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宋史·狄青传

宋史·狄青传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1]

目录

原文

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①。时偏将屡为 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 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与谈兵,善之,荐于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

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 擢枢密副使。

皇祐中,广源州蛮反,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还至京师,帝嘉其功。

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 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破贼,谋一 出青,贼既平,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如也。

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 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指使:当时戍边军队职务。 ②面涅:脸部瘢痕。狄青出身寒微,因代兄受过而被刺字充军。

译文

狄青是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宝元初年,皇帝下诏挑选卫士参加戍边军队,(后来)任命狄青担任延州指挥使。当时戍边的将领多次被贼军打败,士兵们大都畏惧胆怯,狄青出战经常自己做先锋。一共四年,前后经历大小二十五次战斗,八次被流箭射中。曾经在安远有一场战斗,狄青身体遭受很重的创伤,但是一听说敌人来犯,马上起身上马奔赴战场。他在贼兵中出入,贼兵都纷纷溃散没有人敢阻拦他。

尹洙担任经略判官,狄青凭借延州指挥使身份进见。尹洙和他谈论军事,认为他非常擅长,就向韩琦、范仲淹推荐说:“这是良将之才。”韩琦、范仲淹一见狄青就认为他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范仲淹拿《左氏春秋》送给他说:“将军如果不了解历史,那也不过是有着匹夫之勇的人罢了。”从此狄青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全面透彻地了解了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他也因此而更加知名。

狄青从行伍中奋斗起家,十多年就显贵了,这时脸上刺的墨字还在。皇帝曾颁布文书准许狄青敷药除去字迹,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凭借我的功劳来提拔我,不责求我的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只是因为这刺下的墨字的不断激励罢了,我希望留着它们用以鼓励军中其他的将士。”不久狄青凭借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管理延州,后又被提拔担任枢密副使。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谋反,岭南局势动乱。狄青奏上表章请求前去平定。狄青告诫将领们不要胡乱同贼兵作战,要听从自己的排兵布阵计划。广西的陈曙趁狄青还没到任,就带领八千步兵向贼兵发起攻击,结果在昆仑关溃败。狄青说:“命令不加整饬,是军队失败的原因。”早晨在堂上会合诸将领,将陈曙等人集中起来,审查失败逃亡的罪状,将他们赶出军门处斩。接着指示放下铠甲,命令军中休整十天。敌方窥探的人回去报告,贼兵方面认为朝廷军队没有马上进发的动向。狄青第二天却整顿军骑出击,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贼兵失掉险要关隘之后,全都出来迎战。狄青手执白旗指挥骑兵,直冲贼军左右翼,出乎贼兵意料,大败贼兵,追逃奔袭溃败的贼兵达五十里之远。回到京城,皇帝嘉奖了狄青的战功。

狄青为人谨慎缜密很少言语,谋划事情一定看清机会以后才去施行。调度军队时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常常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因此)即使敌人突然侵犯他们,也没有一名兵士愿意落后于前面的人。因此狄青出战时大多会有战绩。狄青尤其爱把功劳推给偏副将领。当初,他和孙沔打败了贼人,计谋完全出自狄青,贼人被平定后,狄青把归劳都推给孙沔,自己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孙沔起初赞叹他的勇敢,这件事之后又佩服他的为人,自认为比不上狄青。

熙宁元年,宋神宗考核排列之前各时代的将帅,认为狄青起于行伍之间却能够声名震动中原和边疆各地,为人深沉又有智谋,能够凭敬畏谨慎保全终始,感慨之下非常追念他。[2]

作者简介

蔑里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3]

阿尔拉·阿鲁图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阿尔拉·阿鲁图功不可没[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