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封泥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封泥 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是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封泥 [1]

館藏地點 洛陽新區政和路與金城寨街交叉口

所屬年代 不詳

所屬博物館 洛陽驛站博物館

所屬地區 河南洛陽

名詞解釋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

封泥是一種官印的印跡,為古代緘封簡牘鈐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驗物,其主要流行於秦漢時期。王國維《簡牘檢署考》雲:"古人以泥封書,雖散見於載籍,然至後世其制久廢,幾不知有此事實。……封泥之出土,不過百年內之事,當時或以為印范。及吳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為封泥。"

封泥的使用最早見於先秦文獻,如《周禮》、《左傳》中關於"璽之"、"璽書"等幾處記載。但它的實物發現是近二百年的事。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農民挖山藥時發現一批封泥,約百餘。其中若干為當時著名學者龔自珍所得。吳榮光也得到6枚,1842年,他將其摹入《筠清館金石》中,這是對封泥的最早著錄。但時人並不明其用,誤以為"漢世印范子"。後劉喜海根據《後漢書·百官志》守宮令下本注"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最早為封泥正名,並於咸豐二年1852年《長安獲古編》摹入西安所得"東郡太守章"、"同心國丞"等封泥30枚。對封泥使用的系統透徹研究始於國學大師王國維的《簡牘檢署考》。1913年,他幫助羅振玉輯成《齊魯封泥集存》,對封泥的功用及價值的論述是十分精闢的。從此對封泥的編訂與考證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依古制,官吏去官,須將原官印上交銷毀。故存世古官印絕大多數是為殉葬而仿製的明器。所以封泥作為官方鄭重頒發或私家日常使用印章的遺蛻,具有不容忽視的學術價值。

歷史由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建咸陽宮,其中一處名章台,秦始皇曾在這裡"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於是,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匯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作為當時的一種保密措施,上奏官員要將竹簡捆好,並糊上泥團,再在泥上鈐上自己的璽印,然後放在火上燒烤,促其干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外形

封泥的正面是印文,背面有繩跡,形狀不定,大多是不規則圓形,少數呈方形。

由於施行封泥時,軟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滿方槽

文獻記載

封泥之用見於先秦文獻,封泥制度亦見於兩漢文獻。

衛宏《舊漢儀》中有"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的記載。

臨淄封泥的著錄主要見於《鐵雲藏封泥》、《鄭廠所藏封泥》、《封泥考略》、《齊魯封泥集存》、《澄秋館藏古封泥》、《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封泥存真》、《臨淄封泥文字》、《封泥匯編》、《古封泥集成》、《秦封泥集》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