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寂寞的十七歲

內容簡介

《寂寞的十七歲》收入白先勇早期、中期的短篇小說多篇。白先勇早期小說可分兩類 :一類是或多或少憑藉自己切身經驗改頭換面寫成的小說:《金大奶奶》 、《我們看菊花去》、《玉卿嫂》、《寂寞的十七歲》,多少表露出作者童年、少年時代的自己。第二類, 幻想(fantasy)的成分較重,最顯著的例子是《青春》,此外,《悶雷》、《黑虹》、《小陽春》、《藏在褲袋裡的手》,也多少是幻想的產物。夏志清認為白先勇是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中的奇才,五四以來,藝術成就上能與他匹敵的,從魯迅到張愛玲,五六人而已。

年底耶誕節,學校宿舍關門,我到芝加哥去過耶誕,一個人住在密西根湖邊一家小旅館裡。有一天黃昏,我走到湖邊,天上飄着雪,上下蒼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樓萬家燈火,四周響着耶誕福音,到處都是殘年急景。   我立在堤岸上,心裡突然起了一陣奇異的感動,那種感覺,似悲似喜,是一種天地悠悠之念,頃刻間,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來,驀然回首,二十五歲的那個自己變成了一團模糊,逐漸消隱。我感到脫胎換骨,驟然間,心裡增添了許多歲月。   回到愛荷華,我又開始寫作了,第一篇就是《芝加哥之死》

作者簡介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台灣當代著名作家,生於廣西桂林。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美國艾奧瓦大學。 白先勇7歲時,經醫診斷患有肺結核,不能上學。1956年在建國中學畢業,1965年,取得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後,白先勇到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國語文及文學,並從此在那裡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紐約客》,散文集《驀然回首》,長篇小說《孽子》等。其中《台北人》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白先勇2008年獲聘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榮譽院長職務,2009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11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並於201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崑曲研究推廣計劃榮譽主任。 白先勇從小就喜愛中國的民間文學和古典文學,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民間故事和古典作品。如《薛仁貴征東》、《樊梨花征西》、《說唐》、《蜀山劍俠傳》、《啼笑姻緣》;巴金的《家》、《春》、《秋》;《三國》、《水滸》、《西遊記》,特別是《紅樓夢》,都是他所喜愛熟讀的作品。在大學時代,由於受西方現代

內容預覽

回到家裡,天已經蒙蒙亮了,昨天晚上的雨還沒有停,早上的風吹得人難耐得很,冰浸的。大門緊閉着,我只得翻過圍牆爬進去。來富聽到有人跳牆,咆哮着衝過來,一看見是我,急忙撲到我身上,伸出舌頭來舔我的臉。我沒有理它,我倦得走路都走不穩了。我由廚房側門溜進去,走廊一片渾黑。我脫了皮鞋摸上樓去,經過爸爸媽媽臥房時,我溜得特別快。 回到家裡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浴室里去照鏡子,我以為一定變得認不出來了,我記得有本小說寫過有個人做一件壞事,臉上就刻下一條「墮落之痕」,痕跡倒是沒有。只是一張臉像是抽過了血,白紙一般,兩個眼圈子烏青。我發覺我的下已頦在打哆嗦,一陣寒氣從心底里透了出來。 我趕忙關上燈,走進自己房裡去,窗外透進來一片灰濛漾的曙光,我的鐵床晚上沒有人睡過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