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不安席
寢不安席 |
寢不安席 (拼音:qǐn bù ān xí)為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等《戰國策·齊策五》。
"寢不安席"的原義是睡覺時不安於枕席,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穩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常與"食不甘味"連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寢不安席 [1]
拼音 qǐn bù ān xí
近義詞 夜不能寐
反義詞 高枕無憂
注音字母 ㄑㄧㄣˇ ㄅㄨˋ ㄢ ㄒㄧˊ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等《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有秦、楚、燕、齊、韓、趙、魏七國,而其中,秦國是最強大的。正因為秦國向來兵強馬壯,因此他更是依恃着自己的強大,經常侵犯其他國家,讓其餘的幾個小國日夜忐忑不安,害怕總有一天秦國會發兵來攻打自己。
而某日,秦惠文王果然派出使者去見楚威王,並且要挾楚王說:"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我們絕對會不惜任何代價,立即出兵伐楚。"楚威王聽完了使者的話後,當下怒意大發,二話不說地便下令將秦國使者驅逐出境。
但當秦國使者被驅逐出楚國後,楚威王不禁有些害怕及後悔,因為楚國的實力並不是太強,如果強大的秦國一氣之下發兵來人侵的話,他該怎麼辦呢。
正當楚威王憂心忡仲之際,恰巧在這個時候,有名的說客蘇秦前來拜會。在楚威王的客宴之上,蘇秦巧舌如簧地為楚威王分析當今七國的情勢,還提出了一個完整的計劃,勸楚威王應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一起抗秦,如此方能在夾縫中求生存,保全住楚國。
楚威王一聽,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了地,掩不住喜色的對蘇秦說:"非常感謝你的妙計,我正為這件事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呢,我就按你的計策去做。"
成語寓意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凡事都要想開點,多往好處想,多相信自己,相信機緣,同時也要相信別人,充滿希望;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希望,都要相信會有奇蹟發生,為了未來的奮鬥,必須想辦法暫時拋卻煩惱和憂愁,吃好睡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寢不安席"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常與"食不甘味"連用;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穩。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張軌傳》:"先王寢不安席,志平天下,故繕甲真,積資實。"
宋·薛居正,盧多遜、扈蒙等《舊五代史·唐書·李嗣昭傳》:"臣忝急難之地,每一念此,寢不安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