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宋鎮豪 (1949年1月 - ) 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社會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宋鎮豪
宋鎮豪.jpg
出生 1949年1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歷史學家

目錄

簡歷

男,1949年1月生,江蘇江陰人。主要學術專長是甲骨學及先秦史研究。1969年12月武漢河運專科學校畢業,1981年9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歷史學科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2011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成就

主要從事甲骨學、古文字學和中國上古史研究,講有《先秦》等課程。主要論著有:專著《夏商社會生活史》、《中國春秋戰國習俗史》、《中國飲食史·夏商卷》、《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等,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合著《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甲骨學一百年》等。 主要代表作有:《夏商社會生活史》(專著)、《中國春秋戰國習俗史》(專著)、《中國真跡大觀》(全27卷)、《商代軍事制度研究》(論文)、《商代邑制所反映的社會性質》(論文)等。

傳記

在甲骨學研究過程中,"四堂一宣"(羅振玉雪堂、王國維觀堂、郭沫若鼎堂、董作賓彥堂、胡厚宣)這五位大師的研究特別精深。其中,胡厚宣先生的弟子,歷史學家宋鎮豪,為甲骨學研究的傳承與發展所做的貢獻,可圈可點,超凡卓越。

走進甲骨學

宋鎮豪1949年1月出生於蘇州。少年時代不期然浸染了吳門傳統文化的學養,曾師從巷中碩儒章氏學《說文》、音韻、詩詞格律,嘗試寫絕句律詩之類,尤對古文字有一種特別愛好;又從姑蘇文壇賢達林伯希、張寒月、錢榮初等,習法書,臨舊帖,治古印,點綴山水花鳥畫。閒暇時總要逛逛蘇州文育山房書店,用零錢買些舊籍。因不合時流,被同學謔稱為"古董"。

"文革"前,宋鎮豪考到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就學,1966年"文革"爆發,到處破"四舊",校園裡焚燒舊書,一片狼籍。他不忍心看那些書入火海,冒着招來厄運的危險,偷偷把一本藍絹面的線裝書揣進懷裡。這是一部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他從此啃上了3千年前的甲骨文。這本書伴隨他度過了動亂的十年,成為他與甲骨文結下不解之緣的導航書。

"文革"中1972年局面稍寬,書禁有懈,學校鬧革命仍不能複課,他待在故鄉蘇州,從允許開張的舊書店買到不少文物、考古書刊,其中有《甲骨文編》、《陶齋吉金錄》、《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春秋左氏傳》、《詩經》、《文選》等。這期間,吳中宿儒尤墨君轉讓給他仿宋影印藤花榭版《說文解字》,以及《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文獻通考》等線裝書。因為無事,竟把《甲骨文編》、《說文解字》通抄了一遍,把前四史點讀一通。他還摹集建國以來青銅彝銘,借抄過許多書,如陳夢家《六國紀年》、胡厚宣《五十年甲骨文發現的總結》、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胡光煒《說文古文考》、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等,蠅頭小字,一一裝訂成冊,摩挲翻讀,自覺樂在其中。這對他以後的治學,受益莫大。

1978年全國恢復研究生招考,宋鎮豪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錄取,師從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研究生院始建之時,條件艱苦,借北師大一隅辦學。他蝸居在5人的宿舍,每天早起晚歸,奔走於圖書館與資料室之間。

畢業後他進入歷史研究所先秦史室,主要從事古文字學、歷史文獻學和中國上古史研究。正是在堅定的信念引導下,他步入甲骨學研究的神聖殿堂。

領軍甲骨學

30多年來,宋鎮豪先後主持院所及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多項。發表獨著9種,合著12種,論文142篇,編集論文集等13種,譯文9篇。

1999年,宋鎮豪主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裡面包含了16個國家的3000多位學者寫的有關甲骨文和甲骨學方面的文章或專著,總數超過13000種,被譽為"極具學術價值的工具書",為學者檢索利用甲骨文獻提供了極大方便。2001年合作主編《甲骨文獻集成》共40冊,按原版原貌存真殷墟甲骨文發現100年中包括中國大陸、港台以及日、美、加拿大、英、法、德、瑞典、瑞士、俄、澳、韓等國家或地區近千位學者的各種語種的甲骨學研究論著計2470多種,為甲骨學研究提供了基本齊整的學術資料。此書在中國文物報社舉辦的20世紀文博考古最佳圖書評選中被評為2001年度10種全國文博考古最佳圖書。

3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他考釋甲骨文字20多個,闡釋了甲骨學與殷商史諸多問題。2009年,他與朱德天合作編集出版了《雲間朱孔陽藏戩壽堂殷虛文字舊拓》,為上海已故著名金石收藏家朱孔陽生前購得的戩壽堂殷虛甲骨拓片639片,以及編餘拓本輯成的《殷虛文字拾補》,《殷虛文字之餘》兩批合計293片。同年,宋鎮豪還主編出版了《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著錄安陽"四堂書屋"張氏藏甲骨文385片。2011年他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上中下冊),以甲骨彩照、拓本、釋文與來源著錄表四位一體的形式,集中刊布來自郭沫若、胡厚宣、容庚、康生、羅福頤、羅福葆、王杏東、王獻唐、顧鐵符、易忠籙、羅守巽、葉玉森、郭若愚、徐宗元、徐坊、臧恆甫、顧承運、陳侃如、邵友誠、方曾壽、周伯鼎、蔣楚鳳、英國考文夫人及北京琉璃廠慶雲堂、韻古齋、振寰閣、富晉書社和1956年公私合營後的北京文物商店等二十八家的舊藏殷墟甲骨文凡2023片。

目前,宋鎮豪正在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十二五"重大科研項目《甲骨文合集三編》的編著工作。課題計劃完成輯集《合集》與《合補》漏收的舊著舊拓殷墟甲骨文,以及匯編《合集》問世後散見各處的甲骨文,補收補拓部分私家所藏甲骨文,提供一部材料詳盡能反映當今學術前沿水準的高檔次大型甲骨著錄集,將儘可能體現甲骨學研究的新認知,全面充分體現百餘年來甲骨學與甲骨文字研究的新進展與新成果。同時,他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創新工程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藏墨拓珍本整理與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項目旨在對一批歷史所藏甲骨墨拓珍本進行保護性整理研究與著錄出版,其學術意義在於努力使甲骨墨拓珍本的原貌及蘊涵其中的原始學術信息得到帶有搶救意義的整體保護,為揭示甲骨文庋藏事略和諸家收藏曲折情委的學術史提供新的考訂途徑,同時也通過分家分冊集中刊布甲骨拓本叢編的甲骨文著錄新形式,為學界提供一批學術研究新資料。

宋鎮豪還著有《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中國春秋戰國習俗史》、《中國法書全集·先秦秦漢卷》等。後書系統集萃和介紹了甲骨朱書墨書、金文墨書、玉版盟書、簡牘帛書等先秦秦漢時期軟筆書法作品115批288幀,一律為彩色圖版,兼及同時期其他硬筆即書刻作品。該書緊密結合古文字、古文獻學研究與考古發現的最新進展,深入揭示中國早期書法演進的脈絡,在中國法書編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歷史所甲骨學的大型學術資料文庫建設的過程中,宋鎮豪將常年及從海外訪問講學期間搜集購得的大量珍貴甲骨學資料,無私貢獻給了歷史所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學術資料的完備性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

過去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學者們有種說法叫做"言必稱三代"(夏、商、周)。但如果真正要講三代的話,還是要說"言必稱殷商",再說得精確一點,就是"言必稱甲骨"。當今甲骨學已是一門國際性的顯學,為海內外學術界和專家學者所廣泛關注。宋鎮豪無疑已經成為了甲骨學研究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他的研究成果,引領和推動着學科發展的進程和方向。

"拉長中國古史"

1999年,宋鎮豪任中國社科院先秦史研究室主任,開始主持全方位大型多卷本《商代史》的著述工作。商代距今三千多年,傳世文獻寥寥。即便2500多年前的孔子,已經慨嘆"文獻不足征"。漢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篇《殷本紀》,儘管被視為信史,然而只是篇區區2868字的小文,很不成系統。20世紀20年代以來,疑古之風盛行,大批先秦時代的文獻受到質疑。1921年1月28日胡適致顧頡剛一封信,說:"現在先把古史縮短二三千年,從《詩三百篇》做起。將來等到金石學、考古學發達上了科學軌道以後,然後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拉長東周以前的古史。"然而就在這一時期,王國維利用新發現的甲骨文資料印證了《史記·殷本紀》的可靠性,為"拉長"中國古史"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幾十年過去了,儘管甲骨文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商代史的重建一直滯後,海內外學界為之呼聲不斷。唯由於此項工作屬於"新學問"、"新建設",重建工作十分艱難。世紀之交,甲骨學百年之際,商斷代史著的撰述由宋鎮豪提上日程。該項目先後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A類課題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宋鎮豪帶領下,歷經8年時間,克服重重困難,終於2007年稿成。《商代史》以重建商代史為目標,最終著成商代史論綱、《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社會與國家、商代都邑、經濟與科技、社會生活與禮俗、宗教祭祀、戰爭與軍制、地理與方國、殷遺與殷鑑共11卷。總字數688萬字,是一部具有原創性和集大成的斷代史著。

《商代史》注重研究領域的開拓,填補了商斷代史著述的空白;突破了傳統斷代史著的體例模式,重視著述的可行性,多層面多視角勾勒複雜紛紜、生動具體的商代歷史表像,總結其社會內在特徵和時代演進規律;體現多學科性和後續發展性,集結眾家學術研究成果,在學科最前沿一線的起點與高層位上完成著述工作,以引領21世紀商代史研究繼續向縱深領域展開。《商代史》是商代歷史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也是中國古史最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

20世紀80年代後期,歷史所啟動兩大國家級項目,其中一個《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由宋鎮豪執筆《夏商社會生活史》。1992年宋鎮豪交出了這本沉甸甸的40多萬字的著作。此書依據文獻、甲骨文金文資料和考古資料,系統闡述了夏商時期環境生態、邑聚居宅、人口結構、婚喪禮俗、親族組織、經濟狀況、道路交通、飲食服飾、疾病醫療、宗教信仰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出版後海內外學界反響很好,先後兩次再版,獲得歷史所優秀科

研成果一等獎,隨即又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獎。直到現在,這本書還是各大高校歷史系和考古系學生的必讀書。幾年前他又有增訂,由初版本41萬字擴寫為112萬字,也可以說是一部新著。

獨到的見解

一位著名學者指出,在如此浮躁的當代,宋鎮豪同志能一如既往,堅持幾十年踏踏實實研究夏商,令人嘆服。 宋鎮豪對研究夏商的意義與方法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探索夏商社會生活史,不是單單去羅列和匯編一長串資料,或僅僅靜止地累計一些龐雜的過時知識,而應致力於啟動現代思維認識的睿智,會通多學科研究中的有效手段,以系統工程的經緯意識,考察夏商周生活的內涵外延,歸納其嬗變之跡,探求其演化之途,總結其外在特徵和內在規律,再構學術建設的社會價值與歷史教育功能。歷史教育的功能不在於過譽歷史,濃妝重抹歷史的"燦爛"之章,以滿足得到盲目驕傲和廉價的頌歌,而是要以現代意識洞悉歷史的底蘊,提高歷史的縱深感,尋繹中國社會傳統文化元素的由來、特徵、品格與傳承途徑,提供可資借鑑的歷史資源,造就新一代的人格。以古為鏡,可知興替,毫無疑問,回頭了解早已消失的夏商社會,是在用深沉的歷史感知和當代認識尺度,冷靜審查中國社會已翻過的舊章,不致誤入妄自尊大和妄自菲簿,這對於建設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現代化中國,提高國民素質,闡揚中國在世界之林的形象,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夏商時代,由於史料匱乏,要勾勒出當時社會生活方面的狀況,確實很不容易。宋鎮豪在充分吸收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同時,也相機調整和發揮歷史學研究的固有機制,注意體例架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當前夏代之前的史前社會考古學研究相當活躍,商代考古學材料也極為豐富,惟介於兩隻之間的夏代是個薄弱環節。夏代社會生活史啟動晚遲,空白較多。宋鎮豪注意到中國古代人文歷史發展有其嬗易性和內在貫通性,在研究中肇端淵源,析其流變,蹤其脈絡,通過理論的嚴格把握,藉解析史前和商代兩端,對夏代進行跳躍式的類比分析,這是大跨度的歷史縱向聯繫法。同時,他也注意夏商兩代質與量的變化所在,運用小跨度的歷史縱向比較法。宋鎮豪的《夏商社會生活史》在寫作體例上或分而述之,或合而比之,突出了這一特點。

絕學不會絕

甲骨學曾被視為"絕學"。宋鎮豪認為,是不是絕學,關鍵是看有沒有後繼人才。

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甲骨學殷商史學科的帶頭人,宋鎮豪一直重視後繼人才的培養。強調在重大課題的實施中,"出精品,出人才"。近年來,他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學科的年輕學子取得學習和鍛煉機會,鼓勵大家參加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切磋交流。他還請歷史所齊文心研究員專門面授手教大家椎拓甲骨技術,使研究室里每個年輕學子都掌握了這門傳統技能。他又親自主持指導先秦史料研讀班,對每期的研讀內容展開討論。他倡導多學科交叉,進行複合型研究。室里的年輕學子,有的甲骨文見長,有的金文見長,有的考古見長,有的文獻見長,還有的史學理論見長,宋鎮豪能夠發揮各自專精的同時,對各人的薄弱面予以扶強,獎掖提攜後學。在寬鬆向上的氛圍里,室里的中青年陸續出版了一些在學術界有影響的著作。此外,為便於學術成果的刊布交流,在他努力下,中斷了17年之久的學科刊物《甲骨文與殷商史》於2008年復刊。

在他的傾力呼籲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把已把甲骨學列入特殊學科建設計劃中,成為重點扶持"絕學"項目之一。宋鎮豪最大的心愿,就是通過甲骨學科建設及甲骨學課題研究的開展中,帶動甲骨學人才的培養,推動甲骨學這門學科更好地發展。

西行東渡促交流

甲骨學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宋鎮豪曾多次應邀出訪日本及歐美各國,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貢獻自己的學知學識。1988年及1990年應日本都市研究會邀請兩度訪日,1997年應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以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招聘外國人研究員身份赴日本進行為期八個月的學術研究。 2007年6月應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出席"傳統中國與生活空間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應日本大東文化大學邀請,作學術講演交流。2003年10月應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中國研究中心邀請,與東亞語言文化系周鴻翔教授以雙方合作之方式,調查編纂該校東方圖書館漢籍文獻書目;又應邀訪問堪薩斯城納爾遜(Nelson-Atkins)博物館等。2004年6月應意大利拉韋納(Ravenna)大學、波羅尼亞(Bologna)大學邀請,出席"文明和複雜政治的出現及其演變過程:中國與西亞之對比"國際圓桌會議及意大利古文化遺址的考察。2009年6月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俄羅斯科學院院際交流專案帶隊,訪問莫斯科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德堡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調查冬宮愛米塔什博物館所藏殷墟甲骨文。2011年11月應邀出席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召開的"商代與上古中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hang and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1600-800BCE),提交論文並做學術演講,展開學術交流,還參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期間又應邀觀摩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甲骨文。此外,宋鎮豪還多次應邀到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花蓮師範學院、台中東海大學訪學演講,推進海峽兩岸學術交流。2005年2月28日~6月19日,還應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邀請為客座教授,於史學系大學部講授"甲骨學概論"、史學研究所講授"甲骨文與殷商史研究"、中文研究所講授"甲骨文獻類目",為推動彼岸甲骨金文古文字學和中國上古史研究克恭其力。

盡心履職

宋鎮豪1987年1月加入九三學社。2008年,他擔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政協委員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重要的是體現着自己所代表的界別和群眾的意願。宋鎮豪把她看成榮譽,更視為使命和責任。多年來,他在埋頭書齋的同時,認真履行應盡之職。他以真誠坦蕩、無私無畏的精神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分憂,為民抒困,體察國情民意,先後提交關於加大全國七大水系及重點湖泊水污染治理,關於展開全國稀土資源開採對環境生態、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影響的全面調查的提議,建議加強治理全國中小城鎮和鄉村垃圾圍場之環境面污染的提案,反對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關注弱勢少數民族,建議將湖南芷江抗戰勝利受降舊址和雲南保山騰衝國殤墓園定為中華民族復興教育基地,關於緊急保護羅振玉故居及藏書樓的提案,關於設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部的提案,關於完善教育部考核評估指標的提案等,得到社會極大反響,一些提案已經引起政府部門重視。

2010年全國"兩會"上,"十萬盜墓大軍形成產業化"這一話題引起網友的熱切關注。宋鎮豪針對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盜墓之風愈刮愈甚的現狀,建議專項整治全國盜掘地下文物猖獗勢力,司法手段要真正做到有效遏制文物流失,各級部門合力共管,媒體正確引導輿論,多強調珍視留存在文物中的歷史信息,呼籲國人共同保護祖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針對人們現在對作為文化意義上的漢字興趣越來越濃的現象,宋鎮豪指出,古老的甲骨文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着重要意義。古文字因為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漢字的影響力無需贅言。中國南北方言差異很大,用方言可能無法交流,但我們把字寫在紙上,不需任何解釋就能溝通,這是一種文化向心力。其實我們看到甲骨文的一個字,看它的字形,就能體會到那種一以貫之的歷史延續,能感受到幾千年來文脈的貫通,能增強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

[1]

文獻來源

  1. (本文為戴紅撰寫,基本可概述宋鎮豪老師的學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