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
定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野北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1]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定窯從邢窯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定窯隨着地域變化,新瓷土料的運用和制瓷工藝的進步。卞向和認為:定窯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閃爍過光芒,在中國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目錄
燒制歷史分期
定窯的創燒年代,學術界有兩種基本觀點:一是初唐說,以馮先銘為代表;一是晚唐說,由林洪先生最早提出。從目前研究現狀來看,前者已被陶瓷界肯定。隨著定窯考古和墓葬發掘資料的不斷面世,有些學者認為,定窯的創燒年代可能還要提前。
目前學術界之所以還不能肯定定窯的創燒年代早於唐代,原因有二:
一是受文獻記載的局限,在唐代「南青北白」的瓷業格局下,古人只言邢不言定,唐代記載邢瓷的文獻多達8處,而定窯則不見記載。其實,窯址的並存和厚此失彼是很正常的現象,定窯之所以不被論及,因為它當時的瓷業規模還不夠大,質量還不夠好,影響不深。我們至今也沒有看到北朝文獻記載邢窯,但邢窯創燒於北朝已是不爭的事實。文獻記載的只是社會的閃光點,而不是歷史的全部,所以研究古陶瓷不能局限於文獻。
二是受窯址資料的限制,目前發現的定窯窯址主要在澗磁村和燕川村一帶,其文化堆積層主要是晚唐至宋金時期的。實際上,定窯窯址的發掘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早期定窯窯址的調查還沒有充分展開,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義不容辭的責任。
馮先銘先生在《略談北方青瓷》一文中曾提及曲陽縣澗磁村紅土埝早期青瓷窯廠,並採集標本30餘件,復原而成的器物有高足盤和不同形式的平底碗,根據器物的特點,馮先生推斷其時代應屬北朝未到隋帶。這是迄今為止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涉及定窯早期青瓷問題的研究,內容雖然簡單,但無疑是研究定窯早期青瓷的一個很重要的線索。研究定窯,不能將曲陽窯和定窯區別開來。此外,作為河北四大名窯之一的井陘窯,連宋代文獻也很少記載,但窯址發掘資料表明,它在隋代就已經開始燒制瓷器,從理論上講,定窯的燒瓷歷史不應晚於井陘窯。
關於定窯的分期研究,目前學術界仍然有分歧,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是將定窯分為晚唐、五代、北宋三個時期;
第二種是將定窯分為唐、五代、北宋(又細分為早、中、晚)、金、元等五個時期;
第三種是將定窯分為晚唐至五代、北宋至金哀宗天興三年、天興三年至元至正二十八年等三個時期;
第四種是將定窯分為唐高祖至唐代宗、晚唐至五代、北宋至金哀宗、金哀宗至元代等四個時期。
以上觀點是諸位先生在不同時代提出來的,他們或受墓葬、窯址資料的限制,或受文獻記載的影響,結論必然有異。關於定窯的歷史分期,不是本文的重點,不便展開闡述。不過筆者認為,在定窯歷史的分期研究中,不應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定窯的制瓷歷史上,出現過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晚唐五代;第二個高峰期是北宋後期,前者以胎釉取勝,後者以成熟的印花工藝見長。
本世紀20年代未葉麟趾先生第一次對其進行調查,指出定窯在曲陽漳磁村。50年代以來,故宮博物院、河北省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對它進行了多次地面調查與小規模發掘,基本上了解了定窯的燒瓷歷史以及與鄰近地區瓷窯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各地宋墓也出土了不少定窯器,定縣兩座宋塔塔基出土了一百多件既完整又精美的定窯白瓷,尋於進一步研究定窯的分期斷代有極大幫助,江南地區南宋墓與北方地區金墓都出土有定窯白瓷,從而也使定窯廢於北宋未年金人南侵之說,得以修正。1957年代故宮博物院經調查,證實曲陽縣靈山鎮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為北宋定窯遺址。1985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發掘了958平方米的面積,1986年再次發掘1409平方米,1987年又發掘了3450平方米。基本上確定了定窯創燒於唐,衰廢於金、元時期。根據遺址以及出土文物的考古結果,定窯燒制分成7期。[2]
唐代
主要依據窯址中挖掘及採集的瓷片,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碗類,造型不規整;
胎體:粗松厚重、含有大量雜質;
釉色:黃釉、褐釉和白釉;
釉質:粗劣、施釉不均,呈色不穩定;
紋飾:素麵無紋;特色:外黃釉、內白釉。
唐代中期
主要依據窯址中挖掘及採集的瓷片,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碗、缽、罐、執壺、三足爐、盆、盞托類;
胎體:雜質大大減少,但是由於原料含鐵量高,胎色多為淺灰或者灰白色 仍舊需要使用化妝土來提高釉面的白度;
釉色:白釉為主,灰白、白中泛清、乳白以及純白各色都有。極少量的黃釉;
釉質:質量比早期有明顯提高;
紋飾:素麵無紋;
特色:碗、缽類圓器全部是白釉。
唐代晚期、五代
主要根據出土文物,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碗、碟、杯、壺、盒、盞類;
胎體:潔白堅硬,瓷化程度高,胎體較薄;
釉色:白釉為主,白中泛青;
釉質:光滑平整; 紋飾:素無紋;
特色:模仿當時流行的金銀器皿,在器口、器足或者壺流的部位鑲有金扣 銀扣或者鎦金銀扣。
北宋早期(960-1022年,太祖—真宗)
主要根據出土文物,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碗、碟、杯、壺、盒、盞類等生活用具,以及熏爐、凈瓶等宗教用具 還有宮廷陳設瓷器。造型十分豐富;
胎體:潔白,胎體比上期略厚;
釉色:白中閃青居多,出現白中閃黃(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
釉質:光滑平整;
紋飾:刻花、劃花為主,還有模印貼花、鏤雕、浮雕等;
特色:瓶類通常飾以浮雕蓮瓣紋,蓮瓣呈尖角、重瓣方式,豐滿突起,立體 感很強。刻劃花通常先刻輪廓線,然後在輪廓線的一側劃以較細的複線。
北宋中期(1023-1085年,仁宗—神宗)
主要根據出土文物,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罐、碗、碟、杯、壺、盒、盞類等生活用具,以及燈、凈瓶等宗 教用具,還有宮廷陳設瓷器。造型十分豐富;
胎體:潔白細膩;
釉色:白中閃黃(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還出現紅釉、醬釉等品種;
釉質:色澤瑩潤。比較薄,可以見到平行的竹絲刷紋。有些器物有淚痕;
紋飾:刻花、劃花工藝繼續盛行,印花工藝興起;
特色:碗、盤口沿出現葵瓣口。瓶類浮雕蓮瓣紋明顯減少,以刻花、劃花工藝為主,還有印花。刻劃花通常先刻輪廓線,然後在輪廓線的一側劃以較細的複線。
北宋後期(1086-1160,宋哲宗—金廢帝,相當於南宋孝宗)
主要出土文物,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以盤、碗、碟等生活用具為主,也為宮廷生產陳設瓷器,但是出土器 物中沒有見到。此期汝窯、官窯、均窯大量進入宮中,宮廷用的定窯大量減少,但是質量很高(競爭造成);
胎體:潔白細膩堅硬,很薄;
釉色:白中閃黃(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還生產醬釉等品種;
釉質:色澤瑩潤。極薄,可以見到平行的竹絲刷紋。大部分器物釉面出現淚痕。覆燒工藝出現,出現芒口;
紋飾:刻花、劃花裝飾登峰造極,線條極為流暢。印花工藝已經成熟;
特色:刻劃花通常先刻輪廓線,然後在輪廓線的一側劃以較細的複線。印花通常在盤、碗等內側。
金代(1161-1234年,金世宗—金末)
主要根據出土文物,總結該時期定窯的特徵如下:
器型:敞口印花碗、折沿菊瓣口盤十分流行;
胎體:潔白,薄;
釉色:白中閃黃(象牙白);
釉質:色澤瑩潤,變厚;
紋飾:印花十分流行。刻花經常與印花結合使用,例如內為印花,外為刻花;
特色:印花裝飾空前發展,非常複雜。[2]
定窯瓷器的造型特徵
關於晚唐五代定窯白瓷的器物造型,李輝柄先生早年曾有論述,即定窯白瓷的器形一部分是模仿邢窯,燒制的壁形底碗,在造型、釉色上與邢窯大體相同,另一部分的器皿造型,是模仿當時盛行的金銀器皿並結合瓷器的特點創造出來的,如各種盤、哇、杯等」。這一論述基本上概述了當時定窯白瓷的主要造型特徵。現就器物斷代的細節問題,談一下我們的看法。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凈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為貢品進入宮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2]
定窯花裝飾
北宋中期,社會安定,產業勃興,繁榮的城市有著優質生活的需求。就瓷器言,燒造普及,名窯迭興。定窯領先採用支圈覆燒法增加質量,用劃花、印花技法增添花紋,均使瓷器大量產燒並維持一定的品質,能供應國內外廣大的市場。
覆燒
定窯碗盤日用器的形制甚為規律,口緣多無釉,是所謂「芒口」,方便安裝金屬稜釦以增添瓷器光彩。芒口因覆燒而產生,定窯碗盤倒扣在環形支圈上,每個支圈層層相疊,則外表看似一個筒形匣缽,內層卻是多個不相碰觸的同形式碗盤。因此一方面節省窯內空間可大量燒造,一方面口部支撐有利於細薄廣口小足器不易變形;是瓷窯裝燒技法的發明,一時隨從者眾,遠至江西、福建窯場亦皆有襲仿者。
劃花定窯
十一世紀中葉前後,定窯的窯工開始以劃花裝飾瓷器,寬刃的雕刀作斜刀與回鋒變化,快速的呈現畫筆提捺勾描般的線條;又善於利用梳箆般的多岔工具,在主紋飾間劃出平行流暢的複數線條,增加花葉的豐滿,或水波的流動。
劃花花紋,最常見的是一枝蓮花或萱花,穿繞器面,花葉疏朗跌宕、優雅自生。其他如水塘鵝雁、游魚,快速卻柔和的線條,勾劃對大自然的謳歌;面如小牛的螭紋和昂首跨步的行龍,都神采奕奕、活潑靈動。
印花定窯
北宋晚期,定窯工匠以蘑菇樣的模子同時整飭造型並笵印花紋,而多件模子具有年代刻款,顯示印花技法在金代更為盛行,可大量重複製作同形同紋的作品,供應廣泛的市場需求。
工整的印模,與金銀器型模相似,常製作規律的分格與菊瓣曲褶的壁面,布置飛鳥舞過繁花、水禽蕩漾於細密水波間,而螭紋矯健、祥雲密佈、花葉伸展,密無縫隙,均見刻模者構圖設計的獨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