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共鸟
孤䳍 |
中文学名: 孤䳍 |
孤䳍(学名:Tinamus solitarius)属共鸟形目,是一种美洲的小型的非典型的走禽。孤䳍同时具有平胸类和突胸类的特点,因此孤䳍虽然也善于奔跑,但却能做短距离的飞翔。孤䳍是古颚总目中进化比较成功的类群,分布于遍及拉丁美洲,并能适应多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但有些分布于人口密集地区的种类生存受到了一定的威胁。[1]
目录
外形特征
孤䳍产于中南美洲,样子像鸡和鹌鹑,是地栖性走禽。平均长45厘米。背部的色调由橄榄色至銹色不等,颈下羽毛的明暗部亦有不同,且有黑色斑纹。一些种类的羽毛较黄,在颈部有较多斑纹。由于它们的骨骼有独特的结构,和那些大型的地栖鸟有关系,所以生物学家对它们特别感兴趣。
栖息环境
孤䳍栖息在低地潮湿的热带雨林及山区高达海拔1200米的森林。它们栖息在次生林,且能容忍一定程度的间伐。它们不喜欢种植外来植物的地方。由于它们的数量丰富,被猎杀仍未至濒危的地步。有一些孤共鸟生活在偏远的森林交错群落中,占地只有约400公顷。
生活习性
孤䳍会产下形状奇特的蛋,外表有光泽及充满色彩。它们主要吃果实、种子或低的植物。雄鸟会在巢中孵化鸟蛋,且会照顾雏鸟一段短时间。
分布范围
孤䳍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保护级别
孤䳍是猎人喜欢的猎鸟,在南美洲的许多地方遭到大量的猎杀。现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加以控制。但有些国家仍然我行我素,例如,阿根廷的冻孤䳍被冠以南美鹌鹑的名字在美国上市。 孤䳍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