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壽春堂是清末年間成立的一家以中藥材為主營的百年醫藥老店,曾與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等著名藥房齊名。

據合肥中藥界老前輩們在世時說:清末民初時期,合肥前大街(今長江中路)有一家江浙人開辦的『壽春堂』藥店坐北朝南,六間大瓦房,主要經營中藥材和自行配製的丸、散、膏、丹以及香、滷料和曲料等。但是後來不知道何故突然關門歇業了……」安徽壽春堂大藥店掌門人吳國清向記者講述老字號的歷史,據說壽春堂的創辦者是諸葛孔明的後人。諸葛族人所經營的中藥行業曾在明、清至民國期間遍布大江南北,藥店字號有「壽春堂」「天一堂」等200多家。

目錄

主打產品

主要經營中藥材和自行配製的丸、散、膏、丹以及香、滷料和曲料等。[1]

壽春堂傳說

在清朝合肥醫藥界有兩個幫派把持:金斗幫(合肥本土人)和金陵幫(江浙人),由於金陵幫實力雄厚,基本上霸占了合肥的醫藥市場,壽春堂正是金陵幫開設的。

藥房現狀

解放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啟用「壽春堂」這個藥號,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合肥市政府為了塑造老字號醫藥品牌,在多方的大力支持下,「壽春堂」藥號得以恢復。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吳國清組建了「合肥壽春堂大藥房」(現在的安徽壽春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現在『壽春堂』的牌匾是後來臨摹上去的,由於年時很久,原來的老牌匾已經腐爛。」

吳國清介紹,1993年壽春堂恢復營業,一開始在合肥市繁華地帶,後來由於拆遷,幾經波折才落戶在今天的位置。

「老字號壽春堂開業前幾年生意是特別火爆。但是隨着醫藥零售市場的競爭激烈,最終在2003年壽春堂因為不堪成本重負,從中心商業區退了出來。」吳國清感慨,2003年,來自外地的醫藥連鎖企業陸續進入合肥市場,大打價格戰,作為弱小的民營企業壽春堂只能「退避三舍」

加冕老字號

2000年以後,在合肥醫藥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壽春堂藥房面臨了一次關鍵的抉擇。

「當時,雙鶴藥業打算收購連同壽春堂在內的其他國有醫藥企業。」吳國清介紹,我堅決不同意出售壽春堂。經過多方的努力,最終在2002年9月,「合肥市壽春堂中西大藥房」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吳國清正式成為壽春堂的主人。

「老字號品牌不光是意味着榮耀,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行業的肯定和保留。是多少年來消費者信任的積澱。」很有品牌意識的吳國清說,早在2001年,他就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第35類、5類等「壽春堂」一系列商標,成功的保護了合肥的老字號。

通過十幾年的誠信經營,壽春堂在合肥消費者的心目中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在獲得一系列的肯定後,2006年12月,壽春堂成功加冕首批「中華老字號」殊榮。

百年維新之路

據介紹,即將面世的壽春堂形象店以古色古香為主色調,突出中藥文化。而壽春堂擬投資3000萬元的中藥生產基地也在建造中。屆時,一條貫穿中藥領域的產、供、需產業鏈條將會形成。

「老字號要想發展,不在競爭中被淘汰。一定要在思想上創新,在特色上創新。」吳國清清醒的認識到,現代商業社會老字號企業必須完善企業管理,全面提高人員素質,不斷開拓創新,努力做大做強。

據吳介紹,目前,壽春堂已經在合肥開設七個連鎖店,將會繼續開拓新的市場。由於良好的品牌效應,省內許多醫藥單位和個人提出加盟或連鎖的要求,壽春堂正在考慮策劃中。

「對於許多想發展的老字號企業除了思想解放以外,最短缺的是資金。」吳國清坦言,壽春堂目前發展所遇到最實際的問題,目前政府對老字號這方面並沒有特別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多數資金都是自籌來解決,這畢竟是杯水車薪,並不是長久之計。

吳國清呼籲,老字號企業多數屬於中小企業,無論是企業規模和生產管理都很落後,政府應該在資金上予 種種跡象表明,安徽「壽春堂」正試圖沿襲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慶余堂」等名牌中華老字號之路,展開自己的「維新變法」。[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