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天冬

中文學名: 小天冬
拉丁學名:Asparagus meioclados Levl.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小天冬,中藥材名。本品為百合科小天冬Asparagus meioclados Levl.,以根入藥。功能主治為:滋陰,潤肺,止咳。主治肺癆久咳,潮熱咯血,支氣管炎,水腫,疝氣,催乳。

目錄

別名

來源

百合科小天冬,以入藥。

性味

甘、淡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0.5-1兩。

形態特徵

小天冬為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紡錘狀膨大,膨大部分長3~5cm,粗1~2cm。莖平滑常彎曲或扭曲,長可達1~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由於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棱形,稍鐮刀狀;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延伸為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花通常每2朵腋生為淡綠色;花梗長2~6mm,關節一般位於中部,有時位置有變化;雄花:花被長2.5~3mm;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漿果熟時紅色有1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小天冬根紡錘形,稍彎曲,長4~10cm,直徑6~14mm,表面淡黃色或金黃色,有干縮縱溝,質潤、角質樣,斷面半透明,中柱黃白色,味甘微苦,嚼粘牙;莖平滑、長彎曲和扭曲,長可達1~2.5m,直徑2~4mm,莖上有長2~3mm的硬刺,灰白色,斷面灰色,質脆,易斷;葉狀枝,墨綠色,扁平或由於中脈龍骨狀而略呈三菱形,稍鐮刀狀,長0.5~6cm,寬1~2mm[2]

生物學特性

小天冬多野生於海拔1750m以下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喜溫暖、濕潤、蔭蔽環境,忌嚴寒、乾旱、陽光直射。在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8~20℃、無霜期180d以上、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空氣相對濕度75%以上、土壤相對濕度70%左右、透光度40~50%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小天冬適宜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排水良好、pH值中性或近中性、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中生長,土層貧瘠、黏重易積水或風大幹燥的地塊上不宜種植[3]

栽培管理技術

1、種苗繁殖

1)種子繁殖:每年8~9月份當果實由綠色變成米黃色,能見果內黑色種子即可採收種子,搓去果肉清水洗淨,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立即進行秋播。一般選擇在海拔稍低、溫度條件較好、土質較疏鬆、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地方,必須有天然或人工設置的遮蔭條件。秋播宜在8~9月春播宜在3~4月。翻地整畦後開橫溝,溝距25cm深5~6cm播幅10cm,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種子間距離2~3cm,播後用草木灰或經過腐熟的堆肥蓋種厚2~3cm,上面再蓋稻草保溫保濕。每畝地用種量10~12kg。一般播種後當氣溫在20~25℃時經15d後即可出苗。出苗後及時揭去蓋草,搭棚遮蔭稍後拔草施肥。經過1年的培育後可移栽到大田。

2)分株繁殖:在採挖小天冬時選擇健壯母株,留較小的塊根作種用。用小刀在小天冬苗頭凹口處進行分株,每株應帶1~2芽苞和2~3個小塊根作種苗。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30cm左右開溝,深約15cm,將分株種苗按10cm的距離放入溝中,蓋土後要不露根蒂。在春天保持濕潤的情況下15~25d即可出苗。

3)組培繁殖:以小天冬的幼嫩莖段作為外植體,用HgCl2滅菌7min置於MS+0.5mg/L6-BA+1.0mg/LNAA+0.2mg/LKT培養基中誘導愈傷組織;通過愈傷組織誘導不定芽的最佳培養基為MS+1.0mg/L6-BA+0.2mg/LNAA+0.2mg/LKT;誘導生根培養基為1/2MS+0.5mg/LIBA+0.5mg/LNAA。

當生根組培苗根長為1cm左右時置於室溫7天後打開瓶塞煉苗2天,取出小苗洗淨後直接移入黃壤土類山地香灰土種土壤上,澆水後罩上塑料袋避免強光直射,1周後去掉塑料袋成活率達94%。

小天冬在自然條件下雌雄比例為1:2左右,種子少、發芽及出苗成活率低且種子育苗生長緩慢,因此主要採用無性繁殖育苗。由於組織培養育苗成本過高,而其根頭卻有許多芽眼和小塊根,具有很好的髮根能力且操作簡單,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分株繁殖

2、苗期管理

苗期注意經常澆水保持苗床濕潤,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積水。及時拔除雜草和施肥,肥料以腐熟農家肥為主,如肥料含氮量較低可添加少量尿素,每50kg肥水宜加尿素0.1kg。肥料不能直接與苗接觸,每次每畝施腐熟農家肥水1000~1500kg,每隔3個月可施1次。

3、大田移栽

1)選地整地:選擇水源充足、灌排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壤地塊。經多次深翻(30cm)碎土後連續曬土5d以上,起寬120~140cm、高20~25cm的畦。結合整地施腐熟有機肥20~30t/hm2複合肥450~600kg/hm2均勻撒於畦面,將肥料翻入土層平整畦面,四周開好排水溝。

2)定植:在春季2-3月秋季9-10月。將1年生的小苗或採收後分株的種苗按株行距30cm×40cm(密度為67500~75000株/hm2),深度6~10cm開溝種植每穴1株,培土到苗基部澆足定根水並噴施乙草胺防除雜草。小天冬為多年生植物,忌乾旱、喜陰濕環境。一般新栽植的小天冬當年可適當與木薯、玉米、高粱等間作套種,避免強烈光照,形成蔭蔽環境促進其生長並提高複種係數;第2年可適當間種花生、大豆、蔬菜等矮杆作物;第3年不再間種任何作物讓其迅速生長,發育塊根。若採取連片純種方式,須搭建高1m左右的矮架,覆草或遮陽網遮蔭並讓其莖蔓攀援。

4、田間管理

1)補苗:定植後15~20d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若發現死亡缺株應及時拔除並補苗

2)水分管理:小天冬喜濕潤環境,整個生長期需水量大,抗旱、耐澇能力差,因此遇旱要注意澆(灌)水,雨後及時排澇,忌持久乾旱或長期積水,保持土壤相對濕度70%左右。

3)中耕除草:小天冬栽植後幼苗生長緩慢,雜草滋生要經常鬆土除草,並剷除畦面周邊壟溝、水溝及路邊的雜草,儘量不施用除草劑。若施用除草劑可用敵草胺在無風、無露水的早晚進行定向噴霧,儘量壓低噴頭避免噴及小天冬。當苗高30cm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後視雜草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每年適時進行3~4次中耕除草,最後1次中耕除草應在霜凍前結合培土進行,以保護株叢基部以利越冬。除草要小心勿鋤斷莖蔓,中耕宜淺以免傷根。保持土壤疏鬆,畦內無雜草

4)追肥:結合中耕除草及時追肥,第1次追肥可在定植後40~60d進行。施腐熟人糞水10~15t/hm2。此後結合中耕除草施腐熟廄肥、草木灰或草皮灰等有機肥10~15t/hm2,適當添加尿素和鈣鎂磷肥等肥料,每次約70~100kg。施肥時應在畦邊或行間開溝穴施下,注意避免肥料接觸根部,施肥後覆土壓實。若施肥後持續乾旱應及時澆水,促進小天冬對肥料的吸收。

5)搭架修剪:小天冬栽植1年後生長迅速,當藤蔓長至40~50cm時須插上竹竿(高1.0~1.5m,入土20cm),並將相鄰竹竿頂端綁紮在一起作為支柱,使之能夠攀附以防倒伏,並利於其光合作用和塊根生長,同時方便田間管理。當葉狀枝出現過密及病枝、枯枝時應適當修剪疏枝[4]

病蟲害防治

小天冬病害主要為根腐病。一般是由土質過於潮濕或被地下害蟲咬傷或培土施肥碰傷所致,先從1條塊根的尾部爛起,逐漸向根頭蔓延,內部呈漿糊狀,1個月後整個塊根變成黑色空泡狀。一經發現病株即刻拔除,並在周圍撒施生石灰,同時做好排水工作以防病菌蔓延成災。

小天冬蟲害主要有蚜蟲、短須蟎、紅蜘蛛。蚜蟲為害芽芯和嫩藤,導致整株藤蔓萎縮,為害初期可用10%吡蟲啉1000~2000倍液或40%樂果1000~1500倍液噴殺,如為害嚴重可剪除全部藤蔓並施肥,20d後即可發出新芽蔓;短須蟎5~6月為害葉部,可用2%阿維菌素1000~2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雙甲脒乳油1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5~6月為害葉部,可用40%樂果800~1000倍液或殺蟲脒水劑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並在冬季清園將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或深埋[5]

採收與加工

定值後以2~3年採收為宜。過早收穫塊根小而少、產量低,且浸出物含量低。收穫期以10月至次年春萌芽前最好,因為此時塊根水分少、粉質飽滿、質量好、出品率高。採收時先把支柱拔除,割去莖蔓挖起全株,將粗塊根剪下作藥材進行加工,小塊根帶根頭適當分割留作種用。洗去塊根上的泥沙將兩頭鬚根和病、殘、受損傷的部分剪除,然後按大、中、小分批放入沸水中煮10~15min,以剛煮透心、容易剝皮為宜,及時撈出浸入清水中剝去外皮,剝不乾淨者以刀刮淨,勿留殘皮。瀝乾表面水分,曬乾或低溫烘乾至含水量為10~13%即可,曬時如光照強烈,應用竹簾或白紙蓋上以防變色[6]

貯存

將小天冬充分乾燥後用內有塑料袋的編織袋包裝,置於通風陰涼乾燥處,注意防蟲、防鼠、防潮霉變,如有受潮現象及時翻出曬乾或低溫烘乾。成品以乾淨,條粗肉厚,無破皮,無蟲蛀,無霉變,味甜微苦,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糖質,斷面角質狀,中央有白色中柱為佳。 由於小天冬為多糖藥材,回潮後糖分容易滲出造成藥材粘連發霉變質,因此時應注意防雨防潮[7]

適宜區域

本技術適用於廣西的桂中、桂南、桂東等地區的貴港、欽州、玉林等地的小天冬栽培生產過程。

視頻

廣西主特產藥材栽培生產適宜技術大講堂小天冬栽培生產適宜技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