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化縣湖南省益陽市轄縣,位於資江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幹帶,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

安化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個面積最大的縣,山地面積達82%,又是典型的山區縣、庫區縣,有林地面積536萬畝,森林覆蓋率76.51%。2013年,安化轄5個鄉、18個鎮,總人口103萬。

安化古稱「梅山」,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章惇始開梅山置縣。安化還是中國名茶黑茶的故鄉,是湖南茶馬古道的起點。

安化是湖南有名的有色金屬大縣,水能資源大縣,林業資源大縣,茶葉生產大縣,藥材產業大縣,先後獲得「中國厚朴之鄉」、「羽毛球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佳養生休閒旅遊勝地」等稱號。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安化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2019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化縣等13個縣市區脫貧摘帽的批覆。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安化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縣城。

目錄

歷史沿革

古代地理著作《尚書·禹貢》,按自然區域把天下劃為九州,以「荊及衡陽惟荊州」,今安化自在荊州之域。

春秋時期,湘境之群蠻與鄂境之荊楚常相爭戰。至春秋中期,楚國勢力擴張至今湘北,戰國吳起相楚悼王,始並蠻、越,取得洞庭、蒼梧之地,此時湘境大部分併入楚國疆域,今安化當屬之。

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並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安化屬長沙郡。

西漢初,置益陽縣(一說秦置),屬長沙郡。高祖五年(前202),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光武時期改為郡。今安化屬荊州長沙郡益陽縣。

1996年1月22日,安化縣政府根據湖南省民政廳和益陽市政府《關於安化縣奎溪等5鄉撤鄉建鎮的批覆》,正式行文:撤銷奎溪鄉,設立奎溪鎮,轄2個居委、32個村。撤銷羊角塘鄉,設立羊角塘鎮,轄1個居委、49個村。撤銷冷市鄉,設立冷市鎮,轄2個居委、43個村。撤銷長塘鄉,設立長塘鎮,轄1個居委、44個村。撤銷連里鄉,設立渠江鎮,轄1個居委,16個村,鎮人民政府駐渠江。上述5鎮的行政區域不變。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安化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行政區劃

2006年2月,安化縣正式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併栗林鄉和梅城鎮,設立新的梅城鎮;撤併東山鄉、新橋建鎮試驗區和大福鎮,設立新的大福鎮;撤併蒼場鄉和馬路鎮,設立新的馬路鎮;撤併木子鄉、楊林鄉和東坪鎮,設立新的東坪鎮;撤併洞市鄉和江南鎮,設立新的江南鎮;高明鄉、清塘鋪鎮、樂安鎮、仙溪鎮、長塘鎮、羊角塘鎮、小淹鎮、柘溪鎮、奎溪鎮、煙溪鎮、渠江鎮、平口鎮、冷市鎮、滔溪鎮、田莊鄉、龍塘鄉、古樓鄉、南金鄉維持行政區劃現狀不變。

2014年,安化縣轄18個鎮、5個鄉:東坪鎮、清塘鋪鎮、梅城鎮、仙溪鎮、大福鎮、長塘鎮、羊角塘鎮、冷市鎮、小淹鎮、江南鎮、柘溪鎮、馬路口鎮、奎溪鎮、煙溪鎮、渠江鎮、平口鎮、樂安鎮、滔溪鎮、高明鄉、龍塘鄉、田莊鄉、南金鄉、古樓鄉等。

地理環境

安化位於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幹帶,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第三大的縣。

安化在雪峰山北段主幹帶,地形地貌多樣,地勢從西向東傾斜,西部高峰九龍池,海拔1622米,東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對高差1565米。

安化縣大地構造處於雪峰山孤形構造北端向東偏移部位,鄰近祁陽弧北段,北為揚子陸塊的雪峰弧形隆起帶,南為華夏陸塊的湘中凹陷區,呈「一橫二縱」構架,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山地、丘陵、崗地犬牙交錯。成土母質以板頁岩風化物為主,其次為砂礫岩、石灰岩,花崗岩風化物亦有少量分布。土壤類型比較齊全,土質粘沙適度,多主弱酸性,養分含量較豐富。

安化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總的特點是氣候溫暖、四季分明,水熱同季、暖濕多雨,嚴寒期短、暑熱期長,熱量充足、雨水集中。

安化縣境內水系十分發達,溪河縱橫交錯,分屬資水、湘江、沅水三大水系,以資水水係為主,其流域面積為4850.6平方km,占全縣總面積的97.99%;屬湘江流域的90.35平方km;屬沅江流域的9.3平方km。

自然資源

安化縣蘊藏豐富的銻、鎢、釩、錳、黃金、鉛鋅、熒石、重晶石、石英石、花崗石等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藏有39種。

截至2011年,安化林業用地面積589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79%,其中有林地面積512萬畝,比1999年增加95.6萬畝,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蓄積量1216萬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500多萬立方米,居全省第三位;森林覆蓋率73.05%,比1999年增加5.7個百分點。

民俗風情

安化縣大部分鄉鎮通用新湘語益陽方言。安化縣西部的部分鄉鎮使用的方言更偏向婁底的老湘語。安化的方言古老而獨特,受外來的普通話和西南官話之影響非常小。

安化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據《宋史·梅山峒蠻傳》記載:「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區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而梅山居其中。」

梅山處湘中的腹地,崇山峻岭,曠里荒蠻,交通閉塞,苗瑤雜居其間,分為梅山十峒。梅山峒民在那種獨特的環境下,形成和發展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默默地流傳千年,直到宋熙寧五年歸皇后才匯入中國文化的江河。梅山文化集中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習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勞動生活,表達思想的文化形式,或稱文化載體。獨特的民俗風情,是梅山文化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在生產和分配方面,他們過的是一種共同努力,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大家一起打獵,平均分配獵物,只要狩獵或分配獵物在場,哪怕路過巧遇,見人一份,對有功者另有獎賞。

風景名勝

安化縣自然景觀眾多,有紅岩自然保護區,柘溪省級森林公園,還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區,洞中有洞,洞內分層、層層有景的馬路溶洞群等。古蹟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園保護完好的文廟、武廟;有石人石馬、陵墓享堂、御書御撰扁牌一應俱全的陶儔陵園等等。截至2012年,已建成國家等級旅遊區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濕地公園1處、省級森林公園2處。

安化茶馬古道

在湖南省安化縣(主要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澗溪流之間,就綿延着一條神秘的茶馬古道。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迴蕩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也成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茶馬古道上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橋仍屹立在風雨中,仿佛在遙憶着那一片歷史的風景。國家AAAA級景區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安化茶馬古道風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研究決定,現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馬幫文化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化馬幫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水古稱益水,又叫蚩尤江。據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協會考證,與安化相鄰的大熊山區域為蚩尤出生地及與黃帝等北方部落征戰的大本營根據地。[1]

六步溪

六步溪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六步溪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化縣蒼場鄉,總面積2494畝。六步溪原始次森林是湖南雪峰山北部唯一一塊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屬於省級自然保護區。

六步溪自然保護區蘊藏着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已查明共有木本植物103科330屬1022種,特別是國家級保護植物櫸木、刺楸在區內成群落分布,南方紅豆杉、銀杏、伯櫟、香果樹、杜仲、楠木、紅椿、香榧等2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散生其間;金錢豹、雲豹、穿山甲、果子狸、豺、毛冠鹿、錦雞、水獺等19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刺蝟、五步蛇、啄木鳥等21種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在此景區發現一種葉子貌似張開雙翼的紅蝴蝶樹,每年9月籽熟後隨風飛去,恰如蝴蝶翩翩起舞。據專家考證,這種樹屬珍稀樹種,此前全國僅有96株,而六步溪就有12株。

走進六步溪原始次森林,可進行森林遠足、探險和科學考察,從中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和享受大自然。這裡,不愧為旅遊的好去處。[2]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