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
中文名稱;寧都採茶戲 外文名稱;Ningdu Tea Picking Opera 分類;戲曲 地區;中國江西省寧都縣 特色;採茶戲,地方戲曲文化 |
寧都採茶戲是一種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寧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藝術,客家採茶戲吸民間藝術之養料,采中原及其它劇種之所長,經長期交流和相互影響,逐步從三角班演變到半班、半整雜乃至行當齊全,劇目、音樂豐富的大班,現已列入全國320多個獨立的地方劇種之一,載入《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
目錄
起源
這戲形成於清乾隆中葉(約1768年前後),因演採茶燈起家,故初名"燈子戲",又稱"採茶戲"。經歷了三角班、前半班、半整雜、後半班等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初已具備大班規模。創始人凌官保是興國縣龍公山人,發源地在寧都縣賴村鎮賴村。在24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盛三衰的局面:初盛於嘉慶初年,藝人多、班社多,已從三角班進入半班階段,而衰於道光初年,因演出了反抗剝削壓迫、反對封建倫理道德等戲,被官府明令禁演(見清道光四年版《寧都直隸州志·禁搬演採茶》);二盛於光緒初年,與祁劇藝人同台演出,條件更好了,水平提高了,進入半整雜階段,而衰於紅軍北上抗日後,被反動統治者抓丁封箱,殘酷迫害;三盛於解放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可算是空前的繁榮昌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藝人揚眉吐氣,和全國人民一樣翻身作了主人。這個劇種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重視,大力扶植,並得到許多名人的愛護與大力扶助。
統稱
新中國誕生前稱"寧都半班",建國初期稱"寧都地方戲"。1955年4月,江西省文化 局下文,規定全省地方小戲統稱"採茶戲"。從此,寧都地方戲改稱"寧都採茶戲",為全國335個獨立劇種之一。與贛南採茶戲、東河戲、興國贛劇(又稱"興國南北詞戲")合稱贛州地區四大劇種(見1991年出版的《贛州地區戲曲志》)
曲調
寧都客家採茶戲曲調共100餘個。小戲以戲名為調名,男女同曲異腔。半班後,發展了導板、散板、訴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以宮調式為主,主奏樂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樂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調導板、原板、反川調、快川調、川調哭板等板式。"青龍山調",分上調和下調兩種,徵調式,勾筒(二胡)定弦為5-2,有原板、訴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記調",為宮調式,主奏樂器定弦為1-5,有原板、訴板等形式。還有民歌小調,主奏樂器定為6-3,曲調較輕鬆活潑,幽默詼諧。
三角班
三角班是在茶歌、燈歌、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由一個人演唱演變到結合的民間歌舞,表現生活故事,稱單台歌舞。如《十轉來》、《十匹柳》、《十盞燈》、《明燈歌》、《等郎歌》等。後發展到有簡單情節,一旦一丑的對子戲,如《補背褡》、《賣雜貨》、《攀筍》、《扇子花鼓》、《賣油》等。進而根據兩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變成二旦一丑的三小戲("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個行當),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長工碓米》等。三小戲在寧都客家採茶戲106個傳統劇目中占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號稱大班的東河戲、宜黃戲、祁劇流行,觀眾對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時,三角班開始演出《落馬橋》、《青龍山》、《山伯訪友》、《山伯送友》等藝術難度較大的劇目,處於大型劇種與小型劇種,大班與三角班之間的狀態,觀眾稱為半班。半班移植、改編、創作演出大型正劇、悲劇及宮廷戲、公案戲、神話戲等劇目30餘本(包括7種連台戲)。
清光緒中期(約1891年前後),有些祁劇藝人與半班藝人能獨立演出高腔和彈腔劇目,祁劇原有劇目與半班劇目並存於半班舞台,故稱半整雜。
民國10年左右,半整雜解體,再現"七緊八松九逍遙"的半班,在山區演出,直到解放前夕。
建國後,成立了專業劇團,不僅挖掘、整理、加工優秀傳統劇目,還創作了《一條心》、《送草鞋》、《新鄰居》和改編的《鑾刀記》等一批新劇目,寧都客家採茶戲不但行當齊全,曲調優美,而且表演程式豐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規戲曲大班,成為全國獨具風格的劇種。[1]
寧都客家採茶戲由於來自民間,語言樸實生動,表演形象逼真,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為基本步法。表演組合程式多種多樣,如洗馬、舞扇、梳妝、刺繡、出入門庭和生產勞動等。生、旦均畫清臉,彩旦加畫"蜘蛛",小丑鼻上畫白色蝙蝠或蜻蜓。[2]
藝術家
劉筱衡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字竹軒,北平人,約生於1884年前後。在上海他與楊月樓、趙玉珍、黃玉麟並稱為"南方四大名旦"。抗日戰爭後期,他於1943年率班攜眷從吉安到贛州,再到寧都,在寧都獻藝七年多。
1950年,寧都專區(此時寧都縣為專區)文聯組建的寧都專區群眾劇藝工作團,內分三部六團。即京劇部一個團,寧都地方劇部一個團,祁劇部四個團。寧都地方劇部成立於1950年11月27日,即由京劇部導演劉雨叔先生介紹,請到正在寧都休閒的劉筱衡先生任教習兼導演。這是寧都採茶戲有史以來受到第一位名人的愛護與扶助。
1951年元旦起,寧都地方劇部在寧都師範學校禮堂(即今寧都中學舊禮堂,舊稱"儒學裡",又稱"考棚里")公演了由專區文聯負責人胡雨霖編劇,劉筱衡導演的《花井冤讎》、《素娘恨》、《刺霸》等戲。這是寧都採茶戲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是登上了州、縣儒學最高講堂演出。以其嶄新的面貌、高水平的演出,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強烈反響。
石凌鶴
(1906-1995年),江西樂平縣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最早的成員之一。歷任江西省文聯首任主席、江西省文化局首任局長、江西省文藝學院首任院長(兼)、江西省戲劇家協會首任主席(兼)、江西省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等,離休後享受副省級待遇。他是我國著名戲劇家、電影評論家、詩人和作家。
1954年8月,任江西省文化局長的石凌鶴親自指派該局藝術科的張衍任同志到寧都地方劇部選擇了傳統戲《補背褡》與現代戲《秧麥》參加同年10月在南昌舉行的江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大會。丁秀英獲表演獎,張台興獲樂手獎,曾仕槐獲藝術勞績獎。
1955年,石凌鶴批准,由省文化局撥款5000元,修建了寧都採茶劇院,請到著名書畫家寧都縣人曾兆芹(字柴僧,美術大師劉海粟的得意門生)題寫了"寧都採茶劇院"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於門口半壁,震動了全縣。群眾說藝人大翻身,大發財,修建了新戲院。藝人則歡欣鼓舞,到處宣揚,說省文化局石局長關懷寧都採茶戲,親自撥款給我們修建戲院。
這期間,寧都縣採茶戲還得到時佑平、雷振邦、邵式平、李德全、黃鎮等人的大力幫助和扶持。我們相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各級黨政部門一如既往地對寧都採茶戲關懷與重視,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名人關懷扶助此戲,使之再現輝煌,續寫名人與寧都採茶戲新篇章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寧都採茶戲 , 優酷 2010-01-02
- ↑ 狀元與乞丐 全集- 江西寧都採茶戲 , 騰訊網 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