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掃墓情形。首聯巧妙地借用烏鴉和喜鵲的啼叫,烘托出清明寒食的淒涼氣氛;頷聯將鏡頭拉遠,展現了清明掃墓時曠野的景象;頸聯繼續運用鮮明的意象,以棠梨花和白楊樹為載體,表達了對生死離別的深深感慨;尾聯以重泉和暮雨為背景,進一步渲染了清明掃墓的悲傷氣氛。全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淒清而又深沉的畫面,流露出濃厚的思鄉之意。
目錄
原文
譯文
烏鵲啼叫發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日裡哭泣?
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
棠梨花掩映着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瀟瀟的雨聲里回去了。
簡析
《寒食野望吟》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掃墓情形。首聯巧妙地借用烏鴉和喜鵲的啼叫,烘托出清明寒食的淒涼氣氛;頷聯將鏡頭拉遠,展現了清明掃墓時曠野的景象;頸聯繼續運用鮮明的意象,以棠梨花和白楊樹為載體,表達了對生死離別的深深感慨;尾聯以重泉和暮雨為背景,進一步渲染了清明掃墓的悲傷氣氛。全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淒清而又深沉的畫面,流露出濃厚的思鄉之意。
賞析
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人們會在寒食節到清明節這幾天,祭掃墳塋,慎終追遠。其實清明節與寒食節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節日,掃墓原是寒食節的內容,因為兩節相連,漸漸的掃墓改在清明節進行。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達詔令:將掃墓祭祀活動編入「五禮」,使得清明掃墓活動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就描寫了寒食掃墓的情形。詩人筆下的清明,曠野蒼茫,古墓累累,淒風勁吹,紙錢紛飛,說盡了生死離別。黃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親人卻寂靜無聲。道盡生離死別的苦痛。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