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實踐理性批判

實踐理性批判》,18世紀德國哲學倫理學著作。伊·康德(見「純粹理性批判」)著。1788年出版,後多次再版。收入《康德全集》。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60年出版,關文運根據《康德全集》柏林1922版譯出。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回答了人們對康德在此之前的兩部著作(即《道德形而上學基礎》和《純粹理性批判》)的責難,從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關係出發,更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自己的倫理學說,涉及到了理性的實踐運用,道德的原則、對象、情感、意志及其道德根源與歸宿等問題。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感性與理性的對立。在考察人的行為的根據時,認為人的行為在感性方面與對象的實質有關,而從理性方面看,則只涉及行為自身的形式,認為規定道德行為的原則只能是形式的,不能是實質的;道德行為的規定,只與主體的行為動機有關,與行為的效果無涉,只有從純正的動機即職責感出發,行為才能是道德的。因此,只有形式的實踐原理,才能給意志提供一條普遍的法則,這條法則就是實踐理性的「絕對命令」,即「不論作什麼,總應該作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準則永遠同時能夠成為一條普遍的立法原理。」

2.德行與幸福的矛盾。認為在人的塵世生活中,德行與幸福常常是背離的,有德行者未必有幸福,享受幸福者多是惡徒。德行與幸福既不是邏輯上的同一關係,也不是因果聯繫。要把德行與幸福兩者在塵世的現實生活中結合起來,就要造成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認為,解決這個「二律背反」的出路是「至善」,「至善」是德行與幸福的統一,它是」實踐理性」的最後目標。然而,「至善」在人們的塵世的現實生活中是永遠達不到的,只有假設靈魂不死與上帝存在,「至善」才是可能的。這樣,康德就確立起了他的「道德神學」。

3.個體主體的道德修養。認為人的道德意識深深植根於人的天性之中,理解和掌握它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知識和特殊的智慧。要使實踐理性的法則進入人心,使之在人的主觀方面成為實踐的力量,必須從培植道德意識入手。但是,這不能依靠利害的勸誘,也不能訴之於感情的浪漫衝動,而要憑藉對於「職責」的理解。認為只要清除掉行為中各種不純的動機,最為充分地揭示出動機的純粹性,就會對人的心靈產生最大的影響,從而喚起對「職責」的敬重之心,這將給人以鼓舞的力量。要致力於培植意向的道德性,用實例把道德意向活生生地呈現出來,注意意志的純粹性,就能培養出一個獨立而崇高的人格。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凡例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立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

3.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實踐理性批判 相關視頻

《實踐理性批判》唯有讓人們相信上帝的存在,道德才有實行的動力?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句讀—--新書分享會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