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
《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之一。
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居士、无垢居士,是两宋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因其主张“心即理”,思想带有明显的心学倾向,被朱熹大力批驳。张九成67岁去世时,朱熹年仅29岁,加之张九成晚年主要居住在偏远闭塞的江西南安,与外界鲜有往来,因而二人并没有直接交流和论辩。但朱熹一直将张九成作为重要论敌,尤其是在《杂学辨》中,对张九成《中庸说》[1]给出了多达52条批评。《杂学辨》作于乾道元年乙酉(1165),张九成已经过世六年,朱熹思想尚未成熟,但二人思想的差异已经十分鲜明。这些差异正体现出了心学和理学在工夫论上的重要分歧。
“ |
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
” |
— [南宋]张九成 |
目录
与朱熹慎独工夫的分歧
慎独作为儒家重要的修养工夫,宋代理学和心学对其各有阐发。朱熹将《中庸》中的慎独和戒惧解读为两种工夫,慎独是已发之后为善去恶的工夫,戒惧是心存敬畏、主敬存养的工夫;张九成认为慎独与戒惧相同,都是对天理本心的体认,是一种直取本体的工夫路径。
二人慎独思想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理学和心学对本体理解不同[2]。朱熹之“性即理”,是寂然不动的形而上本体;张九成之“心即理”,是贯穿形上形下、已发未发的本体。因而朱熹的工夫论中必须要有心的思维作用,为学与主敬并重;张九成的工夫论中心即本体即工夫,以心识心。朱熹与张九成慎独思想的差异,正是心学与理学工夫论的根本分歧。
视频
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张九成:《中庸说》,新浪博客,2012-07-21
- ↑ 张九成与朱熹慎独工夫的路径及分歧,参考网,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