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對象
簡介
這對於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科學等硬科學來說,都是可以做到的,但對於經濟學問題中的實驗,則難以做到。特別地,實驗環境、實驗方案,以及被試對象與實際的客觀差異,對實驗結果都會產生影響。對於硬科學來說,利用實驗室,通過控制實驗條件,模擬真實環境是可能的,但對於經濟科學的實驗研究來說,關注人類活動,通過控制實驗條件難以模擬真實環境,甚至是不可能的。
硬科學的實驗結果往往還要通過試驗進行驗證。一般來講,硬科學研究自然規律與工程技術規律,與人類無關,而經濟科學研究的任何問題都是人類活動。這正如在所有要素中,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把人(活勞動)這個最重要的要素獨立出來,而西方經濟學起初把人與物同等看待為要素,但隨着發展越來越關注人,如人力資本、創新、知識、人才、人的行為、偏好、心理等等。因此,在經濟學研究領域,實驗方法還是有較大的局限性。[1]
實驗手段由實驗的儀器、工具、設備等客觀物質條件組成,為實驗者和實驗對象之間的中介環節,並決定着科學實驗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如為研究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而開展一項實驗,實驗對象是全體五年級學生的總體,但不可能所有學生都參加實驗,必須從中抽取部分學生(如班級)來作試驗。
實驗單位和被試僅是實驗對象中的一個樣本。在實際中又常把實驗對象與實驗單位或者被試等同起來,交互使用。在不產生混淆的情況下,也是方便的。但應知道,總體與樣本是不同的,實驗條件或處理只施加於樣本。參見「實驗單位」。
實驗對象為動物時
應該寫明動物名稱、種類(品種、品系)、微生物控制級別、數量、來源、性別、年齡、身體長度、體重、健康狀況、分組方法與標準;臨床研究需要提供病例的來源、病例數、性別、年齡、職業、病程、病因、病理診斷依據、選擇標準、診斷分型標準等。
特殊的實驗需要特殊記錄,如研究生物節律需要記錄每次實驗或取材的時間點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