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代道教齋蘸十分興盛

宋代道教興盛

來自網絡的圖片

宋代道教齋蘸十分興盛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產生於東漢末期,因其吸收了道家學說,讖緯之學,也被稱為神仙道教,到了宋代,道教才終於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就連宋代皇帝也對和信仰道教,道教中的齋蘸儀式在民間也是非常興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宋代道教的地位和宋代道教齋蘸興盛的原因。[1]

一:齋蘸儀式的形成與發展

據史載,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齋」的說法,道家「齋」之說蓋源於先秦時期。在此之後,齋就以一種宗教體驗的方式為人所用。至南北朝時期,齋法已得到很大的發展,形成各種專門的齋法,如三天齋、旨教齋、靈寶齋等。

受佛教「盂蘭盆」的影響,道教靈寶派齋儀注重對亡魂的超度,這也是道教的齋蘸儀式的最初樣貌。劉宋陸修靜對天師、上清及靈寶派齋法進行初步整理,提出一套齋醮理論,認為齋醮活動也是道士重要的修行過程,如誦經禮拜可以保持內心的平和與純淨。

在這一套理論中,靈寶齋占九種,其中金籙齋為帝王國主服務,黃籙齋等為貴族、官員,有着強烈的階級秩序感。

「醮」起源同樣很早,《儀禮》中就有提到,天師道有上章醮儀。按《正一威儀經》的說法,「醮」就是用蔬果祭祀神靈。

「醮」是其關注的重點,他對設醮的地點、祭品、壇場、程序都作了詳細的規定,認為「醮者所以薦誠於天地,祈福於冥靈」,並主張「誠」是醮的核心所在。

唐末杜光庭繼承並發展陸修靜齋醮科儀。他繼承陸氏「濟度」思想,並且將之擴大,使儀式中可包括一切有生、孤魂、臣忠子孝、君、父等。

可見道教齋蘸儀式,首先是源自於中原本土的習俗,「齋」本身就是一種類似於宗教式的儀式,如《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就記載了,藺相如在向秦王索取和氏璧時,以「齋戒」為名潛逃。

道教吸收了這種自古有之的習俗,也使得當時的民眾更好接受這種儀式以及道教,而系統化則受惠於佛教的「盂蘭盆」儀式,也算是佛道交流的表現。

不過,唐代的道教齋蘸儀式由杜庭光等人整理的,仍舊強調「黃籙齋」,也就是存在階級服務性,更多的是為貴族與官員或是皇家帝王服務。我們如今認識的齋蘸儀式並非如此,這也正是宋代齋蘸儀式的革命性發展。

二:宋代道教的地位 齋蘸儀式在唐代本身就已經有很高的地位,但是經歷了五代變亂,道教科儀陷入了低谷,正如以上所言,齋蘸此時可算作是貴族、官員、皇室的專屬,民間則少有能享用者。

不過宋代的統一也就意味着需要確立一種宗教信仰為官方所用,而道教則被宋朝歷代帝王所尊崇。上行下效,因為道教文化漸漸可以除災避禍,所以民間也適當應用於民俗文化之中,自然作為道教儀式的齋蘸能夠興盛。

1:宋代帝王對道教的態度

宋代尊崇道教對比唐代而言,可謂有過之無不及。宋初終南山道士張守真被召進京,在建隆觀設黃 醮降神。 張守真在齋醮壇場製造「 晉王有仁心」 的降言, 太祖趙匡胤禪位給晉王趙光義。

宋太宗以皇弟即位的非常經歷, 使他對道教齋醮開始推崇,進而也影響到了後代帝王。 太宗即位就要舉行宗教儀式, 就是使張守真在皇宮瓊林院建生壇, 設周天大醮為國祈福。

宋太宗又敕命在終南山選址, 為張守真興建上清太平宮。太平興國六年賜張守真崇玄大師號, 翌年正月張守真在上清太平宮設普天大醮為國祈禱,

從此上清太平宮成為國家齋醮的壇場。

這也就意味着,道教在宋初因為涉及國家正統的選擇而被重視。也正因如此,之後宋代帝王都未對道教進行貶斥,皆持有尊崇態度。到了北宋徽宗時期,更是達到極致。

宋徽宗被稱為「藝術」皇帝,正是因為其能書善畫,還在宮中特設畫院以生產藝術作品為自己的政權服務。然而這些藝術作品中大多都包含道教因素,款識為徽宗的畫作,多由畫院創作,後題自己的名字。

如《聽琴圖》、《五色鸚鵡圖》,前者以道教的五色傳統來隱喻畫中人物的身份,以五方位來象徵徽宗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後者也通過道教的五色傳統隱喻祥瑞將至,鸚鵡旁的杏花也是道教的祥瑞之花。

除此之外,徽宗也花費大量的錢財來興建艮岳,即便引起社會的不滿也要表現道教的祥瑞。宋徽宗正是在用藝術結合道教的各種祥瑞寓意,《宣和畫譜》中徽宗所作的序言就有「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也。」以藝術來與道統相併論,可謂是以藝治國,以道教治國。

筆者以宋初與北宋末期之事來反映道教在宋代的重要性。

2:道教在民間的地位

宋朝皇室崇祀太一神達到極致, 為此在汴京興建太一宮。

太一本來是先秦以來的民俗文化中的星辰, 祭祀太一始於漢武帝, 唐天寶初祀八宮, 稱之為九宮貴神, 太清宮特設九宮貴神壇。宋代就形成了十神太一的信仰, 十種太一神皆被視為天之尊神。

宋代《太一經》 對太一信仰作了宗教式闡釋, 《太一經》宣稱太歲有陽九之災, 太一有百六之厄, 而五福太一所臨分野則有福, 可以保佑無兵疫水旱之災。

也正是因為這種道教結合民間信仰的現象,導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產生降聖、天慶等道教節日。

可以說這些節日放在如今也是法定節日,朝廷規定這些道教節日其間,東京的宮觀舉行七天齋蘸法會,漸漸地演化為民俗節日,民間每逢六月六就要建蘸禳謝。

也就是說道教因為宋朝的推行以及其避禍化災的種種迷信,民間文化與此緊密結合。

三:齋蘸儀式在宋代的盛行以及功用 宋真宗時期的崇道之風已漸近高潮, 當時國家齋醮一年中竟多達四十九次, 由此朝野大臣紛紛呼籲裁減齋醮次數。

之所以皇家熱衷舉行齋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唐代遺留下來的「黃籙齋」傳統,但是還有一個原因是,宋代流行復古之風。

宋代文化史中有聞名的文人「復古運動」與徽宗以金石器物來象徵回歸三代之禮。這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復古文化潮流,歐陽修、蘇軾、曾鞏、黃庭堅都對金石器物有所研究。

這種對古器的審美也導致文人們關注唐代及其以前象徵道統的文化,如先秦的青銅鼎彝之器,呂大臨《考古圖》序言也有提「仿佛其聲形,以追三代遺風」。

徽宗受到這種影響,即位也舉行編撰《宣和博古圖》,考訂聶崇義《三禮圖》之得失,吸取《考古圖》的經驗,並且將考訂的古器物形制用於宮中的瓷器。

由這些現象都能說明復古之風充斥在北宋中期及後期,文人復古在於懷古之情,帝王復古在於以道統、藝統來證明政統的存在,將自己的統治比為先秦三代之盛。

如前所言,齋蘸儀式本身就來自於先秦的民俗文化,只是在魏晉隋唐吸取佛教的儀式,成為系統的宗教儀式。五代之亂導致這種儀式衰微,宋代特意復興就是為了以此象徵自己統治的正統地位。

而且將之向下推廣,作出普及化的努力,也是為了回歸到原本的先秦傳統。

可以說,宋代的齋蘸儀式,其儀式的各步驟是道教式的,但是對於統治者的實行來說,又存在儒家的因素,也就是「道統」的意義。[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