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家乡风物-芦苇(张丽云)

家乡风物-芦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家乡风物-芦苇》中国当代作家张丽云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家乡风物-芦苇

又是一年秋风起,芦苇又吐絮。

去湿地的路两边,一望无垠的盐碱滩上,深一丛浅一丛的芦苇吸引了我的视线。秋草已黄,黄须菜红得发紫,灰白了头的芦苇高低错落地夹杂其间,给满目秋色添上一笔淡淡的苍凉。我喜欢这种感觉。没有苍凉感的秋天还算什么秋天呢?好比一出折子戏没有角儿出场。

还不是霜降节气,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盐碱滩上,洒在秋草和黄须菜上,浅灰色的苇絮泛着珍珠般柔和的光,天地间一派温暖祥和。一有风吹来,芦苇们就一起把头摇起来,高低起伏,像一群小麻雀,从墙头上呼啦啦飞下来,又呼啦啦飞回墙头上,随意又安闲。

我跟芦苇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小时候在十二场生活,芦苇承载着我所有的童年记忆,像小伙伴一样亲切。那时十二场没有树,没有草,仅有的绿色就来自不多的黄须菜和成片的芦苇。记得那时芦苇茂密高大,苇莺藏在里面整日整日地唱着。那时的生活苦,每家每户都养一大群鸭子,却舍不得吃一个鸭蛋,我就特别羡慕有哥哥的小伙伴,他们常常吃到香喷喷的野鸭蛋。而野鸭们藏在芦苇深处。一望无际的苇塘原始森林般神秘诱惑,里面藏着多少秘密和宝藏?我们从来不敢走进去。只能是折芦苇做芦笛,比谁的声音好听;做小船,看看谁能漂得更远;做风车,看谁的最爱转……

那时的芦苇还是经济作物。可以打苇帘,做房笆,还能造纸。冬天苇塘里冰冻三尺,我们的父辈们开始打苇子。捆好的苇子一垛一垛码得小山那么高,又像迷宫一般。再不关心那些苇莺,野鸭都去了哪儿。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狗,兴奋得在里面追逐打闹,嬉戏奔跑。累了就找个向阳又背风的苇垛坐下来,还是做芦笛做小船……

听朋友说,现在苇子已经没人要了,钢筋水泥结构替换了苇帘,造纸也有了替代材料……我心里生出一丝忧虑,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这没有了经济价值的芦苇,还能不能在家乡继续生存下去?还能生存多久?芦苇的未来怕是不容乐观。

恰第二届曹妃甸河豚节开幕,展会上,做芦苇画的展台吸引了我。一幅幅精美的芦苇画为观众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上天给了芦苇中空的秸秆和金属的光泽,艺术家的巧手,又给了芦苇第二次生命。花,鸟,鱼,虫,简约含蓄,意境深远,深得国画精髓。每一幅都是精品,每一幅都值得收藏。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在展台前流连,仔细品味,反复咂摸,被这看似简单又有无穷深意的艺术品深深吸引。我暗自欣慰,芦苇的生命艺术家拓展,芦苇的价值有了新的体现。

昔日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并没有因为缺失了经济价值,而被建设者从版图上抹去,而是被保护起来。关了湿地公园,作为鸟儿的天堂,芦苇荡真正回到从前,回到那些黑颈鹤,白天鹅,苇莺,野鸭的怀抱,恢复了她原有的神秘和诱惑。

天空翻卷着铅灰色的云,苍茫浩荡的芦苇荡里苇絮波涛般随风起伏,瞬间拉近了天地的距离。站在苇塘边,听着苇子们在风中演奏着一曲宏大的交响乐,莫名感到自己的渺小。这里是芦苇的世界,芦苇才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先前我真是杞人忧天了,我们人类连自己的命运都主宰不了,又凭什么左右芦苇的命运和未来?几十年过去,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和这昔日的小伙伴再会,她还是她,我却早已不再是我。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渺小,越长大越发现人类的渺小……

想起那首流传千古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前读到这首诗,就忍不住想像芦苇深处会娉婷走出一位素衣仙子……那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今天再念起这句诗,却觉得眼前随风摇动的芦苇本身才是真正的仙子。如果我们的湿地水边没有随风摇曳的芦苇,如果我们的秋天没有这令人倍觉苍凉的苇絮,湿地会少了多少颜色,秋色会失去几分神采?

你来与不来,芦苇都在水边摇曳生姿。你看与不看,芦苇都在用形体描绘着一幅令人心动的画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

作者简介

张丽云,曹妃甸人。写作理念:以我手写我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