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定遠營,是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鎮舊稱。[1]

目錄

古代歷史

巴彥浩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

相傳漢代名將班超出使西域時就曾經在此駐紮。朝廷因為班超暢通絲綢之路有功,封班超為定遠侯,他所駐紮的營地便稱為「定遠營」。

提起定遠營,她的歷史追溯到大清王朝年間。

1723年,阿拉善和碩特旗第二世旗王阿寶奉調征討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叛亂,因功晉爵多羅郡王。

阿寶是和碩特部先祖顧實汗後裔中最忠實臣服清廷的額駙郡王,清廷對其倍加信任。在1724~1733的8年中,阿寶奉命統轄管理剛剛平息叛亂的青海和祁連山後和碩特諸部。

間,清廷認為「阿拉善轄地賀蘭山之北,乃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聖心軫念山後一帶,切近寧城。」為此,大清王朝先命工部侍郎通智細行踏看,勘察考證,再命通智與陝甘總督岳鍾琪調研考察,詳議具奏《建城方案報告》,呈報大清王朝。

「賀蘭山後,葡萄泉一帶水甘土肥,引導諸泉,亦可耕種。兼之,山險挺生松柏,灘中多產紅鹽,且扼瀚海往來之捷路。控北塞七十二處之隘口,在此修建一城名曰『定遠營』,可西接平羌,遙通哈密、巴里坤等處,東接威城,遠連『三受降城』,兩狼山之要地。藉以保障邊遠與內地聯絡暢通,安定和睦。」通智與岳鍾琦在《建城方案報告》中奏曰。

大清王朝准奏,降旨委任工部侍郎通智,偕光祿卿臣史俞福共同督理,開拓造城工務。

「定遠營城依據地形高下,倚山築城,氣勢軒昂。其占地東西長約1華里多,南北寬約1華里,面積約1平方華里;城牆周長3.3華里。城牆全部用灰白色粘土石杵夯打築成,有高大雄偉、華麗的南城門,外側門楣上書石刻大字『定遠營』。全城高大堅固,巍峨壯觀。」阿拉善盟檔案史志局趙明秀先生說,自1730年始建,1733年落成,定遠營歷經清代、民國和新中國244年,是阿拉善的旗府駐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原定遠營城內城隍廟牆上的壁畫和現存阿盟博物館內的巨幅文物畫卷《定遠營建城圖》,真實地記載了當時建城時艱辛、苦難的歷史事實。

大清王朝因為鎮守、安定聯絡、輻射西北邊遠邊疆的戰略需要,在賀蘭山以西建設了「定遠營」這個軍事、經濟、通訊的重鎮要塞。

定遠營王府不僅規模大、而且功能齊全,在王府的東北山坡,依山建有王府東花園,依次有繡樓、馬王廟、觀景台、娘娘廟、長亭、怡心亭等建築,以供王爺、福晉以及府人觀光休閒。這裡需要特別贅述的是,這些建築不僅在建築風格上體現出了,清、蒙、藏、民國等各地各代不同的建築風格;同時還體現出了多種宗教信仰共融共存的包容性。

近幾十年,阿拉善盟的行政區劃幾經更迭,如今定遠營改名巴彥浩特,意為富饒的城市,是阿拉善明府和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總面積20平方公里,總人口7萬餘人。在地廣人稀的阿拉善地區算是非常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座建在起伏的丘陵上的城鎮,街樓巷舍多為白色,潔淨整齊。老城東部隔一片湖區和綠地與新城連接,新城的建築和廣場則充滿時代氣息。

2006年,定遠營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阿拉善王府、延福寺、城垣設施、傳統民居等蘊涵着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

近代蘇援交接地

此地因靠近外蒙,成為近代蘇聯援助其在中國各個時期代理人的重要物資人員交接地。1925年,儘管當時的馮玉祥遠不如南方的國民黨更讓俄國人放心,但考慮到馮玉祥直接在同敵視蘇聯的張作霖作戰,因此,當馮提出希望能夠通過外蒙古接取蘇聯援助的建議後,莫斯科方面立即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僅半年多的時間,馮就至少得到了價值數百萬盧布的3.88萬支步槍,60門大炮、3架飛機,以及大量彈藥及藥品。從而使得一度在與張作霖的奉系軍閥作戰敗北的西北軍很快發展起來。《國民軍與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中國委員會》楊雨清。

從甘肅、寧夏,直驅綏遠(今屬內蒙)定遠營,這是1920年代鄧小平等人由蘇聯前往馮玉祥的國民軍工作時曾經走過的路線。

1936年9月11日,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處致澤東、洛甫、恩來、博古電:同意你們占領寧夏地區和甘肅西部的計劃,同時,堅決之處,不能允許紅軍再向新疆方面前進,以免紅軍脫離中國主要區域。隨後中共中央具體提出了組織「靜(寧)會(寧)戰役」的計劃,並以此戰役為基礎控制西蘭大道,實現三個方面軍會合。同年9月27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共中央,通知說蘇聯只能從外蒙提供援助,紅軍必須奪取定遠營並前伸至外蒙邊境接取物資。

由於胡宗南部步步緊逼,紅軍在此次戰役中顧此失彼,渡河作戰意外失利,後續部隊必須南向迎敵,造成四方面軍九軍、三十一軍、五軍西渡黃河後無力北進奪取定遠營。加之當時德王在張北附近組織內蒙軍政府,偽蒙軍屢犯綏遠,同傅作義發生衝突,而日本特務已遍布綏遠並早已深入定遠營。因此,為避免蘇聯與日本的衝突,蘇聯再次改變蘇援途徑,指示紅軍西進至安西、哈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