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家角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2000年原沈巷镇并入朱家角。号称“上海第一大镇”。朱家角有北大街、东井街、西井街、大新街、东市街、胜利街、漕河街、东湖街、西湖街等几条老街。其中北大街在2005年11月被评选为“上海市十大休闲街”之一。[1]

目录

概述

朱家角现在的行政区全称是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朱家角镇中心所在的位置大约是东经121.11°、北纬31.05°,在上海市中心西偏南约49公里处,属亚热带气候。朱家角在上海、苏州、嘉兴三个城市所围成的三角形中心。 

东邻青浦,东南方是松江区的小昆山,南边是练塘,西南是属于金泽镇的西岑,西面隔淀山湖与金泽镇的商塌相望,北面与江苏省昆山市的淀山湖镇相邻。  

朱家角的西部,有一座淀山,原在淀山湖中,淀山湖由此得名。黄浦江的上游拦路港在镇西流过。漕港穿镇而过,流经青浦,北上汇入苏州河。  

朱家角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民国时期,三县联防指挥部等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境内公路密布,北通沪宁高速公路,南接沪杭线320国道,有沪朱、青平、青枫、青商、青金、青盛等公路线,水路横有淀浦河,纵有朱泖河直通黄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水运航道宽阔,四通八达。  

朱家角镇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众多学堂。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解放后,不仅普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幼儿教育、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及业余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1991年,共有29所中小学,镇区有中学3所,小学3所,幼托设施完善。至2000年,经过调整,有各类学校7所,在校职工619人,在校学生3874人。  

朱家角镇因经济繁荣,文化倡明,宗教活动也源远流长,非常活跃。早在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淀山顶上就建有普光寺,为朱家角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寺院,具有相当规模,其佛事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明清期间为佛教活动全盛时期,有不同类型的庙宇2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圆津禅院、慈门寺等。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圆津禅院以典藏名家书画而成为清代名刹。位于淀山湖畔的报国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建于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后,二三百年香火不断,佛手极盛。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市佛教协会几次修缮扩建,现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气势恢宏,香客盈门,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另外,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在朱家角镇建活动场所。

行政区划

朱家角镇下辖28个村民委员会(周荡、横江、盛家埭、张家圩、新旺、新华、万隆、小江、周家港、沙家埭、薛间、山湾、庆丰、淀峰、创建、山海桥、淀山湖一村、水产、安庄、先锋、沈巷、张马、李庄、建新、王金、林家、新胜、张巷村)及11个社区居委会(东井街、北大街、大新街、胜利街、东湖街、西湖新村、大淀湖、东大门、沈巷、泰安第一社区、泰安第二社区)。全镇共有20157户,户籍总人口60000人,其中:男性29269人,女性30223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15107人,农业人口占38.14%。来沪流动人口42986人。[2]

历史沿革

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朱家角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

朱家镇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贸云集,往来不绝,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标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属于五十七个三区之二图、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清末实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江苏省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初年,仍称珠葑市,设市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为青浦县十三区之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第二区公所,列为青浦县八个区公所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汪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薛间、葑沃、张甸、张丁、安庄、沈巷六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第二区公所,仍辖三镇六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区公所,改称区署,辖一镇二乡,即将原有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张丁乡合为一

镇,名珠溪镇;薛间、安庄二乡合为一乡,名安庄乡;沈巷、葑沃、张甸三乡合为一乡,名葑沃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实行乡镇归并,全县设青东(青龙)、青西(淀泖)两个区署,珠溪镇及安庄、葑沃乡均属青西区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撤销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区,从所辖沈巷、薛间二乡各划出三个村,组成安庄乡,遂成五乡一镇。

1954年原属松江县的天心乡,划归朱家角区,同时把万龙乡的诸家村划归城厢区的城南乡,把葑沃乡的南横村划归松江县天马乡;是年夏,整编机构,撤销朱家角区。将沈巷、安庄、葑沃三乡划归练塘区,万龙、薛间、天心三乡划归城厢区。复建朱家角镇建制,直属县领导;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区,对原划出的六个乡全部划回,并把城厢区的盈中、万寿、城南三个乡划归朱家角区管辖。朱家角镇仍为县属镇,镇人民政府改称镇人民委员会,建制不变;

1957年,叶龙乡万隆片划归朱家角镇;

1958年9月朱家角镇和叶龙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改名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镇工作组,负责城镇工作,筹备镇社分治。1962年2月,镇社正式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成立镇人民政府;

1968年镇政府改名为"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镇人民政府名称;

1991年,朱家角镇和朱家角乡合并成一个县属建制镇。

2000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是上海目前最大的集镇。

地理位置

朱家角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

自然气候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上海气温最高的是7、8两月,这些年上海的夏天越来越热,超过35℃的高温天数10天左右;冬季1月下旬到2月初(通常是春节期间)最冷,暴冷的天数虽然不多(一般持续3天),但江南的湿冷连北方人都喊吃不消,常刮刺骨的偏北风,不穿一些厚实保暖的衣物不行,手套、围巾、帽子也要全副武装。降雪的日子不多,有时终年无雪。3月到5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旅游季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这段时间不宜出游。8月底到9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这两个时段游上海一定要带好晴雨伞,好在此时气候炎热,晴天也可用作遮阳避日。

发展历史

早在宋元期间,朱家角地区已形成集市,后因水运方便,商业日盛,逐渐形成集镇,至明万历年间遂成繁荣大镇。清代以后,成为青浦县西部的贸易中心。至清末民初,商业之盛已列青浦县之首,为周围四乡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宋如林在清嘉庆《珠里小志》序中描述道:“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 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至抗日战争前,镇上商贾云集,人烟繁盛,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从一里桥元号油厂至东市街梢,街长三里多,店铺千余家,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之誉。民国时米市极盛,青角薄稻米名闻遐迩,其时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家。每届新谷登场,河港几为米船所壅塞,其盛况可见。加以镇上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布,货源充沛,营业兴盛。

明代中叶,就因盛产棉布名闻四乡,纺纱织布成为家庭主要手工业,农家“工纺织者十之九”。清代,镇上各种手工业店铺、作坊、工场林立,且较具规模。民国时期,开设有造船业、水木业20余家。至解放初,镇上还有铁铺等手工作坊133家,涉及26个行业。朱家角镇工业起始于清末,机器碾米厂、油坊纷纷建立,粮油加工业迅速发展。至解放时,尚有碾米厂7家、油厂2家,煤球厂、电灯厂、面粉厂、铁厂各1家,从业人员达400人左右。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以后,大办工业,兴建了各种工厂企业。工业有仪表、冶金、塑料、造纸、酿酒等5家市属厂,食品、油脂、印刷、仪表、服装、家具、制绳、碾米、饲料等12家县属厂,电器、仪表、水泥、烘漆、丝织、灯具等10余家镇属厂。1988年,全镇厂房面积达24万平方米,职工5639人,产值16912万元,利润2425万元。淀山湖酒厂的蜜清醇、上海黄酒、淀山湖啤酒深受消费者欢迎,义仁泰食品厂的酱油、乳腐等产品远销海内外,著名土产有美味醉蟹、鳝燠面、五香熏鱼、卤汁豆腐干等均已恢复生产供应,市场更加繁荣。

1991年1月,乡、镇合并。1992年底,农、副、工产值53074万元,全镇固定资产已达18090万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2569元,农村人均收入1833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镇工业生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辟600亩建立工业发展园区。至199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77家,形成了有色金属、化纤、轻工机械、丝绸服装四大行业集团。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1.83亿元,工业利润7460万元。

朱家角镇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民国时期,三县联防指挥部等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境内公路密布,北通沪宁高速公路,南接沪杭线320国道,有沪朱、青平、青枫、青商、青金、青盛等公路线,水路横有淀浦河,纵有朱泖河直通黄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水运航道宽阔,四通八达。

朱家角镇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众多学堂。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解放后,不仅普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在幼儿教育、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及业余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1991年,共有29所中小学,镇区有中学3所,小学3所,幼托设施完善。至2000年,经过调整,有各类学校7所,在校职工619人,在校学生3874人。

朱家角镇因经济繁荣,文化倡明,宗教活动也源远流长,非常活跃。早在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淀山顶上就建有普光寺,为朱家角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寺院,具有相当规模,其佛事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明清期间为佛教活动全盛时期,有不同类型的庙宇2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圆津禅院、慈门寺等。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圆津禅院以典藏名家书画而成为清代名刹。位于淀山湖畔的报国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建于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修后,二三百年香火不断,佛手极盛。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市佛教协会几次修缮扩建,现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气势恢宏,香客盈门,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处淀山湖畔,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另外,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在朱家角镇建活动场所。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天主教“耶稣升天堂”是青浦县有影响的重要教堂之一,民国34年(1945年)成为公堂,直属上海教区,并辖金泽等地6所小堂。现有信徒2000多人,教堂内有常住修女4人,工作人员2人,经费由上海教区发给。

文儒荟萃

朱家角自成繁华市镇后,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士谔、报业巨子席裕福、画僧语石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民国时期,镇上有民众教育馆、书报社、戏院、书场等文化场所,有咏珠社、韵声社等文艺结社、民间艺人活动。镇上还先后有《珠溪》、《薛浪》、《骊珠》等20多种报刊出版发行。建国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院等。朱家角人又不断延续了这条悠悠文化之源,诞生出许许多多“特色角”,如京剧角、歌唱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等,比文化功底、讲文化品位、行文化消费、吮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朱家角人的生活时尚。20世纪90年代后,群众文化活动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1994年初,在全镇开展家庭读书等“庭院文化”十大系列活动,特别是朱家角的“民间藏书”,更是名扬海内外。镇上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以上,民间藏书的总数10多万册,超过全区21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3]

经济发展

2011年,朱家角镇经济和社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4亿元,同比增长10.42%(其中:第一产业1.69亿元,第二产业26.14亿元,第三产业27.57亿元);完成社会总产值291.84亿元,同比增长11.58%(其中:第一产业3.83亿元,第二产业125.13亿元,第三产业162.8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3.7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35亿元;税收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10.55%,预算内财力2.89亿元,同比增长6.25%;合同外资2666万美元,实到外资8365万美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47元,同比增长13.2%。

生态农业

朱家角镇现有耕地面积49066亩(不包括各类开发区)。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22039.6亩;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葡萄、西甜瓜为主的瓜果种植面积6500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5000亩;精养鱼塘6800亩。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与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镇农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基本形成了沈砖公路以南的粮菜主产区;泖河沿线的泖荡地区种植以茭白为主的水生蔬菜主产区;主干道路沿线、地势较高的圩区种植以大棚西瓜、果树等为主的经济作物主产区和主要骨干河道的大江、大湖沿线为优质水产品主产区。

全镇已注册“悦更想”大米、“泖塔”蔬菜、“塘桥”蔬种、“朱家翠皮”西瓜、“百果园”水果、“古桥”农机等农产品商标,其中巷农公司在江西宜丰基地生产的大米更是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全区一共有5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旅游景区

叠湖

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站在桥顶,看七月廿  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

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一馆,即是“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蜡人蜡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品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名镇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首先名人多,主要是朱家角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土谔、报业巨头席子佩、画僧语石等。  其次,深宅大院明清建筑多。历史上许多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福履绥祉”,还有席氏厅堂、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三是河埠、缆石、茶馆多。朱家角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那造型各异的水桥,那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细细欣赏观察,不觉令人兴趣盎然,耐人寻味,简直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趣味无穷,有的雕成牛角,有的凿成宝剑,

有的刻成怪兽,面目狰狞,有的琢成如意,呈现吉祥、古朴的美,这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雕刻艺术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古镇茶馆,大多集中在放生桥、北大街一带,不下十几爿之多,有豪华型新辟的“放生桥茶楼”,有年代久远古老的“俱乐部茶楼”,更有古色古香的“淼趣楼”,也有排门板门面、几张桌子几条长凳,简易廉价的农家茶馆,最有趣和令人欣喜的是“茶馆开到游船”上的“游船茶馆”,分为两层,舱内顶上,均可入座茶客,茶船上还备有电视、扑克、象棋、干湿点心,在茶船上品香茗、望廊桥、看水景、听流水,煞是优哉悠哉,不亦乐乎。  名镇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古镇朱家角,桥多、弄多、角多,显露出无限的水乡文化气息。朱家角因水而秀,因水而盛,数百年造就了无数豪杰,今天,朱家角人又不断延伸了这条悠悠文化之源。于是,朱家角诞生出许许多多"特色角",说是自娱自乐也罢,说是群众文化也罢,总之,"特色角"小荷才露尖尖角。比文化功底,讲文化品味,行文化消遣,吮文化内涵,已经成了朱家角人的生活时尚,犹如绿叶衬牡丹,给水乡泽国添上重重一笔。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产。

美食

扎肉,肉馅烧卖,炙毛豆,红烧蹄膀,阿婆粽,麦芽糖,臭豆腐等。

朱家角地处淀山湖畔,水网密布,,水生资源非常丰富,。白水鱼、鲫格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鳑魮鱼香脆可口,昂刺鱼营养丰富,,螺蛳价廉美味,河虾和大闸蟹更是城里人的最爱.,。水生植物品种多,如茭白、莲藕、孛荠、莼菜都是餐桌上的佳肴,。还有让城里人羡慕的新鲜蔬菜,这更让朱家角在吃的方面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游客可以到酱园、江南第一茶楼、酒坛子饭桶、江南人家等老店品尝。

历史文化

京剧角

成立于30年代的京剧票友组织"韵声社",其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镇上有一支老年业余京剧组,演员的平均年龄70岁,还常常"京韵袅袅绕古镇"。除传统剧目外,他们还演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选段。他们的精彩表演时时被嘉定。松江、金山等区县邀请巡回演出。  

歌唱角

家角有喜爱唱歌者10余人,自发汇聚在一起,几年来,他们每天坚持去公园、桥头练嗓,技艺日长夜进。他们通过专家辅导训练,有的已经走上舞台。陈耀祖先生一曲高亢流水般的《我爱五指山》歌曲,1996年获得全国农民演唱一等奖桂冠,他和另一位女业余歌手两重唱,曾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选为"星期广播音乐会"指定节目,多次代表青浦县参加比赛。其他几位歌手也硕果累累,分别在县、市级歌唱比赛中,屡屡获奖。  

文学角

家角中学春晖文学社创立13年,已有200余人次,566篇作品在全国中学生报刊杂志上发表。仅1998年上半年又有20余篇作品分别在《作品精粹》、《优秀日记》图书中入选。  13年中,文学社员以诗歌散文小说通讯等各种体裁共创作了8200余篇习作,创刊至今的106期"春晖文学"期刊流传全国各地。该文学社在多次评比中获奖,1995年被授予"优秀校园文学社团"称号。864名春晖人从最初哺育他们的朱家角山山水水,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另一支"文学艺术创作组',系由朱家角镇文化馆牵头,成立至今已逾20余个春秋。这支队伍中有作者20余人,以作家、文学院创作员、微型小说会员、故事会会员居多,坚持业余,坚持笔耕,人称;古镇笔杆子。  "文学艺术创作组"累计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700余篇。其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电影剧本几乎每年见于诸报。他们还出版了《午夜星空》诗歌集,《晚霞满地》报告文学集。一批作品已通过出版社审稿,也将陆续出版。他们的作品还分别被《解放日报》、《小说界》、《青年一代》、《故事大王》等市级刊物选编结集。  "文学艺术创作组"第二个特点,坚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20余年头,他们创作的小品、曲艺、故事、小戏,命中率相当高。曾经被上海币群众艺术馆称之为"乡村艺术家"。他们创作的评话《情深似海》获得上海市艺术文化节优秀创作奖;他们创作的故事《浴室风波》、《双母夺女》、《遗恨终天》等,曾获得上海市第九届故事会串创作一等奖、中篇通俗文学二等奖。他们创作的歌舞小品《蝶花飘飘》,96年参加上海市交流演出,获得该年度的群众文化创作、演出双连冠奖。朱家角"文学艺术创作组"现象已经引起有识人上的重视,《新民晚报》曾作过专门研究报道。  

书画角

朱家角镇又一文化特色。如今书画爱好者从老到84岁的老叟,小到十几岁娃娃,由于兴趣爱好,他们自觉组成兴趣小组。以书会友,以画传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陶冶情操,有益有趣。居住在临街傍水老屋的赵福良,进门书香扑鼻来,两年来他参加全国书法大赛30次,获奖就有20余次,其中在首届"华夏杯"和"笔悟杯"书法赛中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一时古镇商店都留有他的潇洒笔迹。还有两位书画角成员,也在全国硬笔书法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健身角

确切地说,朱家角健身角有好几处,而街心花园旁的最为引人注目,每天清晨,一些老人早早来到这里,拍拍手,扭扭脖,踢腿打拳做早操,个个精神抖擞。特别是一批白发老太手持木兰剑,和着典雅的民族音乐,动作优美飘逸,显示了朱家角人极厚的文化素养。上海市"老体协"组办的比赛中,朱家角多次获奖,使得古镇朱家角被评为上海市体育明星乡镇。  

早茶角

朱家角人有喝早茶习俗,而且喝茶还能喝出许多花样,信不信由你。每天晨雾未消,朱家角放生桥下、漕港河畔的新开茶馆里,早已欢声笑语,茶客满座。来此处喝茶者都有一席固定位子,任凭风吹雨打,位子的主人始终如一,既有进镇卖菜的老农,也有本镇的常人百姓。一副大饼油条,一碗油汪汪的浇头面,和着一壶滚烫的"红茶",虽比不上广东早茶丰盛,且也悠哉乐哉。茶客们边吃边谈社会新闻,边喝边侃镇上的生意和发展,多是探讨如今政策及生活的变化,更多的是相互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偶而也有些城里来的"头道客",来茶馆小坐解乏,独酌独饮,远眺隔河的秀水绿山,领略乡下浓浓的乡情乡音,这就是朱家角早茶角的"茶文化"一角。不过,如今水乡茶馆发生了耳目一新的变化,它不再是"老茶客"一统天下,很多年轻人也喜欢来茶馆"轧闹猛",他们说,朱家角的茶馆是"吃气氛"的理想场所。当然,你若有兴趣,不妨前往品尝品尝。  

民间藏书

江南水乡朱家角,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文化古镇。朱家角的"文儒"是个个惜书如命,平民百姓也以读书、藏书为乐。1991年初,首届民间藏书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朱家角古镇召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农民日报、劳动报,曾作了不同篇幅的专题报道。民间藏书的开发利用列人了上海市文化年鉴,并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编之列。  朱家角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以上,民间藏书的总数逾10万册,是镇文化馆藏书总数的10倍,超过了全县21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其中,藏书1000册以上18户;500册以上27户;300册以上的64户。藏书种类齐全,有政治哲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22大类、藏书者有80高龄老者,也有普通的家庭主妇和青少年,甚至有10龄童藏书者。  朱家角人善于动脑筋,读好书,用好书,藏好书,在"用"字下功夫。曾先后举办全镇性的《特色家庭文化展览》、《深化利用民间藏书资源探讨会》、《新老藏书家联谊会》、《知识就是力量演讲会》等,编写了《地区民间藏书联合录》,并把读、用、藏书作为五好家庭评比条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海市图书馆专家参观了朱家角民间藏书特色家庭后,给予朱家用藏书者三顶桂冠,书痴、书翁、书迷。

民风民俗

  珠里兴市

农历七月初七,是旧时镇上独有的民间节日,称"泥河滩香讯",也称"珠里兴市"。为何将民间节日取名日"珠里兴市"呢?原来朱家角几百年来一直叫"珠里",朱家角不过是后来改名沿袭至今,"珠里兴市"讨个口彩,祝愿古镇生意兴隆,人气旺盛,岁岁平安。那么.珠里兴市有何热闹场景呢?用今天的通俗话来说,是旧镇上一年一度的摇快船比赛,或日赛龙舟。只不过古镇上赛龙舟非同寻常,其起源与规模系由松江、浦东一带进香船只自泥河滩三官堂进香归来,途经朱家角镇歇夜而形成。据老一辈称,几百条船汇聚淀山湖口,恰似三国曹军舟连舟,人挤人,煞是壮观。每到节日,在一星期前,各地商贾都赶来镇上,设立临时店铺,还有拉洋片、卖膏药、玩猴戏等,各种杂耍也都来此赶集。生意兴隆,盛况空前。到农历七月D六日晚上,达到高潮,是夜,松江等地进香船只留宿本镇大小客栈,四乡农民都集于镇上,外地乡民也都纷纷前来投亲赶集,街上行人如潮涌,摩肩接踵、各商铺店面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顾客盈门。沿街小吃,吆三喝四,香气四溢,令你垂涎三尺。镇上庙宇大门敞开,香烟燎绕,不少善男信女,手持香篮,或肩背香袋,双手合十,进香礼拜。整个朱家角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清明放风筝 

放风筝在朱家角镇上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镇上民间娱乐活动  重要内容。先由镇上一些孩子,由自己扎起简易风筝,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然后再请大人们在风筝上画些西游记、梁山伯祝英台、八仙过海等人物造型,待得清明节前,田梗郊外春暖花开,全家出动一起到空旷地放风筝嬉戏。大人们也会在此时此刻,向孩子们讲些风筝面上的民间故事,给下一代从小熏陶中华民族悠久文化。自然,镇上几户头面人家放风筝又有另一种情趣。他们专门请了竹匠,劈竹扎鹞,制成硕大的百脚鹞、蜈蚣鹞、蝴蝶鹞。放飞那天,主人选择在日落西下的傍晚,先用好酒好菜请客,尔后烧香点烛三叩九跪,祈求上天保佑平安,十分虔诚,最后,主人点亮密密的鹞灯,打开自家的后园大门,慢慢将风筝 放上天,让左邻右舍共同赏玩。空中,一头飞天蜈蚣张牙舞爪,翘首摇尾凌空而起,百脚鹞、蝴蝶鹞争相在空中争艳;几百纸鹞灯齐放光彩,天上地上笑语连天,掌声四起,确有一番不凡气势。  

摇快船

早在清初顺治年间,定七月0七日为神诞节,泖南乡民均信焚香,先两天经朱家角,停泊舟楫相衔迤逦里许,待香市散,回朱里有彩船数十,金鼓沸腾,拨桨如飞,名"摇快船"。后成习俗,每年举行一次,"摇快船"成了民间的风俗。快船都塔起花棚,披红挂彩;前棚悬挂彩灯、插彩旗,中棚坐锣鼓手,后棚为摇橹手遮阳。前拥与中棚竖一方塔伞,顶安葫芦,每艘船有彩衣七八套,都上绣花下流苏,有鹤立鸡群、八仙过海,有绣狮、猴、娃等,装饰华丽。船上备大橹、矮槽置于船体左右,大橹旁搁跳板于舷外,伸出水面,掌橹扯绷共10人,均为身强力壮青年,穿紧身衫衣,脚蹬绣花鞋,在碧波荡漾的水面,  从三汾荡至无主堂单程1000米左右往来如梭,相互竞赛。篙橹对峙,一有机会,抢着争前,橹手犹如龙腾虎跃,把橹出跳气宇轩昂,拉绷人臂碰水面,体如飞燕掠水,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势,时而跺脚比唱,时而猫腰挺胸,二三四合,橹手接力.把橹推艄扳艄,撑篙屹立船头,使尽绝招,点篙调向指挥自如。此时参赛之船在铿锵锣鼓声中,似飞箭出弦备勇争先,船上锣鼓响彻云霄,岸上人山人海,呐喊助威,精彩纷呈,场面壮观,无不赞声不绝。快船云集漕港大显身手,镇上各路商贾涌集大街、茶馆、饭店,顾客盈门。解放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1984年闹元宵和同年9月农民运动会上均有摇快船表演。摇快船乃江南水乡特有的传统体育水上文化。灯游船

适应夜晚进游,观赏夜色天空,耳听幽婉乐曲,眼看融融灯火。也可于湖中散放油灯,随波飘逝,成为水中星星,使波光流翠、彩灯摇曳、橹声咿哑、涌泻千里,慢步划行,显得清丽雅致,若在大湖中排成一字蛇行,或双卷穿绕,组成光条,由指挥船只发号,船形变幻莫测,于晚风徐来云高气爽之夜,月色澄明之时,使人恍觉进人瑶池,飘飘如仙,观灯者也为之陶醉。若在井市港河中荡漾,岸上观众亦走亦趋,赢得一片欢呼,真是优者水也、游者船也、幽者影也、丽者人也。  

音乐船

古镇古色古香之典雅文化艺术的又一特征,丝竹班早在清代中叶,盛行古镇,所谓丝竹,系指二胡、琵琶、三弦、秦琴、曲笛、箫、笙等丝弦管竹乐器,具有音色清丽柔美。音响细腻典雅之特点,其代表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竹街、慢三六、慢六板、云庆、欢乐歌、四合如意",俗称八大名曲、每种乐器上均饰有龙凤彩头,银珠闪烁,五色缤纷。丝竹古有洋台打唱,每班4~6人,有一套装潢台摆,每逢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举办婚事均应邀演奏,吹吹唱唱,气氛热烈非凡,且具民族特色。平时一般为嫁娶喜庆之助兴。在赛船上演奏增加气氛,更是锦上添花。  

扎肉提香

朱家角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扎肉提香"表演。表演者先在自己的前臂上,用铁钩钩住,铁钩下面挂上香炉、铜锣,甚至挂上沉重的铁锚,显得十分坚强和英武。当然,表演"扎肉提香"非一般等闲之辈,乃是练了十几载气功者居多,铁钩钩住皮肉,居然未见滴血,实属怪也。"扎肉提香"队伍也有女性,但她们主要挂上份量较轻的香炉之类、现在这种表演已灭绝,也不可能再有这般残酷的表演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