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容閎 ( 1828年11月17日 - 1912年4月21日) ,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容閎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

容閎
容閎
原文名 YungWing
出生 1828年11月17日(戊子年)
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
逝世 1912年4月21日(壬子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純甫
職業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會活動家
知名作品 《西學東漸記》

目錄

人物生平

1828年,容閎出生在廣東香山縣。

1835年,七歲的容閎跟隨父親前往澳門,併入讀當時仍附設於倫敦婦女會女校之馬禮遜紀念學校。1842年,由於香港被割讓給英國,馬禮遜紀念學校遷往香港,容閎亦隨之遷往香港繼續學業。

1850年容閎畢業後考入耶魯學院,為首名於耶魯學院就讀之中國人。1852年,容閎入籍美國。

1854年,容閎以優異的成績從耶魯大學畢業,獲文學士畢業。其後返回中國,曾在廣州美國公使館、香港高等審判廳、上海海關等處任職,後為上海寶順洋行經營絲茶生意。

主要事跡

促成上海江南機器製造局的設立

同治四年(1865年)9月20日,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又稱江南製造總局、江南製造局、上海機器局、上海製造局)。這是清政府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李鴻章以4萬兩白銀在虹口買下美商的旗記鐵廠,並將蘇州洋炮局的部分機器和曾國藩派容閎從美國買回的機器,以上海洋炮局併入鐵廠,成立江南製造總局。上海江南機器製造局是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

組織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

同治七年(1868年),向清政府提出以選派幼童出洋留學為重點的四項條陳。同治九年(1870年),在容閎的反覆勸說下,曾國藩終於表示願意向朝廷奏請派留學生。獲得朝廷的批准,同治十年(1871年8月)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由陳蘭彬任出洋局委員、容閎為副委員。陳蘭彬負責留學學生在美期間的中文學習,容閎則負責孩子們在美國的教育,直至同治二十年(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學生為止。

這批留美生中從事工礦、鐵路、電報者30人,其中工礦負責人9人,工程師6人,鐵路局長3人;從事教育事業者5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1人、北洋大學校長1人;從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領事、代辦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長1人、副部長1人,駐外大使1人,國務院總理1人;從事商業者7人;進入海軍者20人,其中14人為海軍將領。總之,除早亡、留美不歸和埋沒故里者外,大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人物評價

《容閎評傳》(作者:陳漢才):容閎是中國近代化的卓越先驅,是偉大的愛國者。他自幼至青少年時代,都接受了系統的西方教育,後留學於美國著名學府耶魯大學。為了使"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他大學畢業後毅然回到了祖國。他首倡、策劃、促成和領導了近代中國第一代官費留美學生的派遣,積極從事社會改革活動,向太平天國和清政府多次建言建立和發展中國近代軍事、政治、文化的一系列主張,竭力倡導發展民族經濟、教育事業和實業,提出了發展中國近代鐵路、水運、礦業、商業、建立國家銀行的美好藍圖,後來又投身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晚年又支持、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他的一生順乎歷史潮流,與時俱進,為西學東漸、富強國家而不懈奮鬥,為中國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杜吉爾(牧師、容閎美國的朋友):他所做的一切,飽含着他對祖國最真摯最強烈的愛--因為他是一個愛國者,他從頭到腳,每一根纖維都是愛國的。他熱愛中國,他信賴他,確信他有遠大輝煌的前程,配得上他那高貴壯麗的山河和他那偉大悠久的歷史。

《容閎傳》(劉中國、黃曉東):"胸懷松柏之志,常葆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致力於謀求中國的復興與富強。""愈挫愈奮,愛國之心,堅如磐石,百折不撓,九死不悔。

個人著作

《西學東漸記》

《西學東漸記》[1],原書名為MyLifeinChinaandAmerica。書中記錄了清末官派幼童留學美國的始末,也回憶了作者坐言起行,心懷天下,勞碌奔波,實踐教育救國,投身維新改良運動的傳奇經歷。從《西學東漸記》附錄和傳記資料中,人們更可以看到為祖國鞠躬盡瘁的容閎,晚年如何從溫和的改良主義徹底轉變,支持和參與孫中山先生推翻君主專制的民主革命。因此,《西學東漸記》堪為近代中國西學東漸和中美交流歷史的經典文本。《西學東漸記》(原版系英文,名為MyLifeinChinaandAmerica),1981年、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據商務印書館1915年中譯本(惲鐵樵、徐鳳石譯)標點重印,並收入《走向世界叢書》。

《容閎回憶錄》

該書是容閎1901年用英文寫成的回憶錄MyLifeinChinaandAmerica的中文版本,由惲鐵樵,徐鳳石譯成中文,名為《我在中國與美國的生活》。作者講述了自己初蒙教育,學成歸國後,從事經商,走實業救國的道路受阻;寄妄於太平天國能夠重建一個"新政"失敗;入曾國藩幕,派往美國購買機器,建成江南製造局;主持選派幼童赴美留學事宜;出任留美學生監督時任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副公使;參與"戊戌變法"的經歷,一一細數。

參考文獻

  1. 《西學東漸記》 語文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