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傍大别山余脉,南临长江。全县辖9镇13乡207个村(社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86.33万。
宿松历史悠久。于汉高祖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设立松兹侯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2200多年历史。宿松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民间戏曲文南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诗歌之乡,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拥有国家3A级景区“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
宿松资源丰富。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区、丘陵、湖泊、平原依次分布,有耕地95万亩、山场73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是全国优质水产品基地县,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蟹、虾、鳖、芡实等名优水产品久负盛名,其中“黄湖牌大闸蟹”远销港澳台、日韩等地。境内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优质石灰石储量居全省前列。棉花年常产超过2.5万吨,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棉花生产百强县。
宿松区位优越。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和800里皖江之首,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对外交通便捷,105国道、沪蓉高速、合九铁路以及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距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均两个小时车程以内,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
目录
建置沿革
置县与县名
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建松兹侯国,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国为衡山、庐江二郡,庐江郡“领县第十二曰松兹”,乃建县之始。
王莽新朝时期(公元9—23年)曾改县名为诵善。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改松兹为松滋;晋,成帝时(326年——342年)因避战乱,县人迁徙过江,于浔阳侨置松滋郡,安帝(397年——418年)改松滋侨郡为松滋侨县;南北朝,梁改松滋县为高塘郡;隋,开皇初(583年)改高塘郡为高塘县,十八年(598年)改高塘县为宿松县,县名沿用至今。[2]
隶属沿革
唐、虞、夏、商,属扬州地域。
西周:先届舒国,后属皖国。
春秋战国:先属吴,后属越。吴、越、楚三国相互并吞,至战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属楚。
秦:届衡山郡。
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属扬州;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届庐江郡;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属扬州。
东汉:属扬州庐江郡。
三国:属扬州庐江郡。
晋:成帝(326年——342年)属扬州;安帝(396年——418年)属寻阳郡。
南北朝:宋(420年——479年)属寻阳郡;齐(479年——502年)史无明文;梁(502年——557年)属江州;陈(557年——589年)沿袭梁置,仍属江州。
隋:属同安郡。
唐:初,沿隋制。武德四年(621年)升宿松县为严州;七年望江隶之;八年废严州,属舒州同安郡。
五代十国:属舒州。
宋:政和五年(115年)改同安郡为德庆军;绍兴十七年(1147年)德庆军改为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年)安庆军升为安庆府。自德庆军至安庆府,其间80年,宿松县均属其辖。
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安庆府为安抚司,十四年改安抚司为安庆路总管府,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二年废司,安庆府直隶行省,领县宿松。
明初,改安庆路为宁江府。洪武六年(1377年)复为安庆府,直属京师,领县宿松。
清:属江南省安庆府,后属安徽省安庆府。
民国:初,六十县直隶安徽都督兼民政长。三年(1914年)军民分治,省建三级制,本县属安徽省安庆道。二十一年至建国前届安徽省第一专区(1945年第一专区改称安庆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8月25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正式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宿松县属皖北行署。8月25日后安徽省设7个专区辖70个县,宿松县属安庆专区。1968年8月专区改地区,宿松县属安庆地区。1988年8月17日,撤销安庆地区与安庆市,组建新的安庆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行政区划
清初,裁6乡为东、南、西、北4乡。乡下设里,全县共24里。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里为庄,4乡共划46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增设围田庄,并将黄泥庄裁为东黄、西黄2庄。全县4乡共辖48庄:东乡辖五里、白茅、新安、东黄、西黄、豆溪、别石、兴化、长江、便民、金塘、九成12庄;南乡辖长安、围田、排山、巢林、紫荆、筑墩、义乡、龙湖、孟岭、乌池、余家、小孤、归林、泾江、洪家15庄;西乡辖西关、十里、马桥、酒坊、邓家、寨子、二郎、凤东、隘口、陈汉、长溪11庄;北乡辖松塘、荆桥、赤岗、对塔、马湾、麻姑、仙里、丰家、团林、枫香10庄。宣统元年(1909年)改乡为区,设东、西、南、北和中心5区。
民国二年(1913年)东、西南、北区,各分为3个区,城内及城郊5个庄划为中区,共13个区,辖48庄。十九年缩13个区为5个区。并建立区公所,仍辖48庄。二十三年废庄为保,并设15个联保办事处。二十九年改联保制为区(镇)乡保制,共5区1镇21乡,即:许岭区辖许岭、乔木、东洪、下仓4乡;二郎区辖二郎、梅墩、陈汉、长溪4乡;九姑区辖九姑、洪岭、木梓3乡;坝头区辖淮滨、振伍2乡;凉亭区辖凉亭、河塌、趾凤、高岭、长岭5乡;县府直辖城关镇及西洪、金碧、长山3乡。三十年二郎区增设新耕乡,九姑区增设滴露乡。三十四年桑坝乡(由淮滨、振伍2乡合并)分为复兴、坝头2乡,共5区1镇23乡234保。三十六年减为15乡,保设置依旧。三十七年恢复23乡。
1948年8月全县划为6区21乡233保。1949年9月初,废保甲制,建立民主政权组织,实行区、乡、村三级设置,共6区25乡(镇)247村,即:凉亭区辖河塌、凉亭、高岭、趾凤4乡38村;二郎区辖隘口、陈长、二郎、梅墩4乡35村;城关区辖西洪、金碧、新耕、长山4乡和城关镇35村;九姑区辖虹岭、长岭、木梓、九姑4乡38村;许岭区辖许岭、东洪、下仓、滴露、乔木5乡55村;坝头区辖坝头、复兴、汇口3乡26村。6月重新划为8区103乡(镇)721村。
1951年增设大官湖区。
1956年4月,划8区,即:陈汉、凉亭、破亭、城关、程集、许岭、九姑、复兴。
1958年11月,实行“乡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共设7区33个人民公社319个生产大队。
1960年1月改乡社为区社制,公社下设管理区。全县共设9个人民公社,34个管理区,313个生产大队。
1961年9月,恢复区镇建置,将9个人民公社调整为8区1镇,43个人民公社,391个生产大队,4个街道。
1969年将城关镇、东风人民公社合并,称城关人民公社;撤销佐坝区,将佐坝、洪岭、新兴、六虹4个公社合并,称佐坝人民公社。全县共7区28个人民公社。
1972年撤销佐坝、城关、雨岭3个公社,恢复佐坝区、城关镇。增设东风、城关、洪岭、佐坝、铜铃、韭山、木梓、新前8个人民公社。
1981年实行政社分置,恢复乡村建置。公社为乡,生产大队为村。
1984年复兴乡升为建置镇,直隶县管。
1986年9月许岭乡改为许岭镇。增设九成乡。全县为8区2镇41乡(其中五里乡直隶县府),391村,3个街道。
1996年,辖8镇14乡:孚玉镇、复兴镇、许岭镇、下仓镇、二郎镇、凉亭镇、破凉镇、汇口镇、陈汉乡、隘口乡、佐坝乡、千岭乡、九姑乡、程岭乡、洲头乡、五里乡、长铺乡、北浴乡、柳坪乡、趾凤乡、河塌乡、高岭乡。
1997年,撤销长铺乡,设立长铺镇。镇人民政府驻长岭铺。宿松县辖9个镇、13个乡。
2004年5月,宿松县全面启动撤村并村工作,将386个自然村撤并为197个,减幅为48.71%,合并后村均人口数由1784人增加为3495人,增幅为96%;同时,宿松县结合城镇社区建设对孚玉、复兴、许岭等城镇街道布局进行了调整,在县城设置了7个社区居委会。[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县境南北纬差38′10″,相距72公里;东西经差42′40″,相距67公里。
宿松县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地区面积为最,854.08平方公里;中、低山区面积为346.22平方公里;余为岗地、断陷盆地、平原等,面积为376.0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817.17平方公里。
地质环境
宿松县地质特征在下扬子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远在25亿年前(太古代),县北部地区就开始接受沉积,太古代末的大别运动(发生于距今25亿年前后)导致该地层褶皱隆起,岩石变质,大陆地壳开始形成。继之,沉积作用逐渐向南迁移,大陆地壳不断增厚。早元古代,在上述隆起的边缘海槽中,又接受了宿松群海相含磷岩系沉积。距今19亿年前后(早元古代末)的渒河运动又导致这套沉积物褶皱隆起,并伴有变质作用和超基性岩侵入。直至其后的张八岭群海相火山岩系形成期间(距今10亿年前),全县一直处于地槽环境,地壳活动性强,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大约在10——8亿年间,皖南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结束地槽历史,地壳相对稳定,进入了准地台发展阶段。震旦纪起(距今约8亿年起),下扬子海入侵县,海域北界约在破凉亭——河塌一线。直至距今约2亿年前后(三叠纪后期)的漫长时期内,破凉亭——河塌以北地区长期保持隆起状态(通称淮阳古陆),其南地区虽曾几度升降,时海时陆(其中最长的一次陆地是在早中泥盆世),但主体上是处于陆表海环境。三叠纪末(约2亿年左右)的印支运动使沉积盖层全面褶皱,结束准地台发育历史,进入了大地构造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即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并全面结束海侵历史,在湖泊及河谷地带,形成陆相沉积。此阶段以断块升降和造盆作用为特色,邻区火山活动相当频繁。
地形地貌
宿松县地势由于受燕山运动的强烈波及,故西北高、东南低,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湖泊和平原,呈阶梯状下降。根据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及坡度和形态,可分9种类型: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断陷盆地、冲积平原、沿湖洼地平原、长江冲积平原、湖泊。
气候环境
宿松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期短,植物生长期长。
境内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据计算,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温度下降约0.46℃,山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根据1957年—1985年气温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6.6℃,最高年为17.6℃(1961年),最低年为15.9℃(1975年、1984年),高低相差1.7度,年际变化不大。[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宿松县国土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812.13平方公里,山区296.93平方公里,洲地451.14平方公里,水域833.3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中有滩涂面积13.23平方公里,其中沿湖滩涂11.82平方公里,沿江滩涂1.41平方公里。
1978年末,全县有耕地54832.7公顷,其中水田24741.9公顷,旱地30090.8公顷,人均耕地1.29亩①。2002年末,有耕地51467公顷,其中水田29600公顷,旱地21867公顷。人均耕地0.97亩,比1978年人均减少0.32亩。
水资源
降水:宿松县1953—2002年平均降水量为1396.3毫米,按42%可转化成水资源的标准计算,水资源量为14.2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793.5立方米,亩均占有量为2352.2立方米。据宿松水文站积累数据,宿松各雨量站点从设立至2002年的最大年降水量在1999年,最小年降水量在1978年。
地表水:境内有二郎河、凉亭河两大水系,集水面积8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亿立方米。龙湖、龙鳡湖、黄湖、大官湖、泊湖等湖泊,共计693.6平方公里,湖水面高程13米时,总蓄水量14.9亿立方米。有中(二)型水库1座(钓鱼台水库),库容量0.9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3座,库容量0.16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40座,总库容量0.15亿立方米。长江流经县境63公里。据《安庆市志》(2008年版)记载,流经全年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100亿立方米。
地下水:经有关部门测算,境内地下水资源年总量近2.84亿立方米。其中,破凉亭——河塌以北地区约0.1亿立方米/年;此线以南,宿松——韭山以北的宿松复向斜展布区约0.2亿立方米/年,宿松——韭山以南“红层”分布区的岗丘地带约0.035亿立方米/年;湖区和沿江冲积平原地区为2.5亿立方米/年。
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全县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按照含水岩组的结构、赋存条件及补给条件等因素,结合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富水等级划分为水量丰富的、中等的、贫乏的、极贫乏的4种。
水产资源
1980年安徽省水产局和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系、安徽大学生物系专家对宿松水产资源进行专项调查,查明宿松湖区鱼类资源有16科62种,其中鲤科鱼类有39种;软体动物2纲8科17种;水生植物类57种。龙湖、龙鳡湖浮游植物7门36属,浮游动物34属49种;黄湖、大官湖浮游植物7门52属,浮游动物40属51种。
1998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再次对宿松水生生物资源进行调查,新查明4科、21种,绝迹2种。新查明的主要是鲟科中的中华鲟,鳉科中的中华青鳉,虎鱼科中的波氏栉虎鱼、粘皮栉虎鱼、子陵栉虎鱼和胭脂鱼科中的胭脂鱼。另有鲤科鱼类中的细鳞斜颌鲴、铜鱼、宽鳍鲻、马口鱼、亮银橘、大鳍橘、兴鱎橘、越南橘、短须橘、彩副橘,鲱科中的鲥鱼,鳅科中的花鳅,𬶏科中的江黄颡、长吻𬶏;鳢科中的月鳢,蛏科中的中华淡水蛏。绝迹的2种是刺鲃、鳍鱼。
2002年宿松境内查明鱼类20科80种,甲壳类6种,软体动物类17种,爬行类2种,水生哺乳类2种,水禽类12种,水生植物类51种。浮游动物40属51种,浮游植物7门52属。
森林资源
1987年,在安徽省林业勘查设计院指导下开展的宿松县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县有林业用地48885.80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0.42%,其中有林地37946.64公顷,森林覆盖率18.5%。2002年森林资源统计,全县林业用地49571.20公顷,其中有林地48460.20公顷,森林覆盖率28.9%。
1987年统计,有竹林面积2864公顷,2002年统计,有竹林面积3193公顷。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达28种,其中非金属矿产21种,金属矿产7种。已开采非金属矿11种,金属矿4种。多数矿种采、冶历史悠久。
非金属矿:磷灰石、煤、滑石、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蓝晶石、蛇纹石、高岭土、石英、石榴石、石墨、硅藻、蒙脱石、沸石等。
金属矿:锰土、金、银、铅、锌、重稀土、铁矿石等。[5]
区域人口
人口发展
根据1979——1982年在本县柳溪的戴家嘴、隘口的野人湾和程岭的黄鳝嘴等地,发掘出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的证实。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是祖先开疆拓土和生聚繁衍的地方。
明代以前,宿松县人口无史可考。至明朝初年始有明文记载。
明:洪武十年(1377年)为41480人;二十四年为78844人;永乐十年(1412年)为90430人;宣德七年(1432年)为99644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为98520人;弘治十六年(1503年)为98715人。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为10270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391731人;嘉庆六年(1801年)为401128人;道光元年(1821年)为301521人;咸丰元年(1851年)为233150人;同治八年(1869年)为178682人;宣统三年(1911年)为305618人。
民国八年(1919年)为309814人;三十三年(1944年)为345229人,其间人口净增51415人。每年平均净增131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口发展较快。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人口锐减。1962年后,人口逐年增长,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生育高峰,1969年人口净增率达39.3‰。70年代后期,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育龄夫妇普遍实行计划生育。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得到控制。
人口数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宿松县常住总人口649975人,其中:孚玉镇62891人,复兴镇44484人,汇口镇42173人,许岭镇36271人,下仓镇29077人,二郎镇28933人,破凉镇33589人,凉亭镇30844人,长铺镇27306人,高岭乡18646人,程岭乡22464人,九姑乡23843人,千岭乡30852人,洲头乡41314人,佐坝乡35697人,北浴乡10138人,陈汉乡18229人,隘口乡19254人,柳坪乡9088人,趾凤乡9572人,河塌乡21521人,五里乡21904人,九成监狱管理分局14253人,华阳河农场17632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宿松县常住总人口571025人,其中:孚玉镇108062人,复兴镇35395人,汇口镇29211人,许岭镇27814人,下仓镇23271人,二郎镇21266人,破凉镇30697人,凉亭镇27399人,长铺镇20970人,高岭乡13594人,程岭乡17549人,九姑乡17314人,千岭乡26869人,洲头乡30039人,佐顼乡26942人,北浴乡7297人,陈汉乡16760人,隘口乡14586人,柳坪乡7901人,趾凤乡7314人,河塌乡18004人,五里乡21698人,九成监狱管理分局9867人,华阳河农场总场11206人。
201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6.33万人,比上年增加0.64万人;常住人口60.2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城镇化率36.4%。全年人口出生率22.11‰,比上年上升4.04个千分点;死亡率4.08‰,下降3.0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8.04‰,上升7.11个千分点。
民族详情
县域内除汉族外,还有回、壮、满、苗、彝、侗、土家、高山、傣、哈尼、布依、蒙古、藏、傈僳族等14个少数民族。[6]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1.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1:43.7:27.2调整为24.3:42.1:33.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人均GDP25432元(折合4082美元),比上年增加234元(按2015年常住人口计算)。
全年财政收入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1亿元,增长7%。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7.28亿元,增长14.5%,其中增值税增长21%、营业税增长13.6%、企业所得税增长35.4%。财政支出37.1亿元,增长10.4%,其中民生支出31.4亿元,增长14.1%,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4.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从重点支出项目看,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2.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教育支出增长4.1%。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0.1亿元,增长18.8%。
第一产业
201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7139公顷,比上年扩大77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8681公顷,减少197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9961公顷,减少393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218公顷,扩大110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8.33万吨,比上年增产1.45万吨,增长3.9%,其中,夏粮4.39万吨,增产66吨,增长0.15%;秋粮33.94万吨,增产1.44万吨,增长4.4%。油料产量6.65万吨,增长3.1%。棉花产量2.42万吨,下降20.6%。
年末全县生猪存栏21.08万头,比上年增长1.1%;全年生猪出栏36.52万头,增长1.2%。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3.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9万吨,增长1.2%。禽蛋产量1.81万吨,增长2.1%。水产品产量8.5万吨,增长3%。
第二产业
2015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户,比上年净增1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2%,股份制企业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9.7%,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规模以上工业中,26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2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3%,金属制品业增长14.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2%。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7.3亿元,增长11.1%;利税总额19亿元,增长2.1%,其中利润总额13.2亿元,增长2.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4,全员劳动生产率226222元/人。
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增长9.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6.1万平方米,增加3.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4亿元,增长14.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2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3亿元,增长12.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50.7亿元,增长12.6%;餐饮收入4.8亿元,增长11.4%。年末限额以上单位73家,其中企业55家,全年新增限上企业5家。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下降3.7%,肉禽蛋类下降17.1%,服装类增长7.6%,日用品类下降1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3%,家具类增长17.5%,汽车类增长10.8%。
全年进出口总额78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出口7410万美元,增长9.9%;进口432万美元,下降9.4%。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
全年旅客运输量139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1240万吨;旅客运输周转量63490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87360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3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亿元(含移动、联通)、邮政业务总量0.69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15万户,比上年减少2559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703户,减少18%,农村电话用户32826户,减少13.6%。手机用户31.02万户,比上年增加8614户,增长2.7%;宽带上网用户4.62万户,比上年增加9032户。[7]
社会事业
人民生活
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9元,增长9%;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5元,比上年增长9.6%。
社会保障
2015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24万人,增长5.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9万人,增长14.2%。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6.3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7万人,增长0.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3.58万人,增长1.7%。
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5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3088床。507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41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7076人。
教育事业
普通中学49所,在校生42410人,专任教师338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7%,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98.9%,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小学118所,在校生55922人,专任教师283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15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影剧院2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黄梅戏剧团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4.3万册,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9个。
医疗卫生
2015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09个,其中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村卫生室1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防站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7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41人,注册护士1071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6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40张。
资源环境
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种有煤、磷矿、大理石、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硅藻土、石英沙岩、兰晶石等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石灰石储量13亿吨,居全省前列;煤储量466万吨,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瓷土储量510万吨,此外滑石以及铁、铅、锌、银、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
2015年末森林面积46980.1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2454公顷,林木绿化率25.8%,活立木总蓄积量325.16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67.31万立方米。
安全生产
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23446万元,增长9.5%。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8.02%,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69.6吨,比上年下降7%;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8.05%,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综合环保指数为95.76。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176人。[8]
历史文化
风俗民情
宿松处于吴楚文化交汇地带,钟灵毓秀,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祥地;黄梅戏以其动人婉转的甜润唱腔,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倍受人们喜爱,历经千年风雨,芳香依旧沁人心脾;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断丝弦锣鼓”(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的民间器乐形式,曲牌有30余首,分为打击乐和丝竹乐间奏的断丝弦曲牌、锣鼓曲牌、弦乐曲牌三类)和“文南词”(一种类似歌舞演唱的形式,多为2~4人演出,其典型代表作为1950年代初期佐坝区虞松峦村文南词剧团排演的《浪子抛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两朵民间艺术奇葩,至今广为流传。鼓书是流行于全县广大地区的一种单人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左手持檀板(牙子),右手轻巧鼓锤敲击一用数根近米长的竹杆做成的鼓架支撑的一面小扁鼓,说书人在表演过程中,有四句头或二句头的清唱,有或长或短的说白段落,说唱中的开头、中间、末尾均夹以节奏很强的鼓板打击声。灯班·灯会·灯展:民间春节灯班在全县较为活跃,灯班的“大件”是龙灯,一般还有舞狮、彩船、挑花篮等,灯班中夹以各色方圆、大小不等的花灯,还有锣鼓班子和吹奏“的号”者。许岭、下仓的灯会,佐坝的龙舟会,晓星、赵岭的狮舞,百余年来深受县内外群众欢迎。民间工艺:根雕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县兴起的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型艺术,宿松从事根雕创作作品较多且有一定造谐者有周青、洪水先等人;周青,安徽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现有根雕作品300余件,其根雕《芭蕾》1977年获解放军某部建军50周年美展一等奖,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根艺美术家”称号。木雕工艺在宿松由来已久,早期作品多为佛像和花板;许岭镇高家的木雕佛像曾销往外省外县,小孤山启秀寺有一帧观音菩萨像是其作品。花板雕刻是宿松颇有历史渊源的工艺制作,其作品用于床、柜、建筑饰品或构件,县内陈汉、凉亭、二郎、隘口、北浴等地均有从事花板雕刻的艺人。纸扎工艺在宿松有相当长的历史,民间扎制花灯、龙灯、祭品等艺匠较多,特别是扎制的祭祀工艺品,如亭台屋宇、花鸟人物,栩栩如生。石雕石刻艺术源远流长,石雕作品有狮、龙、凤等,石刻作品以碑刻居多,不仅运用阴阳刻技法雕刻文字,有的还刻有各种图案,如龙凤花鸟,人物走兽;程岭乡王惠文石雕石刻技艺水平较高,宿松小孤山、太白书台、彭泽龙宫洞等处都有其作品。盆景制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喜爱盆景并亲手制作者渐多,作品有山石盆景、植物盆景、珊瑚盆景、木雕盆景、山石、植物盆景等。竹编工艺上世纪80年代兴起,工艺竹编有花钵套、果盘、食品盒、竹制工艺凉席等。剪纸在宿松民间较为时尚,有绣花鞋、窗花等。民俗乡风:语言,本县语言比较复杂,与地理位置有直接关联;宿松话可能受到古文字声韵的影响,学诗韵,呼平仄,较易入门,但由于尾音重,学普通话、拼音字母和外语,发音较难准确。如把“来”叫“雷”,“吃晚饭”叫“过夜”,“吸烟”叫“吃烟”,“妻子”叫“堂客”等。居住,建国前,在封建宗族制度影响下,农村崇尚家族群居即同姓同族的人员聚居在一个村落,房屋连在一起,一进多重,暗巷穿通,中有祖堂和大门,宅户相望,门窗相对。建国后,经土地改革,广大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通户减少,独户增多,一般都是“明三暗五”。近年来,许多村落建起了康居新村,与城里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进一步缩小。衣饰,本县人民在衣饰方面,素有爱美俭朴的传统,青春少女,尤爱打扮,入学青年,甚讲整洁,新婚夫妇,必穿华丽。旧时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很难看出痕迹。饮食,本县居民,向有“一日三餐”、“一稀两干”或“两稀一干”习惯。惟逢年过节、婚丧贺吊诸喜事,则盛办酒席,分海参席、香荩席、木耳席之类,酒菜甚丰,而且席位排次较严,礼节颇多,有里俗遗风。节日还沿袭旧的饮食传统,元宵吃汤圆,三月三吃避疫耙,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吃月饼、糍粑、咬菱角,重阳吃螃蟹、饮菊花酒,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春节除买鱼肉外,还讲究做印子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活动频繁开展,饮食渐有南北风味。婚姻,婚姻制度在建国前多为封建习俗,婚姻过程一般经过托媒说合、父母同意定婚、亲家过门、女婿上门、行报日礼、迎亲礼、抬嫁妆、新郎新娘拜堂、合卺交杯、谢媒、酬谢宾客、三朝回门等仪式。而新娘坐轿上门,行前要哭嫁,放鞭炮,吹喇叭,敲锣鼓,热热闹闹送走。至门前,新婿要迎接,择福寿兼备之妇女二人为“牵娘”,扶新妇下轿。新妇以红帕蒙首,同新郎一起,先入堂拜祖先、天地,夫妇交拜,再入洞房,由新郎揭开红帕,夫妻并坐喝好顺茶,行合卺礼,晚上还撒帐,闹新房。次日谒舅姑,新妇同舅姑共餐。三日入厨作羹汤,夫妻结伴回娘家探亲,当天返回。民国期间,城镇大户人家亦有仿西式结婚者,其礼节大有改进。建国后,男女婚姻获得自由,婚礼一般从简,但也要经过双方恋爱、上门定亲、节日互相往来、正式迎亲结婚、回门探亲等过程。农村婚礼较隆重,旧习较多,定婚前要托媒介绍,定婚后,一年三节要向女家送厚礼,定婚时要加送衣服贵重礼物,结婚时要加送边猪坛酒。现在推行文明新风,移风易俗,许多婚礼习俗并没有那么繁琐的细节。丧礼,旧时陋习,颇尚迷信,凡老父老母死后,一律要举行丧葬礼仪,以尽子女孝意。穷人家办丧事一切从简,豪富人家则大肆铺张,从服丧到殡葬,一般要经过如下礼节:断气时要抬上门板,烧送路钱;遗体洗澡,穿衣下塌后,在送进棺材;讣告亲友,设置灵堂,子女轮流守孝;至亲穿白色孝服,妇女系白裙,亲友穿白盖头,穿半截白鞋;三日内接受亲友来吊,入殡封棺;来吊者送轴、挽联和钱,有的加送三牲,均要焚香跪拜,孝子在帷内跪拜回礼,放鞭炮,奏哀乐助哀;灵柩停放期间,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有管灯、做七、收敛、破狱之类迷信项目,目的是为死者超度灵魂,入地狱免罪;出殡前做堂祭,礼生呼礼,哭诉祭文,孝子腰系草绳,脚穿麻鞋,手执孝棒,头披白布盖头,随礼生环堂祭奠三次,反复上香叩首,哭泣至哀;出殡时鸣锣开道,燃放鞭炮,沿途丢纸钱;入葬前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出墓葬的方向和时日,提前掘穴,按时营葬。建国后,这些旧俗和迷信活动基本制止。节日,节日在民间流行的较多,几乎月月都有,以农历节候而定。正月初一为元旦,又名春节,早起开门,放鞭炮,出天方,拜家长,互相祝福。饭后,邻里造拜,名曰贺年,亲友开始往来。是日,不洒扫庭厨,取蓄藏也,见面均讲“恭喜发财”。初七为人日,傍晚鸣鞭炮,如除夕,祝人类长寿。十五为元宵节,盛行玩龙灯和花灯。二月十五为花朝节。三月清明日为清明节,祭祀、缅怀祖先、先烈。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六月初六为天中节,七月初七为七巧节、十五为中元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十月十五为小阳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过小年、腊月最后一天为除日。建国后,一部分仍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另外还增加了许多公历上的重要节日,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十·一等,可谓新旧兼顾,推陈出新[4]。
名优特产
宿松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棉花、油菜、芝麻、柑桔、桃、茶叶、蚕桑、板栗。黄湖的银鱼、白虾、鳜鱼和龙感湖的大?鱼,素称“宿松水产四珍”。“黄湖牌”大闸蟹,体大腴肥,肉味鲜美,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获安徽省名优农产品称号。“仙田”牌霸王鞭黑芝麻种皮乌黑,籽粒饱满,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为无药害残留的绿色、黑色食品。马陵瓜子盛产于宿松许岭一带,瓜瓤分红、黄、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壳薄仁香,明初皇后马氏亲自将其命名马陵瓜籽,定为贡品;2000年成立了马陵瓜籽有限公司,采用新的工艺生产,品位更佳,风味更独特,该公司获省旅游局授予的“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消协授予的“诚信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优秀龙头企业”等称号,正向农业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柳溪茶场的“柳溪玉叶”绿茶形如早春柳叶,品质超群,滋味鲜醇,饮后回味甘甜,齿颊留芳,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复兴轧花厂“冠球”牌皮棉1992年评为部优产品。“皖蜀春”57°白酒1993、1994、1995年分获山东济南市“申奥杯”和上海市地方产品博览会金奖、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五粮大曲”开发项目获安徽省新产品三等奖,新产品“十二钗”和“七仙女”被确认为安庆市对外接待专用酒。
方言俚语
宿松,处在皖、赣、鄂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历史上移民的原因,造成了宿松语言的复杂化。西南程营、汇口一带多带德化口音;西部边境,包括佐坝区的大部,二郎、陈汉区的一部分,带黄梅语尾音;北部及东北边境又近似太湖口尾音;东部明显受望江口音影响,因长江洪泛淤积形成的复兴洲区,原无土著居民,其人口均系县其他地区及外县徙人。这样,在宿松县区域内又出现了枞阳、庐江、桐城、湖口、彭泽等地的方言方音。以县城为中心,延及五里、九姑、许岭、程集、二郎绝大部分及陈汉、凉亭、复兴区的部分,则操地道的宿松话。本卷以这种地道的宿松方言为叙述对象。
宿松方言语音的声母基本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有翘舌音区,全县大部分区域属于这种音区,其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这个音区的人发音,能准确地区分zh、ch、sh与z、c、s等声母;二、无翘舌音区。这个音区的人口不及全县总人口的20%,且零散分布在几个边缘地区,如许岭的下仓埠(即长湖乡),复兴区的套口乡,程集区的高岭乡,凉亭区的趾凤乡,陈汉区的柳坪乡。这些地方的人发音发不出zh、ch、sh,仅能发出z、c、s,如把“是”读成“si士”、“知识”读成“zisi资思”、“实事求是”读成“sisiqiusi士土求士”等等。
风景名胜
石莲洞
宿松乃古松兹侯国,始建于汉高后四年,汉平帝始元五年降侯国为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改现名,距今近2200年历史。宿松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当沪蓉高速、105国道、合九铁路之通衢。宿松地形多变,依山、面湖、临江,水秀山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景观星罗棋布,其中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如同镶嵌在松兹大地上的一颗绿宝石,熠熠生辉。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二万二千多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六。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八十多种,其中不少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贵物种;植物六十七科,五百余种,既有百年以上的古木,也有观赏和保护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和特种经济林。一年四季,峰峦叠翠,-扬波,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阳光筛金,更有甘洌的清泉,乖巧的岩石,烂熳的山花,婉转的鸟鸣,构成了绚丽多姿、清新典雅的旅游环境。
公园有河西山、孚玉山、仰角尖、罗汉尖四大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全园自然景观一百多处,人文景观五十余处。最有特色的是河西山景区,也是石莲洞所在地。《安庆府志》载:“石莲洞在治南五里,石屋嵌空,若出水芙蓉,上镌‘石莲洞’三字,为唐罗隐笔。”相传他在此-仙去,“石莲洞”三字至今就存于洞左上方,清晰可见,洞因此得名。清代名儒石圣历《游石莲洞》诗云:“曾说桃源古洞幽,谁知此地有丹邱。玲珑直透烟霞窟,光霁常经日月流。水喷崖腰穿碧涧,云横谷口护灵湫。个中莫道乾坤小,万壑群峰一望收。”诗中道出了石莲洞的优美。山下一天门,山上佛座岭,均为佛教禅宗弘忍憩息遗址,曾建有五祖寺,与黄梅五祖寺相呼应。山南水口山有西汉末中散大夫,因-王莽被贬为松兹第一任县令张何丹之墓。此地主要景观有:流水潺潺的假山、雕刻精美的诗联书画文化走廊、九曲莲池、九曲莲桥、荷衣古池、荷花亭、水景带、休闲木屋、亲子乐园、垂钓中心、文南戏院、挹仙台、听雨亭、五祖禅林、佛座石、仙鹤石、五祖亭、龙眼泉、金蟾望月、黑猩护林、鼋头石、金龟盼日、石破天惊、龙啸石、对酌亭、海豚沐日、仙桃石、四顾亭、一线天、鸳鸯石、百子树、讲经台、醉仙卧花石、十里桃源。孚玉山景区主要有孚玉青峰、聪明泉水、麒麟庵、吴公子季札墓、马祖道元洞。仰角尖景区主要是三座古刹:灵隐寺(寺旁建碑亭为清初宿松知县王民皞手书碑)、九龙禅林、洞山寺,寺内梅娘娘是宿松唯一的肉身菩萨。罗汉尖景区主要有罗汉打坐、滴水观音、脚鼓石、筲箕洞,山顶碧云庵是红军——中华抗日救-司令部遗址。上述诸多景点,灿若繁星,美不胜收。
公园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新鲜,负离子充足,是天然的大氧吧。走进公园,赏心悦目的是千峰竟秀,万木争荣,鸟语花香,泉飞石舞,融动植物、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受,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安徽省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原为宿松县林场,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6月王建国与袁水林二位先生携手合作,重新注资成立了安徽省石莲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作了全面规划。新扩建的森林公园为一轴四区,分别为森林公园综合服务区、生态度假区、休闲娱乐区、宗教朝觐区,形成“九心合一”的旅游中心。接待中心大楼、石莲宾馆、石莲酒家、石莲广场、生态停车场,保持徽派传统风格,为您创造出一个宁静又耐人寻味的山水环境,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绕着绿丘贯穿整个庄园。是游客观光、休闲、美食、娱乐的最佳胜地。
小孤山
小孤山座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位于长江中下游,距离县城65公里。与江西省彭泽县的彭郎矶隔江相望与江西的石钟山、龙宫洞遥相呼应,和国家级风景区庐山,湖北省黄梅县的五祖寺,安徽省的天柱山雄距长江两岸,形成三角之势。构成了天然的旅游网络。素有“海门第一关”,“长江天柱”,“江上蓬莱”之美称。为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小孤山以奇、险、秀、孤而闻名于世,被历代诗家学者吟赞为“长江绝岛、中流砥柱”。
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屿,开始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它孤峰独峙,三面环水,直插江心,气势险峻。巨石悬立奇峭,大有“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之势。此山其高不过百米,周不过里许,然而其形特异,如一出水芙蓉,孤峰耸立。山上幽洞沧波,玉竹翠亭,峻梭碧阁,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山虽小却志傲群山,上锁金焦,下阻千浪。大别山恭其俊秀,五老峰逊其不峙。而引得历代诗家学者对小孤山的青睐,留下无数比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加脍灸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小孤山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正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江水东流直下吴,狂澜倒挽一人无,世间枉说奇男子,砥柱还须让小姑”。
小孤山的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盛唐时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见于诗人的笔端。小孤山的“孤山”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至于小者,是为区别江西鄱阳湖的“大孤山”而言。小孤山山势挺拔,独立江心,北望靠天柱,南观倚匡庐。世人因山形长势犹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故又称为髻山。世俗又因小孤与小姑同音,逐转小孤为“小姑”相传日久,有好事者将对岸的彭浪矶说成“彭郎”,遂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更给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上有奇花异草,下有长江湍流。据说海潮至此不复往上,故又有“海门山”和“海门第一关”之美称。环山而上层层叠叠,弯弯曲曲,忽而接近波涛,忽而悬空托起,令人一步一个新奇。那奇峰缀怪石,古木裹云衣之景色,则令人顿入神仙福地。山上绿草如茵,茂林修竹,庙宇亭台,层次分明。迎山而上则胜迹迭,如:一天门、龙角石、龙耳洞、关圣殿、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界潮祠、御诗碑、梳妆亭、观涛亭、启秀寺、藏经楼、圣母殿、大雄宝殿等十多处景点,且每一景点都有每一景点之雅观和民间传说,并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攀得顶峰历经三百六十五级台阶,取登山一回。度过一年之意。其道曲径通幽,其景奇观迭出,若上“天梯”一站,一边一个山峰,万事万物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小孤山不光风景优美,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
小孤山地处长江之滨,三面环水,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历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有香客600000多人次、游客40000多人次前往此山游玩。1999年安庆市旅游局、港务局合资兴建了小孤山旅游专线码头,由上海至三峡,南京至重庆,芜湖至九江等客轮和旅游轮均在此停靠。陆路方面,位于三省交界七县相连的宿松县,城内公路纵横交错,南至九江、南昌、西至湖北武汉,北至合肥。105、318及京广铁路贯穿宿松,安九沿江公路临山而过更是便利。由于政府的关注和小孤山优美的风景及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
小孤山为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它独具特色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高品位的旅游胜地。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小孤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九井沟旅游景区
九井沟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安徽省宿松县隘口乡原龙王村境内,现已改名为九井沟村,属大别山余脉,总面积36.72平方公里。这里既有峰峻石奇、峡谷幽深、水滴石穿的泉中九井和形神兼备的仙女浴池、淋漓波光的雷公潭、白练飞泻的三叠瀑布,又有叹为观止的"石破天惊"、惊奇怪态的千年罗汉松,还有那至今尚无一人敢窥其颜、敢探其险的龙和大峡谷。天然的大氧吧,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植被、幽静的环境、古朴的村落,田园式的阡陌,"美比九寨"的"九井沟"、尽享宁静、探险猎奇的好去处。
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而得名。其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九井沟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但在宋朝就被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发现。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九井沟最其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其溪水发源于西源与趾凤交界的天柱峰上。这里山青、境幽、水碧、瀑泻、岩险、崖峭、潭多、井深,形成天下罕见的自然景观。在近三十华里的巨体山石板块上,一沟溪水顺山而下。由于飞流瀑布经年不息的长期冲撞,自然开凿出了九口深水潭。
唐朝贞观年间,西源地区连续三年大旱,田地干裂、溪河断流、草木枯死、庄稼绝收。人们纷纷弃家出走,一时间,该地区几近断了人烟。眼见此情此景,住在本地龙王庙附近的周氏惠泽、惠俊、惠圣三兄弟心如刀绞,痛苦万分。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他们听说,这几年久旱不雨的主要原因是,主管水神的龙王老爷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而忘了天下人间的百姓苦难。他们将要亲赴龙王居住的三井龙宫,求龙王济世降雨。他们沐浴更衣、焚香祈祷,斋戒七日,于农历五月初五来到三井,义无反顾地步入干涸了的井底,探寻龙宫。霎时间,乌云铺天盖地,闪电撕裂长空,雷声震耳欲聋,九井沟内,河水猛涨。紧接着,弯弯田下起了弯弯雨,雨却不淋过路之人。但周氏三兄弟这一去,却永远地踏上了不归路。从此以后,这一地区,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周氏兄弟舍己为民的品行,誉满乡里,有口皆碑。
宋皇祐四年五月,王安石在舒州(潜山县)任通判,闻知此事,深为周氏兄弟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决定亲往实地走访凭吊。在他经太湖、过枫香驿、穿梅墩、进入九井沟后,串农户,访路人,问民情,察乡俗。在三井周氏兄弟归天处,他深情地仰天长叹:“形体登仙去,精神万古存。”据传现在西源龙王村中的龙王庙里周氏三兄弟的三尊塑像还是王安石捐资雕修的!沿三井溯溪而上,王安石领略到了四井的幽邃、五井的神韵、六井的波光、七井的飞练的这次凭吊游历,王安石曾即兴创作了不少诗、词、文,只惜岁月沧桑,这难得的丽辞佳句大多已佚失,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九井》诗一首: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茑到岩趾,仰见吹泻何峥嵘。余声投村欲风雨,来势卷土犹溪坑。飞禽凌兢走骇兽,霜雪夏落雷冬鸣。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中官系龙投玉册,小吏碟狗浇银觥。地形偶尔截险怪,无意未必司阴晴。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常虚盈。谁能保此千秋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白崖寨
白崖山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五十余华里。主峰雁恋坡海拔四百七十六米,窄径凌空,飘崖百例。“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就盘卧于向崖山上。寨墙环绕东峰、西峰、西阳尖、雁恋坡、大印坡五大山峰,长达十华里,逐迄起伏,巍峨壮观,宛如长城。
白崖寨始建于元末,明、清时期作过维修与扩建,有近700年历史。寨墙由大方块石砌成,高3米、宽1米。长10余华里,蜿蜒盘旋于五大峰之间,巍峨壮观,被誉为“南国小长城”,寨城四周建有5座城门。白崖地势险要,易守难功,曾为历代兵家军事遗迹、摩崖石刻和战争佳话。因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适宜-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崖寨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迷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独特、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白崖寨自然人文景观甚多,最引人注目的当首推寨墙。寨墙长十华里,宽约一米,高二点八米至五米,全部用大块石片垒砌而成,险要地段墙煤呈双层。七百年来,虽几经兵乱和风雨剥蚀,但整个寨墙基本保存完整。白崖寨原有五门,现只存攀龙、听雨、朝九三门。寻幽仿古者若从“关门石”拾级而上,可直达攀龙门,进入寨中心。两侧不远,即可看到“凤卧龙栖”和“最上一乘”的峭壁石刻。再沿城墙向西峰走去,绕北岭、东峰一周,沿途可看到许多形状动物的怪石和奇芒异景。西阳尖,海拔四百米,青蛙石位于西阳尖山腰,百花门有百花石,旗杆坡位于百花门东,又名炮台、点将台,尚存竖旗杆石夹一对,相传史可法曾在此竖旗,谬兵点将。风头山,貌似凤冠,气势雄峻,顶峰有“道人石”,远观则酷肖石僧,穿着袈裟,虔诚拜佛。时岭位于听雨门内,九曲居在此。此居由情吏部主事贺欣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因房屋内、大门前道路各有九道弯曲而得名。
白崖寨是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和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城之长和保存之完整,是华东地区所未有,加上明清石刻多处,不仅是有历史价值的保护文物,而且也是旅游之胜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