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
安瓿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目录
名词解释
安瓿(拉丁文ampulla的译音)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是拉丁文ampulla的译音。常用的有直颈和曲颈两种。容量一般为1~25ml。常用于注射用药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但因对消费者而言开启困难并容易产生事故,现已不流行。历史上安瓿最早用来盛放死者的血液的样本。
历史沿革
历史上安瓿最早用来盛放死者的血液的样本,并用来陪葬在他们身边,多见于罗马墓穴或基督教墓穴。起先只有烈士的葬礼能够享受这种待遇,后来变成了一种普遍的风俗。
在那不勒斯,每年的9月19日会举行一个持续了几百年的仪式:圣·热内罗之圣血(the Blood Miracle of San Gennaro)。在那不勒斯大教堂里,一个据称是公元305年前,盛满了圣·热内罗——贝内维托(Benevento)主教之血的安瓿,放在他的胸口旁边。经过“圣·热内罗之后代”的声情并茂的祈祷,及大主教的用力晃动,安瓿中的血会发生液化。最早关于这个现象的纪录是在公元313年。
另一只广为人知的安瓿就是盛放着法皇加冕仪式圣油的“神圣安瓿(sainte ampoule)”。圣油相传是从库洛维斯(Clovis)时代传下来的,一度存放在圣·雷米(St. Remy)墓中,后来放在雷米斯(Rheims)的大教堂中。在1793年大革命中,这只安瓿被打破,但一部分仍然被保存下来用于查理第十的加冕仪式。
简介
安瓿是用于盛装药液小型玻璃容器。容量一般为1~25ml。常用于注射用药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装,但因对消费者而言开启困难及容易产生事故,现已不流行。
医疗用处
在医疗领域中,安瓿一般用来存放单剂量注射剂,常见的有1、2、5、10和20mL等几种规格。安瓿按照用途又分为玻璃安瓿和塑料安瓿。通常根据制造安瓿所使用的玻璃材质选择盛装不同性质的注射剂。
1、玻璃安瓿
中性玻璃:是低硼硅酸盐玻璃,化学稳定性好,可作为pH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液的容器,应用范围广,如各种输液、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含钡玻璃:耐碱性好,适用于碱性较强的注射液,如pH为10~10.5的碘胺嘧啶钠注射液; 含锆玻璃:耐酸碱性能均较好,不易受药液侵蚀,适用于酸碱性强的药液和钠盐类的注射液,如乳酸钠、碘化钠和磺胺嘧啶钠等注射液;粉末安瓿:用于分装注射用固体粉末或结晶性药物,为便于药物分装,瓶身与瓶颈等粗,瓶颈与瓶身连接处有沟槽,使用时从沟槽处打开并注入注射用溶剂。粉末安瓿已基本淘汰;无色安瓿:有利于药液澄明度检查,适合于盛装非光敏性药物;琥珀色安瓿:可滤除紫外线,适合于盛装光敏性药物,但由于含有氧化铁,应注意与所灌装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
2、塑料安瓿
聚丙烯(PP)材质:透明度好,强度高,可耐受121℃的高温灭菌,常用于存放需要终端灭菌的注射剂;聚乙烯(PE)材质:一般不能耐受110℃以上条件的高温灭菌,常用于存放无菌工艺生产的注射剂。
结构和原理
玻璃安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制推行的玻璃安瓿为曲颈易折安瓿瓶。这种安瓿使用方便,可避免折断后玻璃屑和微粒对药液的污染。曲颈易折安瓿有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两种。
1.色环曲颈易折安瓿瓶
色环易折安瓿是将一种膨胀系数高于安瓿玻璃两倍的低熔点粉末熔固在安瓿颈部成为环状,冷却后由于两种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环状部位产生一圈永久应力,用力一折即可平整折断,不易产生玻璃碎屑。
2.点刻痕曲颈易折安瓿瓶
点刻痕易折安瓿是在曲颈部位刻有一条细微的刻痕,在刻痕中心标有直径2mm的色点,折断时施力于刻痕中间的背面,折断后断面应平整。
塑料安瓿
塑料安瓿的制造采用吹制—灌装—密封三合一技术(blow-fill-seal,简称BFS),吹制、灌装、密封三种操作均在同一工位完成,配合无菌生产条件,极大降低了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提高了无菌保证水平。由于塑料延展性好,塑料安瓿可制备成多种形状、规格,装量范围比玻璃安瓿更广。
塑料安瓿除了有以上的优点,还具有以下特点:①由于材质的延展性高,不会产生碎屑;②采用扭力旋转开瓶,操作方便;③断口不锐利,不会划伤护理人员;④标识采用彩色印刷标签,便于识别,防止给药错误;⑤材料牢固,防撞击,便于运输和携带等。
参考文献
- ↑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
- ↑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