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望
- (完顏阿骨打次子)
- (金朝宗室名將)
完顏宗望(?—1127年),字斡魯補,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人。金朝宗室名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次子。
英勇善戰,跟從金太祖征伐,屢建殊功,世稱「二太子」。一次攻遼,兩次攻宋,製造靖康之變,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一生戰功赫赫。
天會五年(1127年),六月病逝。
天會十三年(1135年)追封魏王。皇統三年(1143年),封為許國王,徙封晉國王。天德二年(1150年),贈太師,加遼燕國王,配享太宗廟庭。大定三年(1163年),改封宋國王,諡號桓肅。[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完顏宗望 | 別 名 | 斡魯補,斡離不 |
出生日期 | 不詳 | 逝世日期 | 公元1127年 |
國 籍 | 金朝 | 民 族 | 女真族 |
官 職 | 大元帥 | 稱 號 | 菩薩太子,二太子 |
主要成就 | 吞遼破宋,戰功赫赫 | 追 封 | 遼燕國王、宋王;追贈:太師 |
人物熱議
人物生平
破遼立功
完顏宗望,本名斡魯補(又作斡離不),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二子,經常跟從太祖征伐,常在左右,屢建殊功。
都統完顏杲攻克了中京時,完顏宗翰攻破北安州,抓獲遼主護衛習泥烈,得知遼主天祚帝躲在鴛鴦濼,遂請求奉命攻襲。完顏杲離開青嶺,有三百多遼兵擄掠投降者的家中資產。宗望說:「若我抓到這些人,就可以審問出遼主所在地的情況。」於是他與宗弼率上百騎兵進發。騎兵大多疲乏,他獨自與馬和尚追趕越盧、孛古、野里斯等人,留下一個騎兵去催促後面的軍隊,於是他們奔馳而來擊敗敵軍,活捉五人。從而審問出遼主還在鴛鴦濼沒走,確實無疑,於是才進兵。婁室等人追到白水濼,遼主逃往陰山。新近歸降的州部,人心不穩固,杲派宗望去請太祖親臨軍隊。[2]
宗望來到京師,百官入朝恭賀。金太祖說:「宗望與千餘名騎兵跋涉數千里追殺敵寇,應該嘉獎。」宗望啟奏說:「現在雲中剛剛平定,各路遼兵還有數萬人,遼主還在陰山、天德之間,而捏里卻在燕京自立帝號,新歸降的民眾,人心不穩固,因此諸將期望陛下駕臨軍中。」金太祖於是把宗望的建議傳達下去,命令軍帥思量在適宜的時候行動。 [3]
追擒遼帝
金太祖聞知遼主在大魚濼,親自率精兵一萬人去襲擊。蒲家奴、宗望率四千軍兵做前鋒,晝夜兼行,馬匹大多疲乏,在石輦驛追上遼主時,軍兵才到了一千人,遼軍則還有二萬五千人。
太祖已經平定燕京,斡魯任都統,宗望任副都統,在陰山、青冢之間攻襲遼主。宗望、婁室、銀術可帶領三千軍兵分路進攻。當時遼主到應州去了,他的各個妃殯一見敵兵將至,都驚恐得要跑,宗望命手下把她們抓住。不久,後面的軍隊到達。遼國的太叔胡盧瓦的妃子,國王捏里的次妃,遼國的漢夫人,以及他們的兒子秦王、許王,女骨欲、余里衍、斡里衍、大奧野、次奧野,趙王妃斡里衍,招討迪六,詳穩六斤,節度使孛迭、赤狗兒等等這些人,全部投降。繳獲車輛一萬多乘。
遼主從金城回來,得知他的族人、部屬都被俘虜,率五千多軍兵前來決戰。宗望用一千兵士擊敗了他。遼主在相距一百步的地方,逃跑了。宗望擒獲了遼主的兒子趙王習泥烈從及傳國玉璽。
遼主於是派謀盧瓦拿着兔鈕金印來請求投降。宗望接受金印,看上面的文字,乃是「元帥燕國王之印」。宗望又寫信招他來,把石晉北遷的事告訴他。隨後派使臣去告訴西夏,表示和好,由此打消他們援救遼國的猶豫心情。宗望來到天德,遼國的耶律慎思投降。等到候人吳十回來時,都說西夏人迎接並護送遼主渡過大河了。宗望就傳遞檄文給西夏說:「如果真的想歸附我們,就應當按先前的告諭,把遼主押送來。假若猶疑背反,恐怕你們會後悔。」到遼國的秦王等人被俘獲來見太祖時,太祖嘉獎宗望的功勞,把遼國的蜀國公主余里衍賞賜給他為妻。 [4]
安邦定國
闍母與張覺作戰,在兔耳山大敗。金太宗派宗望探問軍情,就帶闍母的軍隊討伐張覺,使瀕海各郡縣投降。宗望於是和張覺在南京城東交戰。張覺戰敗,夜間逃奔宋朝。城裡的人抓住張覺的父親和他的兩個兒子前來進獻,宗望把他們殺掉了。他讓人把詔書宣讀給城中的張敦固等人,使他們出城投降,又派使者與張敦固一同入城收繳兵器。城中的人殺死使者,把張敦固立為都統,洗劫府庫,搶掠居民,據城防守。太宗獎賞宗望戰敗張覺的功績以及有功的將士,獎勵各有不同。 [5]
太宗把宗望召進宮,闍母攻克南京,兵士抓來偽都統張敦固,並殺了他,南京平定。闍母趕奔京師。這時,宗翰請求不要把山西地盤割讓給宋國,斡魯也這樣講。闍母上奏評論說宋國有違背盟約的先例,不能不防備。等宗望軍隊回師,太宗說:「向宋國徵收歲幣,把二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分賜給你的軍隊以及六部的東京各軍。」宗望到了軍中,有三千宋兵從海路上來,攻破九座營寨,殺死馬城縣守將節度使度盧斡,奪取了他的銀牌、兵器以及戰馬後離去。宗望索要戶口,宋人不給,而且聽說童貫、郭藥師在燕山操練軍隊。宗望奏請皇上要攻伐宋國,說道:「假如不先平定宋國,恐怕將成為後患。」宗翰也這麼說。因此攻伐宋朝的策略,其實由宗望開始。 [6]
統兵攻宋
宗望任南京路都統,闍母為副都統,從燕山路去攻打宋朝。讓宗望監督闍母、劉彥宗兩支軍隊的戰況。宗望來到三河,在白河戰敗郭藥師的四萬五千軍兵,蒲莧在古北口打敗三千宋兵,郭藥師投降。接着攻取燕山府,全部收繳宋軍兵械,以及戰馬上萬匹、鎧甲五萬副、兵卒七萬人,各個州縣都被平定。
宋朝的中山守將王彥、劉璧率二千軍兵來歸降。蒲察、繩果帶着三百個騎兵在狹窄險要的地方與中山的三萬人相遇,奮力搏鬥,結果戰死。術烈速、活里改的軍隊相繼趕到,殺死二萬多宋兵。宗望打敗宋朝真定的軍兵五千人,於是攻克信德府,駐紮在邯鄲。宋朝的李鄴請求重修舊好。宗望留在軍中不派人去回復此事。
天會四年(1126)正月三日,各路軍隊渡過黃河,攻取滑州。宗望派吳孝民進入汴州,拿詔書詢問收納平州張覺的事情,命令他們把童貫、譚稹、詹度押送過來,以黃河為界限,留下人質交納貢奉。七日,各路軍隊圍攻汴州。宋欽宗請求做伯侄國,獻出人質,割讓土地,增交歲幣,請求講和。於是宋朝割讓了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寫信使用伯侄禮節,把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作為人質。沈晦帶着誓約文書、三鎮地圖來到軍中,交納歲幣、割讓土地都依照訂立的盟約去做。二月初一,與宋朝講和,撤退到孟陽。當天夜晚,姚平仲的四十萬軍兵前來偷襲。偵察的騎兵發覺,宗望分派諸將迎擊,大敗姚仲平的軍隊,再次進攻汴州城,質問他們起兵的罪狀。宋欽宗十分恐慌,派宇文虛中前來申辯說:「當初不知道這事,而且現在就要治他的罪。」宗望停下不再進攻,改把肅王趙樞當作人質,把康王趙構放回去。軍隊返回時,河北兩鎮攻不下來,宗望於是分派軍隊去征討。宗望撤消了常勝軍,還給燕人田中產業,命將士分別屯駐在安肅、雄、霸、廣信等州境內。宗望回到山西。不久,他擔任了右副元帥,有功的將士分別受到不同的提升獎賞。 [7]
滅亡北宋
沒過多久,宋欽宗寫信勸誘耶律余睹,蕭仲恭把這封信獻出來,金太宗詔令再次征伐宋朝。八月,宗望會集各將領,從保州出發。耶律鐸在雄州打敗三萬宋兵,殺死一萬多人。那野在中山打敗七千宋軍。高六、董才在廣信戰敗三千宋兵。宋朝種師閔的軍隊四萬人駐守井陘,宗望把他們殺得大敗,奪取了天威軍。東向回師,又攻克真定,殺掉知府李邈,得到戶口三萬,收降了五個縣。隨後從真定趕赴汴州。十一月七日,宗望到達黃河邊上,降伏魏縣。各路軍隊渡河,留下諸將分別從大名地區出發。收降臨河縣後,行至大名縣,德清軍、開德府都被攻克。阿里刮帶領三千騎兵先趕奔汴州,在路上打敗宋軍六千人。奪下胙城,抵達汴州城下,消滅上千宋兵,活捉了數員宋將。宗望趕到汴州,分派諸將阻擋宋朝的援兵,奔睹、那野、賽剌、台實接連戰敗宋朝援兵。閏十一月一日,宋兵一萬人從汴城中出來作戰。宗望選出強勁勇士五千人,派當海、忽魯、雛鶻失擊敗了宋兵。二日,宗翰從太原到汴州會集軍隊。二十五日,攻占汴州。三十日,宋欽宗來到軍前。十二月二日,宋欽宗上表奏請投降。金太宗派勖到軍中犒賞宗翰、宗望,讓勖握他們的手以表示慰勞。
天會五年(1127年)四月,宗望等人帶着宋朝的兩個君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多人,以及皀璋、寶印、袞冕、車輛、祭器、大樂、靈台、圖書,與大軍北還。 [8]
溘然長逝
宗望分派諸將鎮守河北。董才收降了廣信軍以及附近的縣鎮。宗望於是往西到涼陘去。太宗詔令宗望道:「自黃河以北,現在已經劃開,深念有的百姓因為見城池被摧殘才抗拒命令進行堅守,傳下指令要招集他們給予安撫保全。倘若堅持不改,自然就要進行征討。如果各軍中有人敢於俘虜掠奪獲取私利,肆意毀壞,應當受到懲罰。」當月,宗望逝世。
天會十三年(1135年),他被封為魏王。皇統三年(1143年),他被進封為許國王,又改封為晉國王。天德二年(1150年),受贈為太師,加封為遼燕國王,纎祭於太宗廟廷。正隆二年(1157年),被依例降低封號。大定三年(1163年),改封為宋王,諡號「桓肅」。[9]
人物軼事
- 菩薩太子
完顏宗望為人精細,執著,仁慈善良,喜談佛道,面相豐腴似佛。將士甘為所用,攻必克,戰必取。軍中號稱「菩薩太子」。 [10]
- 對宋政策
完顏宗望在對宋政策上與完顏宗翰及完顏宗磐有分歧。宗望並不希望滅宋改朝換代,主張可留下徽欽二帝在汴京繼續當宋帝,只是要受金國節制,這樣一來尚可和漢人相處。宗翰和宗磐一定要滅宋改朝換代,擄徽欽二帝到北方,「更立異姓,」讓張邦昌、劉豫這些非趙姓的建立偽楚和偽齊政權去節制漢人,「國勢易動,」把漢地搞亂一點,「徐圖混一,」能渾水摸魚,慢慢被女真併吞。宗翰和宗磐把斜也等身份更高的人物都搬了出來,終於壓倒了宗望,使其「怒」,「悻悻而去」。
人物評價
- 《金史》:「宗望啟行平州,戰勝白河,席捲而南,風行電舉,兵無留難,再閱月而汴京圍矣。所謂敵不能與校者耶。既取信德,留兵守之,以為後距,此豈輕者耶。《管子》曰:『徑於絕地,攻於恃固,獨出獨入,而莫之能止。』其宗望之謂乎。」 [11]
參考資料
- ↑ 金史 卷七十四 列傳第十二.國學導航.2013-07-22
- ↑ [網址 標題.網站.日期]
- ↑ 《金史》:宗望至京師,百官入賀。上曰:「宗望與十餘騎經涉兵寇數千里,可嘉也。」上宴群臣,歡甚,宗望奏曰:「今雲中新定,諸路遼兵尚數萬,遼主尚在陰山、天德之間,而捏里自立於燕京,新降之民,其心未固,是以諸將望陛下幸軍中也。」上曰:「懸軍遠伐,授以成算,豈能盡合機事。朕以六月朔啟行。」既次大濼西南,果使希尹奏請徙西南招討司諸部於內地。上顧謂群臣曰:「徙諸部人當出何路?」宗望對曰:「中京殘弊,芻糧不給,由上京為宜。然新降之人,遽爾騷動,未降者必皆疑懼。勞師害人,所失多矣。」上京謂臨潢府也。上乃下其議,命軍帥度宜行之。
- ↑ 《金史》:遼主乃使謀盧瓦持兔鈕金印請降。宗望受之,視其文,乃「元帥燕國王之印」也。宗望復以書招之,諭以石晉北遷事。遂使使諭夏國,示以和好,所以沮疑其救遼之心也。宗望趨天德,遼耶律慎思降。及候人吳十回,皆言夏國迎護遼主度大河矣。宗望乃傳檄夏國曰:「果欲附我,當如前諭,執送遼主。若猶疑貳,恐有後悔。」及遼秦王等以俘見太祖,太祖嘉宗望功,以遼蜀國公主余里衍賜之。
- ↑ 《金史》:闍母與張覺戰,大敗於兔耳山。上使宗望問狀,就以闍母軍討張覺,降瀕海郡縣。遂與覺戰於南京城東。覺敗,宵遁奔宋,語在《覺傳》。城中人執覺父及其二子來獻,宗望殺之。使以詔書宣諭城中張敦固等出降。使使與敦固俱入城收兵仗。城中人殺使者,立敦固為都統,劫府庫,掠居民,乘城拒守。太宗賞破張覺功及有功將士各有差。
- ↑ 《金史》:上召宗望赴闕,而闍母克南京,兵執偽都統張敦固殺之,南京平。赴京師。於是,宗翰請無割山西地與宋,斡魯亦言之。闍母論奏宋渝盟有驗,不可不備。及宗望還軍,上曰:「征歲幣於宋,以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分賜爾軍及六部東京諸軍。」宗望至軍,宋兵三千自海道來,破九寨,殺馬城縣戍將節度使度盧斡,取其銀牌兵仗及馬而去。宗望索戶口,宋人弗言,且聞童貫、郭藥師治軍燕山。宗望奏請伐宋曰:「苟不先之,恐為後患。」宗翰亦以為方。故伐宋之策,宗望實啟之。
- ↑ 《金史》:四年正月己巳,諸軍渡河,取滑州。使吳孝民入汴,以詔書問納平州張覺事,令執送童貫、譚積、詹度,以黃河為界,納質奉貢。癸酉,諸軍圍汴。宋少帝請為伯侄國,效質納地,增歲幣請和。遂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書用伯侄禮,以康王構、太宰張邦昌為質。沈晦以哲書、三鎮地圖至軍中,發幣割地一依定約,語在宋事中。二月丁酉朔,與宋平,退軍孟陽。是夜,姚平仲兵四十萬來襲。候騎覺之,分遣諸將迎擊,大破平仲軍,復進攻汴城,問舉兵之狀。少帝大恐,使宇文虛中來辨曰:「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宗望輟弗攻,改肅王樞為質,康王構遣歸。師還,河北兩鎮不下,遂分兵討之。宗望罷常勝軍,給還燕人田業,命將士分屯安肅、雄、霸、廣信之境。宗望還山西。未幾。為右副元帥,有功將士遷賞有差。
- ↑ 《金史》:十一月戊辰,宗望至河上,降魏縣。諸軍渡河,留諸將分出大名之境。降臨河縣,至大名縣,德清軍、開德府,皆克之。阿里刮以騎兵三千先趨汴,破宋軍六千於路。取胙城,抵汴城下,覆宋兵千人,擒數將。宗望至汴,分遣諸將遏宋援兵,奔睹、那野、賽刺、台實連破宋援兵。閏月壬辰朔,宋兵一萬出自汴城來戰。宗望選勁勇五千,使當海、忽魯、雛鶻失擊敗之。癸巳,宗翰自太原會軍於汴。丙辰,克汴州。辛酉,宋少帝詣軍前。十二月癸亥,宋帝奉表降。上使勖就軍中勞賜宗翰、宗望,使皆執其手以勞之。五年四月,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餘人,及珪璋、寶印、袞冕、車輅、祭器、大樂、靈台、圖書,與大軍北還。
- ↑ 《金史》:宗望乃分諸將鎮守河北。董才降廣信軍及旁近縣鎮。宗望乃西上涼陘。詔宗望曰:「自河之北,今既分畫,重念其民見城邑有被殘者,遂阻命堅守,其申諭招輯安全之。儻堅執不移,自當致討。若諸軍敢利於俘掠,輒肆毀盪者,當底於罰。」是月,宗望薨。天會十三年,封魏王。皇統三年,進許國王,又徙封晉國王。天德二年,贈太師,加遼燕國王,配享太宗廟廷。正隆二年,例降封。大定三年,改封宋王,諡桓肅。子齊、京、文。
- ↑ 完顏宗望.佛緣網站.2014-01-07
- ↑ 《金史·列傳第十二》.國學導航.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