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小炮台
安平小砲台(或作安平小礮台)位于台南市安平区,是由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姚莹因应鸦片战争所筹设的17座炮台之一[1]。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古迹[2],其名称由来乃是相对于俗称“安平大炮台”的二鲲鯓炮台(亿载金城)[1]。[3]
目录
历史沿革
- 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清廷觉得英军有侵犯台湾的可能,便命时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的姚莹加强台湾的防务[4]。而经过评估后,姚莹认为台湾的海防有17处海口需要加强,便分别设置了炮台,其中之一便是安平小炮台[4]。原本是考虑用竹篓、麻袋装沙土的方式建筑,后来改为石制炮台[4]。该炮台于1840年完工后,隔年又曾加以修建[1]。之后到了1874年时,沈葆桢修筑二鲲鯓炮台时,台湾府知府周懋琦又再次重修[1]。然而随著台江逐渐淤积,炮台逐渐远离海岸线而失去海防功能[5]。
- 后来进入日治时期之后,炮台逐渐荒废。而在1949年中华民国国军撤退来台后,曾在此建设碉堡。而今天的炮台样貌,则是1994年台南市政府整修后的结果[5]。
建筑特色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傅朝卿. 台南市古迹与历史建筑总览.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11: 32页. ISBN 957-30880-4-5.
- ↑ 安平小炮台.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 ↑ 安平小炮台~最完整的“中国式”炮台,台南市第一服务站,2019-01-08
- ↑ 4.0 4.1 4.2 王浩一. 在庙口说书.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08: 260、261页. ISBN 978-986-6782-47-3.
- ↑ 5.0 5.1 5.2 远流台湾馆. 台南历史深度旅游. 台北市: 远流出版社. 2003-02-01: 328、329页.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