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格斯·坎貝爾(美)

安格斯·坎貝爾

安格斯·坎貝爾 [Angus Campbell 1910.08.10-1980.12.15],男,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大。1931 年在俄勒岡大學獲心理學學士學位,1932 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之後他就讀於斯坦福大學,1932 年他聽了 K.勒溫的演講並讀了他的一些文章,對他的影響極大。1934 年他結識了 E.希爾加德並成為他的助手,從而成為希爾加德的第一名博士學生,1936 年獲心理學學博士學位。

目錄

基本介紹

安格斯·坎貝爾 [Angus Campbell 1910.08.10-1980.12.15],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大。

1931 年在俄勒岡大學獲心理學學士學位,1932 年獲心理學碩士學位。之後他就讀於斯坦福大學,1932 年他聽了 K.勒溫的演講並讀了他的一些文章,對他的影響極大。1934 年他結識了 E.希爾加德並成為他的助手,從而成為希爾加德的第一名博士學生,1936 年獲心理學學博士學位,

主要事跡

他畢業後執教於西北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軍隊服役,後來供職於密西根大學,成為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主任和社會研究所所長。

坎貝爾因研究選舉行為、種族態度和生活特性而聞名。1948 年,民意測驗錯誤地預示 T.E.杜威將擊敗 H.S.杜魯門而獲勝。這一錯誤預示促使他研究民意測驗與選舉行為之間的微妙關係,也即影響兩者之間一致性與不一致性的諸多因素。

自二十世紀 50 年代起,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Social-psychological approach)開始興起。以坎貝爾為首的密西根學派通過社會心理學途徑,以個體分析模式來發掘個人的心理特質及政治態度。這種個體分析模式研究與以往強調人文區位的總體分析模式的差異性甚大。人文區位是由總體推論到個體,而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分析的分析單位卻是個體。他提出了有關於「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的概念,並且認為政黨認同是投票行為中最重要的因素,並且採行全國性樣本,同時在選舉進行回溯調查。

所謂政黨認同亦即對政黨的依附和效忠。他將這種依附現象界定為一種「心理上的認同」。這種心理上的認同,界定了一個人和他所屬的團體的關係(坎貝爾,1976)。之所以使用認同這個字,是為了表示這個模型的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這項個人和政黨之間的關係經常牽涉到自我的延伸(W.米勒,1976)。

他還在 15 個主要城區研究種族態度,其結果寫成兩卷本論著,一卷描述白人對黑人的態度,一卷描述黑人對白人的態度。這部著作成為其他種族態度研究的先導。

與此同時,坎貝爾還倡導了一組有關美國人生活特性的測量,其結果與 F.康弗斯合作編篆了《社會變化的人類意義》一書。該書選自美國各生活領域有影響人物在社會變化中對諸如工作、閒暇、家庭等的看法和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的方法。1976 年,他又與康弗斯和 W.羅傑斯合作出版了《美國人的生活特性》一書。他的後期著作《美國健康觀》也報告了他有關社會變化的研究。

主要著作

美國選民:1960

社會變化的人類意義

美國人的生活特性

美國健康觀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