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定西市隴西縣

定西市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絲綢之路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定西市隴西縣

這裡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古建築威遠樓雄居縣城中心,聲聞四達;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亭台樓榭,風景秀麗。天下李氏源於隴西,「隴西堂」聞名海內外。

這裡資源豐富,產業發達。享有「西北藥都」、「千年藥鄉」之稱,宜產多種地道優質中藥材,黨參、當歸、紅黃芪量大質優,馳名中外,是「中國黃芪之鄉」,「隴原三絕」頗享盛名,是著名的「中國臘肉之鄉」。[1]

目錄

概述

隴西縣位於甘肅中部,渭河上游。隴西縣歷史悠久,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隴西郡(治狄道,今臨洮),即有此名,因地處隴山以西而得名,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漢初置襄武縣,漢末移金城、隴西二郡治襄武,從此成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唐時初為武陽縣,後為隴西縣。縣名遂沿用至今。

隴西境內有遺址、墓葬、長城、建築和碑刻等各類文物點150餘處,其中有包括呂家坪遺址、西河灘遺址和威遠樓等在內的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方面,隴西縣博物館共有藏品3400餘件,其中一級品5件。[2]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曾詔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隴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現位於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內有「隴西堂」傳為李氏祖祠,進而有李氏文化之說。[2]

地理位置

隴西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與之接壤的縣市有:東邊通渭縣,西邊渭源縣,南邊漳縣、武山縣,北邊安定區。

歷史沿革

隴西縣[1],上古為西戎部族所居。西周晚期,在今隴西縣境生活的戎族有豲戎和襄戎。豲戎在渭水上游最為強大,有小邑。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改諸邑為道」,置豲道,治所在今隴西縣東南,為今隴西境最早的縣級行政建置。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年),設襄武縣(治今縣城東南5里處)、首陽縣(治今縣城西50里處),今隴西境有襄武縣、首陽縣和豲道。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設蘭干縣(治在今隴西北部)。此時,今隴西境有襄武縣、首陽縣、蘭干縣和豲道並存。襄武縣、首陽縣隸屬隴西郡,蘭干縣、豲道隸屬天水郡(同年,分隴西郡地置)。

王莽時期,襄武縣改稱相桓縣,蘭干縣改稱蘭盾縣,東漢時均恢復原名。

東漢安帝永初四年(110年)三月,「徙金城郡治襄武」。次年,「隴西郡徙襄武」,襄武成為兩郡郡治。靈帝中平五年(188年),置南安郡,郡治豲道,轄豲道、新興縣(在今武山縣境)和中陶縣(同年,廢蘭干縣置)。此時今隴西縣境有襄武縣、首陽縣、豲道、中陶縣並存。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隴西郡治由狄道移襄武縣,今隴西境有隴西、南安兩郡同治。

西晉、東晉至十六國時期,今隴西境仍有襄武縣、首陽縣、中陶縣和豲道,分屬隴西、南安二郡。

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年),置渭州,治襄武,領隴西郡、南安陽郡(同年,由南安郡改置)、廣寧郡(今武山、漳縣境)。隴西郡領襄武(郡治)、首陽二縣,南安陽郡領桓道(郡治,同年由豲道改置)、中陶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改首陽縣為渭源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桓道縣又改內陶縣,廢中陶縣併入內陶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隴西郡、南安郡,置渭州(治襄武),並改內陶縣為武陽縣。開皇十年(590年),改武陽縣為隴西縣(隴西縣名之始),與襄武縣同屬渭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廢渭州,又設隴西郡(仍治襄武),領5縣,今隴西境有襄武、隴西、渭源三縣。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廢隴西郡,置渭州,治襄武。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仍置隴西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復渭州建置,隴西郡隸屬渭州,並在渭州增設中都督府,郡治、州治、府治均在襄武縣。

五代十國時期,今隴西境地被吐蕃占據,建置無考。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以襄武縣舊城址建古渭砦。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升古渭砦為通遠軍。元祐五年(1090年),設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以古渭砦為縣城。崇寧三年(1104年),改通遠軍為鞏州,州治隴西。

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設鞏昌府(後改為鞏昌路),並置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均治隴西。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至元九年(1272年),設鞏昌路府,隸屬陝西四川行省。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隴右諸州提刑按察使司,治鞏昌。至元二十一年(1283年),設鞏昌等處行工部。至此,鞏昌成為今甘肅省蘭州以東,包括陝西5縣、四川4縣廣大地區的軍政中心。

明朝仍在隴西設鞏昌府,隸屬陝西行中書省(後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設鞏昌衛指揮使司(軍制)。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設分守隴右道,治隴西。

清初,鞏昌府隸屬陝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陝西右兩布政使司移設鞏昌,轄鞏昌、臨洮、平涼、慶陽4府9州28縣。同年,陝西按察使司增設按察使一員,駐鞏昌。康熙六年(1667年),陝西右布政使司改為鞏昌布政使司。次年,改鞏昌布政使司和鞏昌按察使司為甘肅布政使司和甘肅按察使司,移治蘭州。從此,陝甘分省。鞏昌府由陝西行省劃歸甘肅省,隴右道由秦州移駐鞏昌。光緒年間(1875—1908年),甘肅省分設7道,鞏昌府隸於蘭州道。

中華民國2年(1913年)裁撤鞏昌府,隴西縣隸屬蘭山道。民國16年(1927年),隴西縣直轄於省政府。民國25年(1936年),隴西縣劃歸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8月13日,成立隴西縣人民政府,隸屬岷縣專區。1950年5月,隴西縣劃歸天水專區。1956年初,隴西縣改屬定西專區。1958年12月,將渭源縣併入隴西縣(1961年12月劃出)。2003年12月,定西地區撤地設市,隴西縣屬定西市。

自然氣候

全縣海拔1612—2778米,年均氣溫7.7℃,日照時數2292小時,降雨量445.8毫米,無霜期146天,屬黃土高原地區,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旅遊景區

李氏家族聖地——李家龍宮

李家龍宮始建於唐中葉,今甘肅省隴西縣南安鄉一心村廟兒巷,相傳是李氏聚居地,那裡曾有名叫「李家龍宮」的雄偉建築。稱其為官者,不但規模大,而且規格也高於廟,為上、中、下三組建築,殿堂林立,建築巍峨,古柏森森,環境肅穆,頗為壯觀。龍宮座北朝南,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40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西主殿屋脊上安放九獸(只有皇宮和太和殿安放十獸),九條雕龍栩栩如生,龍宮建築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條雕龍。象徵「十八子李」的根深葉茂。巍然屹立的南大門上高懸唐玄宗御筆親書的「李家龍宮」四個金色大字,遒勁凝重,神采飛揚。主祭堂上懸掛「隴酉堂」巨匾。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李家龍宮祭祀祖先。 唐王朝末期,社會動盪,民族交融,隴西李氏大舉渡江南遷,遍布各地,李家龍宮數度遭毀,變成一片廢墟。至今在一心村廟兒巷方圓一百多畝地下一片瓦礫,有的地方厚達十幾米,當地人稱「瓦渣坡」。

威遠樓


威遠樓位於隴西縣城中心,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以渭州地修築占渭砦後,韓琦籌劃邊防時,於城東一里處的北坊建一譙樓,名曰「威遠樓」,取威震遠方之意。孟卜詩有「韓公安撫來秦風,威遠樓築在渭濱,憑眺自看西土月,旌勝已靖朔方塵」之河.何時移君城中無考,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制銅壺滴漏及更鼓置於其上,在夜間擊鼓報更,谷稱鼓樓。明太祖洪武元年,依舊址重建,取名為「雄鎮樓」。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加修葺。並將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所鑄重達4000公斤的銅鐘移置樓上,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俗稱鐘鼓樓。現在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通高26米,座基高11米,樓高15米,長27米,寬17米。一樓有廊柱24根,三樓均為正面飛檐,檐下斗拱彩繪102朵,結構嚴謹,造型雄偉,為歇山屋頂式建築,1958年以來,隴西縣政府組織人力多次維修,雕樑畫棟,丹青彩繪,煥然一新,為隴西一雄偉建築。逢年過節,遊客可登樓遠眺,鳥瞰縣城全貌。威遠樓為省級保護文物。

仁壽山森林公園

仁壽山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隴西縣城西南一華里處,占地882畝,東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隴西境內一座聞名遐邇、頗負盛譽、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邊仁壽」美傳。山上遊覽區東有道教三清殿,西為佛教十方寺,旅居緬甸華僑付鳳英捐贈的三尊玉佛蒞位。「隴西堂」陳設東院大殿,為研究甘肅省四大文化之一的隴西李氏戀戀不捨架起了聯誼橋樑。中院為曲徑遊廊,雄居仁壽山巔的八角樓,古樸典雅,登上樓頂,東西兩川盡收眼底,鞏昌古城一覽無餘。5萬株側柏、雲杉、國槐把仁壽山裝扮得香氧氤,風景宜人,牡丹、芍藥、月季、菊花、大麗花、唐菖蒲、荷花、盆景,競相吐艷,吸引着萬千遊客。

保昌樓


保昌樓位於隴西縣渭河北岸河浦山峴口。該樓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8月18日,由鞏昌知府顏士璋籌劃,本地木匠莫長泰、瓦工蔡全福、畫工李元等修建,為三層木樓,長寬各10米,高14米,一、二樓樓檐為四角形,三樓為八角攢頂式屋頂,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欞欄巧秀,飛檐翼然。為隴西北川遊人入城的第一景觀。該樓取名為保一方繁榮昌盛之意。保昌樓為省級保護文物。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素有「旱碼頭」之稱的隴西縣文峰鎮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該塔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徑4米,高34米的七級八角樓閣式實心磚塔,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1985年,隴西縣人民政府撥款維修,翻瓦塔頂,填補裂縫,加鐵匝4圈(1—4層),混凝土澆灌塔基。八脊攢頂,角懸風鈴,塔的頂端立—缽體瓦瓶。文峰塔為待批省級保護文物。

戰國秦長城遺址

戰國時期,為了防止北方匈奴族的南下,北方的趙國、燕國、秦國都修築了長城。甘肅境內的長城是秦昭襄王時期,約在公元前272年前後開始修築的。西端起自現在的岷縣、經臨洮、渭源、隴西、通渭、靜寧進入寧夏,再到甘肅鎮原、環縣、華池與陝西的秦長城相接。

隴西境內的長城是由渭源縣鄭家坪村段家岔進入隴西北方向的德興陰山,經福星、高塄、雲田、渭陽,從和平鄉的沙川里入通渭縣四羅坪,全長130多華里。遺址沿梁傍崖,蜿蜒起伏,斷斷續續,殘缺不全。溝谷地帶經多年水蝕風剝,遺蹟消失;沿山樑地段遺蹟明顯,夯築的土層清楚,走向脈絡清晰可見。福星鄉馬蓮峴到魚家咀俗稱長城梁,為戰國時代築的秦長城遺址,長約15華里,殘垣高1——2米,頂部寬約1——4米,基部寬6——9米,兩側有壕溝,共寬50米,遺址中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盆、磚罐等殘片。

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代表,在渭河流域,尤其在甘谷、武山、隴西、渭源的渭河上游兩岸,散布很廣,比較集中。在隴西地區,沿渭河南岸的黃土台地保存了許多仰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的分布從西到東,包括首陽鎮的龍頭山文化遺址、昌谷鄉的梁家坪文化遺址、鞏昌鎮的張家坪文化遺址、文峰鎮的暖泉山文化遺址等十多處。

這些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遺物豐富。有石器如石刀、石斧.石鏃、石杵等;骨器有骨刀、骨針等。出土的陶器最多,如陶刀、陶環、陶紡輪、陶器皿等。陶器多屬粗陶,其中彩陶表面紅色,表里磨光,並有彩繪,如弧線三角紋、口沿單線紋等。尤其是尖底瓶的彩陶更為光彩奪目,造型獨特優美,紋飾嚴謹,具有流暢感,充分體現了仰韶文化的風格和特徵,它是彩陶中的瑰寶。齊家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另一類型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和政齊家坪而得名。齊家文化在甘肅境內的渭河流域分布較廣。隴西地區發同有二十幾處遺址,分布在渭河南北兩岸的黃土台地上,包括首陽鄉韓家坪、梅家咀,菜子鄉沙家莊、牟家台子,鞏昌鎮周家莊,南安鄉唐家坪,雲田鄉紅上溝,文峰鎮營盤坪。堡子坪等文化遺址。

歷史文化

隴西古時轄區甚廣,一度包括僅甘肅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都經過隴西。因其地處黃土高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此自古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演義》中的大將韓德等出自隴西。

李氏文化

隴西李氏淵遠流長,史雲發源於古狄道(今臨洮縣)。顯貴者有漢朝飛將軍李廣,廣十六世孫是西涼王李皓,皓七世孫是唐高祖李淵,隴西李氏也因之鼎盛。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目前下轄:鞏昌鎮、文峰鎮、首陽鎮、菜子鎮、雲田鎮、通安驛鎮、馬河鎮、福星鎮、碧岩鎮、柯寨鎮;永吉鄉、和平鄉、渭陽鄉、權家灣鄉、宏偉鄉、德興鄉、雙泉鄉。

隴西自古盛產藥材,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載 「(黃芪)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