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宽耳蝠(学名:Barbastella leucomelas)为蝙蝠科宽耳蝠属的动物。分布于西亚,东欧,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大陆,陕西、青海、内蒙古、云南、甘肃、四川、新疆等地,常见于树林以及家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埃及西奈半岛。

目录

详细情况

编号:205

中文属名:宽耳蝠属

拉丁属名: Barbaste1653lla

拉丁种名:leucomelas

定名人:Cretzschmar

年代:1826

中文名:宽耳蝠

原始文献:Atlas Reise Nordl. Afrika, Saugeth. 73 pl.28b

模式产地:埃及西奈半岛 [Arabia Petraea (=Sinai)]

英文名称:Eastern Barbastella

生境:树林, 家舍

国内分布: 内蒙古,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云南

简介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Barbastella属中2种蝙蝠的统称。一种欧洲宽耳蝠(B. barbastellus)产于欧洲;另一种亚洲宽耳蝠(B. leucomelas)产于中东和亚洲。耳短而宽,两耳在前额处相连,毛长而黑,尖端为白或灰色,体长4∼6公分(1.6∼2.4吋),尾4∼5.5公分,重6∼10克(0.2∼0.3盎斯),是较重的飞兽,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栖息在树上或建筑物中。从秋季开始到次年春天,在洞穴中冬眠。[1]

习性

人们常用“飞禽走兽”一词来形容鸟类和兽类,但这种说法有时却并不一定正确,因为有一些鸟类并不会飞,如鸵鸟、鸸鹋、几维鸟和企鹅等;同样也有一些兽类并不会走,如生活在海 洋中的鲸类等,而蝙蝠类不会像一般陆栖兽类那样在地上行走,却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 某些种类的蝙蝠是飞行高手,它们能够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转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夜间, 蝙蝠靠声波探4102路和捕食。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长耳蝙蝠在飞行中捕食昆虫,它也能从叶子 把虫抓下来。它的大耳朵使它能接受回声。 蝙蝠类是唯一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中国古代也有关于蝙蝠的记载说他们也生活在钟乳洞里,名叫仙鼠,那里的蝙蝠因为能够喝到洞里的水得到长生,千年之后他们的身体颜色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黑暗的颜色变成了通身雪白,这或许就是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仙鼠的原因吧。 蝙蝠是用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用此来改变飞行道路。从前很多人说蝙蝠视力差,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已经有不少科学家指出,蝙蝠视5261力不差,不同种类的蝙蝠视力各有不同,2113蝙蝠使用超声波,与它们的视力没有必然联系。[2]

生长繁殖

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妊娠期从6、7周到5、6月。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按不同种类决定。 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天憩息,夜出觅食。这种习性便于它们侵袭入睡的猎物,而自己不受其他动物或高温光线的伤害。蝙蝠通常喜欢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也有栖于树上、岩石上的。它们总是倒挂着休息。它们一般聚成群体,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本领要求高度灵敏的耳和发声中枢与听觉中枢的紧密结合。蝙蝠个体之间也可能用声脉冲的方式交流。有少部分蝙蝠依靠嗅觉和视觉找寻食物。有嘴发出超声波,足足有20 000赫,遇到物体会反射进耳朵里,神经以300多千米一秒的时速传给大脑,作出判断。 尽管它们有翅膀,看上去很像鸟类。但它们没有羽毛,也不生蛋。他们有哺乳动物的特征:雌性产下幼仔,用乳汁哺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