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纹身文化介绍
宋朝纹身文化 |
宋朝纹身文化介绍小时候在看《水浒传》时候肯定对林冲脸上的刺青音深刻,在剧中除了林冲还有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浪子燕青等,都有一身的好“刺青”。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还是岳飞背后刺的“精忠报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宋朝流行的纹身文化。[1]
金庸所说的“刺花”,宋人一般称“刺青”、“雕青”、“花绣”、“文绣”、“锦体”,我们今天则叫“纹身”。从唐朝至宋朝,正是刺青非常流行的时期,我们去看施耐庵的《水浒传》,梁山泊好汉中就有好几位是纹了身的:“九纹龙”史进,“刺着一身青龙”;“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着“青郁郁一个豹子”;“病关索”杨雄,“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双尾蝎”解宝,“两只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龚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所以绰号“花项虎”;鲁智深也是“背上刺着花绣”,他的绰号“花和尚”便是来自这一身花绣。
《水浒传》的描写并非虚构。宋人中确实盛行刺青之风,军人群体中尤多刺青者。南宋笔记小说《夷坚志》提到几名纹身的军人:“忠翊郎王超者,太原人,壮勇有力,善骑射,面刺双旗”;又有“拣停军人张花项,衣道士服,俗以其项多雕篆,故目之为‘花项’”。北宋名将呼延赞“遍文其体为‘赤心杀贼’字”,连他的妻儿、仆从都要在身体纹上“赤心杀贼”;我们非常熟悉的岳飞背上“尽忠报国”四字,亦是刺青;与岳飞齐名的张俊,曾经“择卒之少壮者,自臀而下,文刺至足,谓之‘花腿’。京师旧日浮浪辈以此为夸。”刺青的风气从军伍蔓延到市井间。
市井间热爱刺青的人,多是任侠的“街肆恶少”、“浮浪之辈”,如吉州有一个“以盗成家”的人,叫做谢六,因为“举体雕青,故人目为‘花六’,自称曰‘青狮子’”;开封有一个叫郑信的好汉,“满体雕青:左臂上三仙仗剑,右臂上五鬼擒龙;胸前一搭御屏风,脊背上巴山龙出水”;北宋末,开封的妓女外出踏青,身后总是少不了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这些“恶少年”因为大腿有刺青,所以被称为“花腿马”;南宋时,在钱塘江弄潮的亡命之辈,也是一身刺青:“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流风所及,喜欢刺青的,未必尽是“恶少年”,而是一时之风尚。宋人说,“今世俗皆文身,作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传世宋画《眼药酸图页》中,右边的杂剧演员,手臂上便有刺青,图案似是鱼龙之类。
甚至一些时尚女性也会纹身,元朝时,有个姓徐的歌妓,“一目眇,四体文绣,精于绿林杂剧”。宋时,歌妓一直就是引领服饰时尚的群体,而元人的刺青习惯,自然是宋人遗风。梁山泊“女汉子”扈三娘,从其绰号“一丈青”看,很可能也纹了身,因为“一丈青”正是宋人形容刺青的赞语。
历史上著名的歌妓京师青楼头牌李师师,也听说燕青一身刺青之美。当燕青上门拜访时,李师师便提出请求:“闻知哥哥好身文绣,愿求一观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贱体虽有些花绣,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体!”李师师说道:“锦体社家子弟,哪里去问揎衣裸体。”“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得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