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爾貝人
富爾貝人非洲西部的跨界民族。又稱菲拉尼人、富拉人、富爾人、頗爾人、富爾貝人等。為非洲第四大族,僅次於埃及人、豪薩人和阿爾及利亞人。分布在西非和中非廣大地區,分屬尼日利亞、幾內亞、塞內加爾、馬里、喀麥隆、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國。屬柏柏爾人和蘇丹尼格羅人的混血人種。多信伊斯蘭教,部分信基督教或保持萬物有靈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富拉尼人發祥於非洲大陸塞內加爾河流域及其南部的福塔托羅高地。本為遊牧民族,經過600年的遷徙,社會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擴散過程中與當地各族雜居混合,形成幾個較大的聚居區,但多數已融化於其他民族之中,失去其本族語言,放棄遊牧生活,改營農業、手工業或商業,皈依伊斯蘭教。[1]
目錄
相關事件
2019年3月23日凌晨4點,超過30人的武裝人員包圍並襲擊了莫普提區邦卡斯市附近一個富拉尼族的村莊。已造成至少134人死亡,且死亡人數還在上升 。
發展歷史
19世紀西非豪薩城邦富拉尼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1808~1903)。亦稱索科托素丹國。分布 在今尼日利亞北部和尼日爾南部的豪薩人,於11~13世紀以城鎮為中心,建立了各自獨立的豪薩諸城邦國。13世紀伊斯蘭教傳入,至18世紀,絕大部分豪薩城邦已伊斯蘭化,少數城邦還保留有多神信仰的殘餘。18世紀末,戈比爾城邦國的富拉尼族伊斯蘭教領袖奧斯曼·丹·福迪奧(1754~1817)去麥加朝覲,受瓦哈比派教義影響,他回國後發動伊斯蘭復興運動,號召穆斯林「堅持安拉的正道」,反對崇拜聖徒、聖墓和多神信仰的殘餘,放棄不符合教律的陳規陋習,把分散的富拉尼人組織起來,形成堅強的穆斯林群體。 1804年,他自稱「信士的長官」,以贊比爾和昆比為基地,領導富拉尼人各部落和豪薩族的穆斯林發動聖戰,推翻戈比爾等豪薩城邦貴族的統治,相繼攻克戈比爾、卡齊納、卡諾、扎里亞、阿爾卡拉瓦、達烏拉等諸小公國,統一豪薩諸城邦。1808年,他自稱哈里發,以索科托為首都,建立政教合一的富拉尼帝國。其轄地包括今尼日利亞北部、貝寧(達荷美)東北部、尼日爾西南部和喀麥隆北部,面積約達50萬平方公里。1809年,奧斯曼宣布退位,擔任宗教領袖,以索科托為傳教中心,專門從事傳教和著述立說。他將帝國分為索科托和格萬杜兩個王國,其子穆罕默德·巴拉魯統治索科托王國,統轄東部諸酋長國,其弟阿卜杜拉統治格萬杜王國,統轄西部和南部諸酋長國。 1817年奧斯曼逝世後,其子穆罕默德·巴拉魯被擁立為索科托第一任素丹,採用「信士的長官」稱號,成為帝國的政治和宗教領袖。他建立國家各項制度,發展農業和商業,倡導擴大對外貿易,獎勵伊斯蘭學術文化,為帝國的強盛時期。1831竿,索科托王國與格萬杜王國合併,使政令得到統一。 1837年,穆罕默德·巴拉魯去世後,其後裔一直繼承素丹位,多次發動「聖戰」,鎮壓各地的叛亂和宗教異端活動。帝國以伊斯蘭教遜尼派為國教,大力傳播瓦哈比派教義,遵奉罕百里派教法學說,以伊斯蘭教法治國,醫制蘇菲派各教團的活動。禁止拜謁聖墓,嚴禁飲酒、睹博、放高利貸和多神崇拜的習俗。在各地興建有大量隋真寺、宗教學校,刊印《古蘭經》、聖訓及阿拉伯語等經籍向各地發行。首都索科托為伊斯蘭學術文化中心,建有宮殿、皇家清真寺、圖書館、書店、古蘭經學校,聘請希賈茲、埃及的伊斯蘭學者來此傳教和講學,促進了伊斯蘭學術文化的發展。1853年,索科托素丹同英國簽訂商務條約,經濟上依附英國。1903年,英國殖民軍擊敗索科托軍隊,帝國大部分領土併入英屬北尼日利亞保護國,其餘小部分被法、德兩國瓜分。
宗教信仰
富拉尼族多信伊斯蘭教,部分信基督教或保持萬物有靈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 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a1一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 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20世紀以來,在西歐、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傳播和發展。它自創興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一種文化體系,傳入世界各地後,與當地傳統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發展、政治結構、經濟形態、文化風尚、倫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據統計,全世界穆斯林有9,21027億人(1985),占同期世界人口總數48,82042億人的18.54%。在亞非40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占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在當代,伊斯蘭國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發揮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churchs)、東正教(Easten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
風俗
富拉尼人的傳統社會,多行一夫多妻制,以牧畜作聘禮。各妻室獨居。盛行嫡堂兄妹成婚和兄死弟及的習俗。按 父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在遊牧富拉尼人中流行不落夫家的習俗。社會分化為貴族、平民和奴隸等級,各種藝人被視為賤民階層,實行等級內婚。富拉尼人多以農耕為生,兼事各種手工業或商業;部分人從事畜牧業,飼養長角牛,多過季節性遊牧生活。 富拉尼人非常愛美,在他們看來,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美通過一種獨特的形式表現,那就是刺青。除了像現代人一樣在身體上刺青,富拉尼人還用比皮膚顏色更深的黑色或紅褐色顏料在臉上「繪圖」。 對於富拉尼人來說,勇猛無畏是必備的素質。富拉尼人有一個傳統節日,叫莎羅節,這是鍛煉青年人意志力的節日。節日開始時,青年人按年齡組合,擺出挨打的姿勢,嘴裡念念有詞,由同齡人揮鞭抽打。這時,挨打的人不僅不能喊痛,還要保持笑容,稍有動搖,就會被看作是「膽小鬼」。已婚男子也可以參加,但他們怕疼的代價更為慘重,那就是失去妻子。
分布
富拉尼人分布在西非和中非廣大地區:西臨大西洋,東達乍得湖,北起薩赫勒地區,南及喀麥隆高原。分屬尼日 利亞 (800萬,為國內第四大族)、幾內亞(190萬,占全國人口39.9%,為國內第一大族)、塞內加爾(95萬,占全國人口17.7%,為國內第二大族)、馬里(80萬,占全國人口12.7%,為國內第二大族)、喀麥隆(70萬)、尼日爾(50萬,為國內第三大族)、布基納法索(37萬)、貝寧(20萬)、幾內亞比紹(31萬,占全國人口16.9%,為國內第二大族)、塞拉利昂(12萬)、岡比亞(10萬,占全國人口17.5%,為國內第二大族)、佛得角(4.5萬,為國內第三大族)、加納(4萬)、多哥(3萬)、毛里塔尼亞(2萬)和乍得(1萬)等國。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亞。今尼日利亞北部的800萬富拉尼人(占本族人口60%以上),基本上已豪薩化。他們正在與豪薩人一起形成豪薩—富拉尼族,人口達2500萬,為尼日利亞第一大族,約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一,在該國政治和經濟生活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喀麥隆北部,富拉尼人同化了當地尼格羅各族,形成富拉尼化的阿達馬瓦族,在該國亦起重大作用。
起源
西非的富拉尼人約有二千萬,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遊牧族群。由於富拉尼人的遊牧狀態,很難獲得這個族群的 準確人口數量。在地域分布上,從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到非洲東部的乍得和喀麥隆,都可以找到富拉尼人。沒有人知道富拉尼人的起源,歷史學家認為他們是從埃及或索馬利亞遷移過來的,因為他們與埃及人或索馬利亞人很相似,而與西非當地人完全不同。宗教方面,富拉尼人從塞內加爾向東遷移,在遷移過程中,與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阿拉伯商人相遇,於是這個族群接受了伊斯蘭教。富拉尼人傳統上以放養牛群為生,過著遊牧或半遊牧的生活,他們趕著自己的牛群,在西非各地尋找牧場。各個西非國家中的富拉尼人都非常相似,他們已經適應了所在國的生活。富拉尼人的語言分為十四種方言,不過它們都有共同的起源。富拉尼人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伊斯蘭教已經深深滲透到他們的文化中,成為文化的一部分。由於遊牧或半遊牧生活方式,富拉尼人通常居住在外界很難達到的偏遠地區。由於這些因素,富拉尼人很難聽到福音。 尼日爾的富拉尼人有大約一百萬,占尼日爾總人口的10%,分布在這個國家的各地。從歷史和語言學的角度看,尼日爾的富拉尼人分為兩個小族群:一個是西富拉尼人,他們是從馬里,經過布基納法索,遷移到尼日爾,主要居住尼日爾河谷地帶;另外一個是東富拉尼人,他們也是從馬里,經過貝寧和尼日利亞,長途遷移到尼日爾。
語言
富拉尼族使用富拉尼語(又稱富爾富爾德語),屬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尼日爾-剛果語族。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