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
宣州區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地處皖、蘇兩省交界處,介於東經118°28'-119°04'、北緯30°34'-31°19'之間,總面積2533平方千米。宣州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明顯。截至2022年2月,宣州區下轄17個鄉鎮、9個街道。宣州區人民政府駐濟川街道。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宣州區常住人口為774332人。宣州區自秦初正式置縣,始名「爰陵」,2000年,更名為宣州區。皖贛、商合杭鐵路交匯於此,滬渝高速、宣南銅、寧宣杭、溧廣高速穿境而過。宣州區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2017、2018、2019年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並於2018、2019年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獲評省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2021年,宣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0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9.0%,其中區屬生產總值401.6億元,比2020年增長9.5%。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51.1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03.5億元,增長10.1%,其中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增長11.9%,製造業增加值135.9億元、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27.1%、比2020年提升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47.2億元,增長8.5%。
目錄
歷史沿革
宣州區境,春秋時名爰陵,為古越族聚集地。 秦初,正式置縣。 西漢,改稱宛陵,為丹陽郡治,西部為宣城縣地。 西晉,屬宣城郡。 隋初,廢宛陵為宣城縣,置宣州。 唐初置宣州,中期一度改稱宣城郡,後又復稱宣州。 南宋,為寧國府治。 元朝,為寧國路治。 明清時期,為寧國府治。 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蕪湖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先後屬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城區置宣州市,為宣城專署和宣城縣政府駐地;1950年,撤宣城市併入縣境;1952年,屬蕪湖專區;1980年,為宣城地區行署駐地;1987年8月,撤銷宣城縣,設立縣級宣州市;2000年6月,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3月,宣州區下轄17個鄉鎮、9個街道(其中,飛彩街道、金壩街道委託宣城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區人民政府駐濟川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宣州區地處皖、蘇兩省交界處,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8°28'-119°04',北緯30°34'-31°19'之間,東與廣德市、郎溪縣,南和西南與寧國市、涇縣相接,西和西北同南陵縣、灣沚區、當塗縣毗鄰,北與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毗鄰。總面積2533平方千米。
宣州區
地質
宣州區為江南古陸與南京凹陷的過渡區,屬下揚子分區江寧——蕪湖地層小區。區域地質構造較複雜,自寒武紀至中三疊紀是下降沉積時期,至印支運動開始褶皺隆起;燕山運動後期(晚白堊紀)繼續抬升,但大部分地區發生了斷裂,形成坳陷,並伴有岩漿運動;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繼承燕山運動的差異性升降,東部繼續抬升,南部翹起,西、北部下降,基本奠定目前的地形輪廓;全新世除北部平原地區繼續下降外,其他地區緩慢上升,高蝕低積。 宣州區內有一條大斷裂——周王深斷裂。該條斷裂及次級斷層對本區的構造格局、地層分布起着控制作用,並在東西向周王斷裂附近廣泛形成了斷層角礫岩。區內東南和西南部分布大片宣南組紅色砂岩及石灰岩,一般為殘坡積層所覆蓋,厚3至5米,谷底沖積層為耕作農田;中部和北部沖積平原表層為砂壤土、粉質壤土、粉土,厚2至6米;下層一般為砂層、砂卵石層。
地形地貌
宣州區地處皖南山地丘陵與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交接地帶,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圩區、湖泊和河流等,分別占到土地總面積的9.91%,58.19%,11.74%,13.37%,5.19%和1.60%;地形特徵南高北低,南部屬皖南山地丘陵邊緣地帶,低山高丘交錯,山巒連綿;中部地形具有較明顯的過渡性,以丘陵、崗地為主;北部屬沿江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絕大部分為內河圩畈。 以水陽江為界,東側屬天目山余脈,主要支脈有:雙峰、麻姑等;西側屬黃山山脈,主要支脈有:柏梘、高峰、敬亭、九連山等。境內最高峰在南部溪口鎮,地面高程1097.3米,境內最低點在北部金寶圩,地面高程為6.8米。
氣候
宣州區地處溫和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為15.9℃,最高氣溫40.5℃,最低氣溫-15℃;境內隨地形的差異,溫度由北向南呈遞減變化,同時段差值在0.5℃左右,無霜期235天,多年平均積雪天數為5.5天,相對濕度在70至90%之間,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74小時;風向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其中風向頻率NNE—E最大,達44%,全年平均風速約2.9米/秒。區內常有颱風發生,最大瞬時風速26米/秒。
蒸發
由於太陽輻射全年各月的變化以及季風環流的影響,宣州區蒸發量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徵。以宣城站為例,多年平均蒸發量為788.9毫米;最大年值為1112.7毫米(1995年),最小年值為664.6毫米(1980年),最大日值為13.0毫米(1990年7月22日);蒸發量年內分配不均,一般集中在5至8月份,約占全年蒸發量的53.8%。
降水
宣州區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56毫米,降雨量的年際變化較大。以宣城站為例,最大年降雨量為2105.4毫米(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為760.8毫米(1978年),極值差1344.6毫米,極值比2.8。降雨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一般集中在5至8月份,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6%。區域內降雨受地形的影響南北差距較大。以溪口雨量站和新河莊雨量站對比,南部降雨量均值是北部的1.34倍。 宣州區暴雨成因有低槽、江淮切變線、低渦及颱風(或熱帶風暴)等類,且多出現在夏秋兩季。一般3至5月以低槽暴雨為多,6至7月切變線暴雨頻繁,3至7月低渦常伴隨切變線同時產生,8至10月常受颱風暴雨影響,次暴雨日數一般3至4天,2至11月均有暴雨出現,以6至8月份最多,占全年暴雨次數的一半以上。另外暴雨具有強度大的特點,往往在短歷時內出現大量降雨,如宣城站1984年6月12至14日三天降雨412.4米米,最大一日雨量竟達291.2米米。
土壤
宣州區土壤分為9個土類,16個亞類,40個土屬,73個土種。以水稻土、紅壤、黃褐土、潮土、紫色土為主體的5大土類,占土壤總面積的93.3%,其中水稻土占45.54%,紅壤占37.69%,土壤嚴重缺磷少鉀,有機質含量偏低,嚴重阻礙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
自然災害
宣州區自然災害主要有旱、澇、低溫、暴雨和冰雹。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宣州區水資源豐富,主要水係為水陽江水系、青弋江水系;水陽江、青弋江是長江一級支流;其中水陽江為區內第一大河流,自南而北穿境而過,境內全長91.7千米,境內流域面積2035平方千米;青弋江流經本區西部文昌鎮,境內長18.5千米,境內流域面積498平方千米;境內北部及東北部有南漪湖、固城湖部分水面,位於東北部的南漪湖12米(高程均為吳淞高程)水位時區內總面積201平方千米;北部的固城湖12米水位時區內總面積30.4平方千米。 水陽江、青弋江主要支流為雙橋河、華陽河、宛溪河、周寒河。合計集水面積為3485平方千米,河道總長度為195.3千米。此外,還有中小型水庫33座,總庫容5066.2萬立方米,塘壩1.73萬座,總庫容7812.9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6年,宣州區土地總面積258513.7公頃,其中,農用地206900.8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0.03%;建設用地31038.4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01%;其他土地20574.4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96%。 截至2016年,宣州區農用地中,耕地87977.31公頃,占農用地的42.52%;園地10344.62公頃,占農用地的5.00%;林地84744.31公頃,占農用地的40.96%;其他農用地23834.56公頃,占農用地的11.52%。 截至2016年,宣州區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26478.46公頃,占建設用地的85.31%,以農村居民點用地為主,其次為城鎮用地,採礦用地面積較少。城鎮工礦用地9043.25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34.15%;農村居民點用地17435.21公頃,占城鄉建設用地的65.85%。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設用地4559.96公頃,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4.69%,包括鐵路用地、公路用地、港口碼頭用地、管道運輸用地、水庫水面和水工建築用地。 截至2016年,宣州區其他土地中,水域19120.84公頃,占其他土地的92.93%;自然保留地1453.64公頃,占其他土地的7.07%。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宣州區境內野生植物主要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銀縷梅、香果樹、水杉、華東黃杉、香榧、羊角槭、花櫚木、凹葉厚朴、連香樹、杜仲、鵝掌楸、厚朴、櫸樹、樟樹、黃山梅、領春木、安徽杜鵑、銀鵲樹、天女花、黃山木蘭、天目木蘭、天目木姜子、黃山花楸、南方鐵杉、青錢柳、小勾兒茶、巨紫荊、三尖杉、青檀等。
動物資源
據2018年至2021年野生動物調查,宣州區境內有脊椎動物共362種,其中陸生脊椎動物305種,水生魚類57種。 [2] 宣州區境內有野生動物近百種,主要有揚子鱷、梅花鹿、黑麂、白鸛、白頭鶴、白頸長尾雉、中華秋沙鴨、穿山甲、水獺、白鷳、草鴞、貓頭鷹、白冠長尾雉、鴛鴦、大鯢、虎蚊蛙、小靈貓、隼、天鵝、蛇、黃麂、青蛙、野豬、白鷺、豬獾、狗獾等。
宣州春色
宣州區境內的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真菌116種。有野生植物776種,其中蕨類植物28種、裸子植物12種、被子植物73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2種,包括水杉、銀杏;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5種,包括香樟等。作為揚子鱷洞穴隱蔽及營巢用的植物有44種。有野生脊椎動物340種,其中魚類有54種,兩棲類有24種,爬行類有50種,鳥類有176種,獸類有36種。此外,還有昆蟲類47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種,包括揚子鱷、雲豹、黑麂和梅花鹿;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6種,包括虎紋蛙、鴛鴦、白鷳、勺雞、穿山甲、小靈貓等。保護區為野生揚子鱷主要分布區之一,有揚子鱷分布的池塘面積約0.41平方千米,分布有揚子鱷約1.5萬條。
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底,宣州區發現各類礦產29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29種、礦產地66處,2021年固體礦產資源年末保有量3.9億噸,新增查明資源儲量4.9億噸(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用砂岩、水泥配料砂岩、銅、金等礦產資源)。2021年度,宣州區資源開採總量1745.8219萬噸,其中:銅27.2719萬噸,硫鐵礦9.08萬噸,水泥用灰岩560.38萬噸,建築石料用灰岩800.546萬噸,建築用砂岩252萬噸,建築用白雲岩53.934萬噸,化工用白雲岩14.4萬噸,電石用灰岩21.07萬噸,沸石0.47萬噸,膨潤土2.09萬噸,珍珠岩4.58萬噸。
景域谷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宣州區常住人口為774332人。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戶籍人口85.99萬人。按戶籍所在地分,城鎮人口27.72萬人,鄉村人口58.27萬人。常住人口77萬人。 截至2012年末,宣州區居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滿、藏、蒙古、朝鮮、維吾爾和彝族等。
經濟
綜述
2021年,宣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0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9.0%,其中區屬生產總值401.6億元,比2020年增長9.5%。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51.1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03.5億元,增長10.1%,其中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增長11.9%,製造業增加值135.9億元、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27.1%、比2020年提升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247.2億元,增長8.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5179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20年10.9:39.0:50.1調整為10.2:40.5:49.3。 2021年,宣州區固定資產投資比2020年增長12.7%,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8.2%,民間投資下降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倍,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分領域看,社會領域投資增長9.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6%,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5.3%。固定資產投資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8.6%,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44.8%。 2021年,宣州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9億元,增長8.0%。其中稅收收入18.4億元,增長9.3%;非稅收入13.5億元,增長6.4%。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9億元,下降5.8%。全區民生工程累計投入4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8.7%,其中,農林水投入13.8億元,占比26.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2億元,占比19.6%;教育投入8.9億元,占比17.1%;衛生健康投入4.1億元,占比7.9%。 2021年,宣州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29元,比2020年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62元,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51元,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全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890元,比2020年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648元,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446元,增長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7%。全區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1.4%,其中城鎮為30.5%,農村為32.9%。
第一產業
2021年,宣州區完成農業總產值90.4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8.6%,實現農業增加值53.5億元,增長6.9%;農業服務業總產值4.2億元,增長9.0%,實現增加值2.4億元,增長8.6%。 2021年,宣州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64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74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9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49.71萬噸,比2020年增長2.5%;蔬菜產量16.95萬噸,比2020年增長4.4%;油料產量1.31萬噸,增長0.1%;糖料產量0.08萬噸,增長4.0%;水果產量3.42萬噸,增長2.3%;茶葉產量1.39萬噸,增長0.8%;煙葉產量0.94萬噸,下降1.9%。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林地面積99496公頃,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161公頃,森林撫育面積3388公頃,涉林產業總產值153.8億元。 2021年,宣州區生豬出欄10.9萬頭,增長7.2%;家禽出欄5584萬隻,增長1.3%。肉類總產量9.7萬噸,比2020年增長16.9%,其中禽肉產量8.84萬噸,增長17.7%;豬肉產量0.83萬噸,增長10.4%;羊肉產量0.02萬噸,下降27.2%。禽蛋產量1.01萬噸,下降11.1%。全年水產品產量7.0萬噸,比2020年增長3.1%。年末全區生豬存欄5.3萬頭,羊存欄1.5萬隻,家禽存欄1075.3萬隻。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農業機械總動力79.6萬千瓦,比2020年增長0.8%。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3.6萬噸,比2020年下降7.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79.5%,比2020年提高1.9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21年,宣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1.8%,股份制企業增長15.5%,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6.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2.4%;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7.5%。分行業看,30個大類行業中有23個實現正增長,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分別增長94.8%、81.4%、56.9%和42.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324.1億元,比2020年增長30.8%;實現利潤總額20.8億元,增長63.4%;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53元,比2020年減少0.45元;營業收入利潤率6.40%,比2020年提高1.28個百分點。 2021年,宣州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20年增長15.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49.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2.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37.7%。 2021年,宣州區建築業增加值53.6億元,比2020年增長5.4%。年末在庫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02家,比2020年末增加8家。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3.1萬平方米,增長55.2%;房屋竣工面積121.9萬平方米,增長2.2%。
第三產業
2021年,宣州區房地產開發投資98.5億元,比2020年增長6.2%。商品房銷售面積166.4萬平方米,增長0.7%;商品房銷售額103.4億元,增長10.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3.2萬平方米,增長32.8%。
宣州風光
2021年,宣州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1.6億元,比2020年增長11.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2.6億元,增長6.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0.3億元,增長14.5%;金融業增加值29.4億元,增長6.9%;房地產業增加值27.1億元,增長2.6%;其他服務業增加值93.7億元,增長9.2%。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5.5億元,比2020年增長21.8%。 2021年,宣州區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4億元,同比增長19.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1.6億元,增長19.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6.8億元,增長21.1%。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229.3億元,增長20.8%;餐飲收入19.1億元,增長9.6%。市場銷售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5.6億元,比2020年增長82.8%。全年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11.9億元,增長15.2%。限額以上大類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倍,金銀珠寶類增長90.7%,日用品類增長42.7%,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30.0%,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2.5%,汽車類增長7.5%,家用電器和音像製品類增長4.5%。 2021年,宣州區進出口總額28405萬美元,比2020年增長68.6%。其中出口總額24295萬美元,增長65.6%;進口總額4110萬美元,增長88.9%。全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個,合同利用外資580.7萬美元。全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7437萬美元,比2020年增長6.5%。 2021年,宣州區郵政業務總量5.03億元,同比增長18.9%。郵政業務中,函件業務11.8萬件,快遞業務3835.4萬件。快遞業務收入4.6億元,增長18.2%。電信業務總量7.9億元,增長25.4%。年末全區固定電話用戶9.04萬戶,下降1.2%,移動電話用戶87.27萬戶,增長4.7%,互聯網寬帶接入33.78萬戶,增長13.0%。互聯網上網人數95.98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75.7萬人。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0.63億GB,增長39.2%。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11.7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118.0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住戶存款458.7億元,增長16.3%。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788.9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92.7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中長期貸款270.8億元,增長5.2%。
交通運輸
宣州區,是皖東南交通樞紐,皖贛、商合杭鐵路交匯於此,滬渝高速、宣南銅、寧宣杭、溧廣高速穿境而過,水陽江、青弋江直通長江,蕪申運河通江達海。
公路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境內公路里程3754.55公里,比2020年增長1.5%,其中高速公路146.71公里。全年新註冊民用汽車19359輛,比2020年增長13.5%,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7.04萬輛,增長9.3%;私人汽車保有量15.29萬輛,增長8.8%,其中私人轎車91088輛,增長8.6%。
鐵路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過境的鐵路主要有皖贛鐵路、商杭鐵路、京福(北京-福州)高鐵宣城段、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高鐵、蕪廣鐵路電氣化專線、皖贛鐵路擴能雙線,另外在建的過境鐵路線有:宣績高鐵和寧宣高鐵。
水運
截至2022年2月,宣州區境內擁有年吞吐量30萬噸海棠灣碼頭,設計年吞吐量150萬噸的宣州綜合碼頭一期於2020年正式運營,常年通航500噸級船舶。
公共交通
截至2015年,宣州區擁有公交車337輛,20條公交線路,運營線路總長度232千米。完成客運量3601萬人次,運營里程2700萬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擁有幼兒園109所,在園兒童數22525人。義務教育學校86所,在校生65623人,其中:小學46所,在校生42029人;初中40所,在校生23594人。擁有普通高中學校8所,在校生1244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30人。全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100%,高中毛入學率104.93%。
科學技術
2021年,宣州區共授權專利1391件,其中發明專利151件。年末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45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63件,比2020年增長21.9%。全年組織申報各類科技計劃65項,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科技計劃2項。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15家,年末高新技術企業69家,比2020年增長27.8%。全年簽訂技術合同308項,技術合同交易額51.9億元,增長2.7倍。登記科技成果91項。全年商標申請1866件,批准1814件,累計有效註冊商標6416個。
文化體育
2020年,宣州區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14個,組織送戲進萬村演出194場、鄉村春晚9場,開展「宣州之聲」群眾文藝匯演、水東鎮蜜棗節、狸橋鎮崑山湖帳篷節、朱橋搖櫓節、洪林鎮蝦稻豐收節等系列活動,創作皖南花鼓戲《青春·李夏》、抗疫歌曲《生命的期待》、小品《坐着高鐵去北京》。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9個,公共圖書館擁有藏書量5.6萬冊。 截至2015年,宣州區建有1071塊體育場地,面積達1925473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22平方米。全區18個鄉鎮,建成9個全民健身廣場;167個行政村,建成367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75個,其中醫院1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4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數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1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8個,村級衛生室19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婦幼保健院(站、所)2個,專科疾病防治院(站、所)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衛生監督所2個。衛生技術人員5633人,其中執業醫師1809人,執業助理醫師249人,註冊護士2537人。衛生醫療機構擁有床位5577張。全年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610.8萬人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59.1萬人次。
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4.8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1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7.3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30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0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2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6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423人。 截至2021年末,宣州區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3個,其中養老機構31個;社會服務床位4686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4676張;社區服務站218個。全年共有3886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8255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風景名勝
宣州區境內景觀主要有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謝朓樓遺址、廣教寺雙塔、景德寺塔、龍首塔、陳山遺址、梅文鼎墓、龍泉洞、官塘湖等。 2021年,宣州區有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