工作。   温总理听了她的发言后亲切地说:“孙龙珍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的完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事迹感人心魄,催人奋进。你作为英雄班的副班长,又是第三代军垦人,能接过前辈屯垦戍边的接力棒是非常光荣的,希望你和你们班的战士继续发扬兵团精神,立足本职,取得成绩。”   总理的话鼓舞着新一届龙珍班女民兵做出新贡献,他们自愿每年拿出100元以上的生活费设立了“孙龙珍民兵班助学金”,用于帮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六一团团部驻新疆裕民县城一角,十二连在大山深处距团部100多里。冬天大雪封山,进出困难,龙珍班的成员被暂时调到团机关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和特长,分在各部门协助工作,住在团文化中心二楼会议室。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早上跑操……嘹亮的口号声成为小城居民准时起床的定时闹铃。  1962年4月,闻名全国的“伊塔事件”发生后,孙龙珍响应号召,主动要求参加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工作队。   孙龙珍所在连队担任代牧任务,就是把满山遍野无人看管的牛羊收拢起来重新编群放养,保护好当地老百姓的财产,等待牧民回来。   当时的边境非常不稳定,中苏双方时有摩擦。 1969年6月10日,太阳还没有从巴尔鲁克山爬上来,牧工张成山就出牧了。羊群顺着它们熟悉的牧道,追寻着肥美的草滩。   并没有政治观念的羊一路就走进了一片长着肥嫩青草的三角地带,张成山没有留意,进入了当时苏联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区”。   张成山正要上前阻拦羊群时,对面跑来了体魄雄健的顿河马,马上骑着苏联边防巡逻兵。赤手空拳的张成山被强行绑架。   哨所官兵奋起反击   “快来人啊!我们的人被绑架了!”一个牧民看到了一切,他急匆匆赶回连队。战友们操起铁锹棍棒,呐喊着涌向三角地。   孙龙珍也操起了铁锹。小姑子于志兰忙上前阻挡:“嫂子,你有身孕,我替你去!”“不,我是民兵!”孙龙珍不顾已经有6个月的身孕。   当群众跑到距离事发地百米远的时候,突然,对方哨所的机关枪响了。   一串串子弹飞了过来,其中一颗穿过了孙龙珍的腹部射进胸膛……当战友们迎着弹雨把她从草地上抢救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停止了呼吸。鲜血渗透了她的衣服,腹中的胎儿还在挣扎……   当时的塔斯提边防前哨班的战士义愤填膺,排长李永强带领哨所官兵奋起还击,6名苏军被当场击毙。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塔斯提事件”,也叫“孙龙珍事件”。   后来,孙龙珍的家人要求把她的遗体安葬在哨所旁的塔斯提河畔。

轶事

1940年10月,孙龙珍出生在江苏省泰县一个贫农家庭。l959年,根据边疆建设的需要,她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内地青年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告别新婚丈夫,远离鱼米之乡,来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化工厂,干熬硝炉、砸矿石的工作。她经常在40℃左右的艰苦条件下工作,但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月月被评为红旗手,是厂里的骨干。   1962年春,苏联在伊犁、塔城等地区策动和胁迫中国一部分边民外逃,严重破坏了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大片土地无人种,牲畜无人管。根据上级指示,兵团动员一部分人到边境从事生产建设,孙龙珍得知此事后,连夜找到厂领导,坚决要求到边境第一线去工作,经工厂领导批准来到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一六一团十二连牧一队做牧工,同年,孙龙珍同志的丈夫于志林也从家乡来到山区,从事放牧工作,孙龙珍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由于她细心钻研,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放牧技术。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时而冰雹、时而风雪,为了看管好羊群,她自己经常受冻挨饿,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就有孙龙珍。刚到牧一队工作时,牛羊群分散在满山遍野,需要收拢整群,为此队里特选了身强力壮的男同志做这个工作。孙龙珍坚决要求参加,她和男同志一样爬高山,过河流,收拢羊群,驯服牛野性,很快就熟悉了放牧工作。  1969年6月10日傍晚,一六一团牧一队牧民张成山赶着羊群返回牧业一队的途中,突然18名苏联骑兵侵入我国境内,绑架牧民张成山,抢走了羊群,并把张成山押至装甲车拉走。牧一队领导发现情况后,及时带领40名牧工手持各种工具,奔赴出事现场。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又身怀六甲的孙龙珍,不顾亲人劝阻,也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她穿过野草丛生的坡沟,和大家一起勇猛向前,不幸中弹牺牲。   孙龙珍在反抗苏军人侵抢救战友和羊群的紧要关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上级党委根据孙龙珍生前的要求和一贯表现,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并在美丽的巴尔鲁克山脚下为她树了纪念碑。

与小白杨哨所

 战士母亲的白杨树苗   后来,苏方在张成山年年放牧的冬窝子处拉起了一道铁丝网,自己强行划分了国界。   可是,咱中国人怎能听任国土被占。于是,苏军白天刚拉好,晚上就被我边防居民拆除,你拉我拆了几个回合后,铁丝网终究没有拉成。   为了“寸土必争”,兵团的群众在边境开荒种地,虽然土地气候环境都很恶劣,但他们从不放弃。那时候,人们把这片地叫做“政治田”。   发生在中苏西部边境的这种对峙一直持续了8年,在这期间,屯驻在边防哨卡前兵团连队的军垦战士们一手拿着镐一手拿着枪,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领地。   孙龙珍事件和孙龙珍坟墓,成为塔斯提边防哨所历史的一部分。只要是边防哨所的战士,就能耳熟能详地讲述这段历史、这段故事。   1978年春节,塔斯提边防哨所的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回伊犁老家探亲。在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时候,陈福森讲述了发生在哨所边那个年代的故事。   陈福森的老母亲流泪了,她为儿子和战友们戍守在这样一个边防前哨自豪,也为儿子们的艰苦的生活环境揪心。   老人几夜都没有合眼,左思右想,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儿子归队的时候,她把亲手培育的20棵白杨树苗交到儿子手中,千嘱咐万叮咛:“把树苗栽在哨所旁,让它们陪伴你们。”   陈福森背起树苗辗转千里回到了哨所。   小白杨的艰难成长   见到树苗,战士们别提多高兴了,大家想象着将要告别荒芜、将有绿树陪伴他们站岗放哨的快乐。   但是由于哨所建在山岗上,周围土质碱性大,而且方圆十里没有水源,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养活这些小树苗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战士们没有气馁,下了岗哨的战士轮流硬是把黑土从十几公里外背上哨所。栽树那天,哨所沸腾了。官兵们抢着挖坑培土、背水浇树,20棵小白杨喜盈盈地排列在哨所的屋前房后。   战士们原先为了生活饮用,每个星期只到十里外的布尔干河背一次水,而现在为了这20棵树苗,他们要每天背一趟,不论是狂风暴雪还是烈日炎炎。   从此,战士们每天洗脸不能用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只要能节省下来的水一定都去“喂”小白杨。

  然而,两个月后,小白杨由于不堪忍受干旱高温、风沙肆虐,19棵小树苗相继枯死,只有离哨所最近的那棵在顽强地抗争着。   官兵们的心疼啊,训练没劲,吃饭无味。陈福森干脆跑到那惟一的白杨树下偷偷抹眼泪。   这惟一的小白杨在战士们精心呵护下,一天天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哨所旁终于有了生命的绿色。   诗人心灵的颤音   这段感人的故事被哨所的一名战士写进了日记,又摘抄在哨所的黑板报上。   1983年夏,著名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他在塔斯提边防连听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看到了那块写着小白杨故事的黑板报。看过战士的日记后,诗人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1]   哨楼上那手握钢枪的战士、哨楼边那高耸入云的小白杨,挺拔的战士、挺拔的树,绿色的军装、绿色的树叶……创作灵感在梁上泉脑海里迸发而出。当天夜里,他一夜难眠,饱含激情一气呵成了《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呀离家乡,告别杨树庄/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小白杨,小白杨,也穿绿军装/同我一起守边防……”   1984年“八一”建军节那天,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八一”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将《小白杨》唱了出来。一时间,塔斯提边防哨所因《小白杨》而出了名。   《小白杨》唱响小白杨哨所   从那个时候起,战士们每天早上起床唱、集合站队唱、走向哨所唱、打靶归来唱。这一唱就唱了20年。2004年7月25日,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在小白杨哨所演出。当歌唱家阎维文将《小白杨》唱响的那一刻,整个场面沸腾了。   “带着这首歌,我走南闯北唱了整整20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誉。我感谢小白杨哨所的战士、感谢那个送来树苗的妈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他们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这棵小白杨旁边为小白杨哨所的官兵演唱,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面对镜头,阎维文无比感慨地说。   如今,那昔日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需两个人才能合围住的参天大树。哨所的官兵在树旁的斜坡上用白灰和石块堆砌出一排醒目的大字:“发扬小白杨精神,守好祖国西大门”。

民兵班

 “一、二、三、四……”一串清脆的口号把宁静的小城从梦中唤醒。晨曦里,9个身着迷彩服的姑娘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跑,迎着早到的阳光做早操,成为剪影——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们个个身材窈窕相貌姣好,都是多梦的年龄,毕业于各地高等院校,有着花样的浪漫情怀,却更多了些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干练——他们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十二连“孙龙珍民兵班”第十届的女兵们,被誉为新时代的“花木兰”和“铿锵玫瑰”。

  一九六二年春,新疆伊犁和塔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边民外逃事件。一声令下,新疆兵团的职工们从各地来到国境线上,实行“代耕”、“代牧”、“代管”。此后,组建了边境团场,屯垦戍边,农场职工成为不拿军饷“军人”。

  1969年6月10日傍晚,苏军绑架了牧一队(现十二连)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和战友们一道去营救,苏军开枪射死了孙龙珍。   倒下的那一刻,孙龙珍身怀6甲,年仅29岁。   此后,孙龙珍被授予 “革命烈士”称号,她所在的“牧一队民兵二班”更名为“孙龙珍民兵班”,人们在她生活过的地方修了“孙龙珍烈士墓”、“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    2003年7月29日,这片牺牲了孙龙珍的44万亩争议区域,经中哈两国勘界确权,归属中国。   进入新时期,改革后的农场,职工实行承包经营制,“营”、“排”、“班”等准军事化建制撤销,“孙龙珍民兵班”却一直保留下来。 龙珍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从农九师各团场中的几万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未婚女青年,实行统一民兵预备役制、集中食宿的军事化管理,每两年轮换一届。   女兵们除了集体军训、学习、配合边防官兵完成巡逻执勤任务外,更多时间被分到各农牧承包经营户中,管理牲畜、给作物浇水施肥……   第十届民兵陈卫红2008年7月从国家检察学院河南分院毕业,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分配到农九师一六八团民政科两年,申请留在该团场工作。第十届民兵班招募新“兵”,她被录取到龙珍当了两年民兵,“复员”后成为师司法所的干警。她说:是民兵班锻炼了她,为胜任现在的岗位打下了基础。   和陈卫红一样,龙珍班有不少成员成为连队干部,有的入伍成为国防兵。   黄靖是现在龙珍班的副班长。2007年从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驻军某部幼儿园当教师,2009年6月加入孙龙珍民兵班。   刚到民兵班2个多月,半夜里睡得正香,突然被急促的集合号唤醒,3分钟穿戴整齐,打好背包,来到操场排队,一声命令,他们刺破夜幕顶着大风,到天亮攀山越岭5公里——人生第一次的五公里让黄靖永生难忘。她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里,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哗,远离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手饰,意味着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我深信,娇嫩的花朵经过风霜雪雨的洗礼,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2007年8月1日,是第八任班长杨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同年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疆石河子调研,晚上,温总理与新疆兵团老同志、老知青、戍边英模代表亲切座谈,时任龙珍班副班长的张珊代表民兵班向总理汇报工作。   温总理听了她的发言后亲切地说:“孙龙珍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的完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事迹感人心魄,催人奋进。你作为英雄班的副班长,又是第三代军垦人,能接过前辈屯垦戍边的接力棒是非常光荣的,希望你和你们班的战士继续发扬兵团精神,立足本职,取得成绩。”   总理的话鼓舞着新一届龙珍班女民兵做出新贡献,他们自愿每年拿出100元以上的生活费设立了“孙龙珍民兵班助学金”,用于帮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六一团团部驻新疆裕民县城一角,十二连在大山深处距团部100多里。冬天大雪封山,进出困难,龙珍班的成员被暂时调到团机关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和特长,分在各部门协助工作,住在团文化中心二楼会议室。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早上跑操……嘹亮的口号声成为小城居民准时起床的定时闹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