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
射程是指带电粒子入射到某物质上时,从入射点到终止点的连线在其初始入射方向上投影的长度。带电粒子与物质原子碰撞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因而射程通常小于路程。重的带电粒子由于碰撞导致的运动方向改变不大,射程与路程近似相等。[1]
目录
词语
词目:射程
拼音:shè chéng
英文:range
基本解释
1. [range]
2. 快速粒子穿透物质的最大或平均路程
3. 射弹在击中地面时的位移的水平分量[2]
引证解释
指弹头射出后所能达到的距离。
郭小川《向困难进军》诗:“你们再不要赤手空拳去夺敌人手中的三八枪了,而是怎样去建造保卫祖国的远射程的海防炮。”姚雪垠《长夜》二十:“盒子枪的射程不够。”
计算方法
射高H、射程R与抛射角α的关系
水平方向上运动的最远距离称为射程,用R表示对一定的初速,射高、射程与抛射角α 密切相关,以 α 为横坐标,R 、H为纵坐标,根据公式画出 H(α) 、R(α) 曲线,射程公式:X=[(v0^2)×sin2A]/g
V0:初速度
A:初速度与水平面夹角
g:重力加速度(g=9.8m/s^2)
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狭义):武器能够有效命中目标并且能够有效摧毁目标的距离。
有效命中目标是指:对于步枪弹、穿甲弹之类的需要直接命中的弹丸,必须直接打在目标上,这里面主要决定因素是精度。比如56半自动步枪在400米外对人体目标基本上难于命中,虽然弹头在1500米外还有杀伤力,有效射程也定为400米。 有效射程(广义):武器能够有效完成作战任务的距离。
比如同样发射7.62普通弹的56式班用机枪,在800米距离上都难于命中人体,但是机枪可以用扰乱性射击压制敌人,800米也算是有效射程(当然三角架也提高了精度,不过提高有限)。
如果是84式手枪发射的特种弹,铅底橡胶头,对人体杀伤距离有就是5~15米,对方衣服太厚就可能影响有效射程。
安装光学瞄准具一般情况下可以提高有效射程。
使用高精度专用狙击弹也可以提高有效射程。
战场风沙小,对弹丸精度影响小,能提高有效射程。
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有效射程不一样,比如在索马里土匪手中,AK47都是连发,依靠神而不是依靠准星来引导子弹,有效射程可能只有二三十米。同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中使用得很好的武器,援助越南共产党武装以后,被胡乱使用,用中国顾问的话说,就是:“激战一昼夜,双方无伤亡”,此时有效射程可以说是“0”。
粒子射程
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运动时,不断损失能量,待能量耗尽,就停留在物质中,粒子束在平均射程附近有明显的吸收。沿原来入射方向所穿过的最大距离,称为入射粒子在该物质中的射程,以R表示。应当指出,“射程”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射程(投影射程)是指入射粒子在吸收物质中,沿入射方向从入射点到它的终止点(速度等于零)之间的直线距离,亦即沿入射方向穿透的深度。而路程则是入射粒子在吸收体中所经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一般路程大于射程,路程在入射方向上的投影就是射程。
射程岐离
由干碰撞过程的统计涨落,不仅引起能量歧离,而且还造成粒子在物质中的射程歧离现象,即能量相同的入射粒子束,它的射程长度有一分布,个别粒子的射程是在平均值附近涨落的。
重带电粒子
重带电粒子的质量大,它与核外电子非弹性碰撞和它与原子核的弹性碰撞作用,不会导致入射粒子的运动方向有很大的改变,它的轨迹几乎是直线,因此可以认为射程近似地等于路程长度。
轻带电粒子
轻带电粒子射程β粒子穿过物质时走过的径迹是十分曲折的,能量损失的统计涨落较大,多次散射的影响较大,所以射程歧离较大,而且由于β射线能量是连续的,没有相应的电子射程,与β射线能谱中最大能量对应的射程,称为β射线的最大射程 。
单位
射程采用质量厚度为单位,可以避免直接测量薄吸收体线性厚度所带来的较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 ↑ 射程的解釋|射程的意思汉典
- ↑ 射程(词汇)_技点百科技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