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 |
中文名称;尊老爱幼 外文名称;Respect for the old, Love for the young 拼音;zūn lǎo ài yòu 解释;形容一个人尊敬老人爱护儿童行为的良好品德素质 同义词;扶老携幼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
尊老爱幼,汉语成语,拼音是zūn lǎo ài yòu,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1]
目录
成语辨析
尊敬长辈,爱护幼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
从原始的社会,就已有了尊老爱幼的思想,这使人听起来感到非常的高兴,从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爱幼”有着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项传统美德一定会被我们永远的继承下去。
1986年,根据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借助传统的重阳节,祝愿全国老人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
中国人一向说自己是一个懂得尊老的民族,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成年人有很多无形的责任,自己的工作、恋爱、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在外辛苦工作,为了更好的将来打拼,但又有多少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尊老爱幼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义词
扶老携幼,解释: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成语用法
婚姻法为什么要规定尊老爱幼?
婚姻法规定要尊老爱幼,其原因主要有:
①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②这是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要求。我们知道,婚姻法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性,即道德伦理与法律具有兼容性,道德上的要求法律有相应的规定,法律规定又得到道德的强力支持。像尊老爱幼这种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就应当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用法律来保障老人受到尊重,孩子得到照顾。
③这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尽管我国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但仍有少数人不能履行对老人应尽的法律义务,及对未成人虐待、遗弃,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人予以法律约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家庭和睦
个人品德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重在关爱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