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
宋国公 萧禹(575-648),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大唐二十四功臣宋公萧禹排名第九。
目录
萧禹
萧禹(575-648),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大唐二十四功臣宋公萧禹排名第九。
冯胜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汉族,定远(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冯国用之弟,喜读书,通兵法,元末与其兄国用组织武装结寨自保。后投靠朱元璋,,朱元璋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从下滁(安徽滁县)、和(安徽和县),战三叉河、板门寨、鸡公山,皆有功,渡江,积功为元帅。国用死后命袭兄职,为亲军都指挥。洪武五年,明军十五万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徐达的中路军为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大败于岭北(泛指和林一带),死伤万余人,李文忠轻敌冒进阿鲁浑河(今蒙古 乌兰巴托西北),与元将哈剌章激战,几乎战死;只有冯胜率傅友德等连战皆捷,六月十一日,攻下亦集乃路(今内蒙古 额济纳旗),至瓜州(今甘肃安西东)、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七战七胜,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十月二十四日,明军班师回朝。 此后,从援安丰,决战鄱阳湖,下武昌降陈理,克平江俘张士诚,论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吴元年(1367年),以右副将军从大将军徐达北伐,下山东,取汴、洛、潼关,论功列第三。中原平定,封宋国公。后数率大军出塞征扩廓、纳哈出。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设置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仅次于徐达、常遇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