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米星(Crassula 'Tom Thumb')是景天科青鎖龍屬的多肉植物。 舞乙女(Crassula rupestris ssp. marnieriana)和愛星( Crassula rupestris ssp. rupestris)的幾率雜交種,由挪威人W. J. Ruysch發現。

目錄

小米星形態特徵

小米星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直立叢生,多細小的分枝,莖肉質,多年生植株莖幹逐漸半木質化,肉質葉呈灰綠至淺綠色,長約0.5厘米,寬約0.4厘米;葉緣稍具紅色,在晚秋和早春,溫差大的時候紅色尤為明顯。葉片交互對生,卵圓狀三角形,無葉柄,基部連在一起,新葉上下疊生,成葉上下有少許間隔。4-5月開花,白色,星狀,花瓣5-6瓣,簇生,常開滿枝頭,頗為華麗;開花後不會死。小型品種,開花的植株高僅約12厘米。[1]

小米星生長環境

小米星需要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耐半陰,怕水澇,忌悶熱潮濕

具有冷涼季節生長,夏季高溫休眠的習性,為多肉植物中的「冬型種」。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6月為植株的生長期(花友的環境不一樣,生長期也有長短),若光照不足會使植株徒長,葉與葉之間的上下距離拉長,使得株型鬆散,葉緣的紅色也會減退;而在陽光充足之處生長的植株,株型矮壯,莖節之間排列緊湊。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

小米星能耐零下2℃左右的低溫,是室內的溫度,非露天,再低葉片的頂端生長點就會出現凍傷,乾枯死亡,來年會在枯萎處重新萌發新側枝。整個冬季基本斷水,5度以下就要開始慢慢斷水。夏季高溫時整個植株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止,這個時候要通風良好且適當遮光,避免曝曬,節制澆水,不能長期雨淋,以免植株腐爛

小米星分布範圍

是雜交出來的品種,在野外沒有分布。

小米星繁殖方法

小米星是非常好繁殖的一個品種。繁殖一般採用砍頭法。取生長點完好的健康枝條,按3-5厘米的�長度剪下一段段枝條,晾乾切口後即可直接扦插在乾的顆粒土或蛭石為主的配土中,幾天後可少量澆水。小米星的葉片之間容易長出小的氣根,碰到合適的土壤就會把根牢牢扎在土裡。砍頭繁殖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同時給母株修型,砍頭後的地方會重新萌發新的生長點,有時會萌發多根新枝。 小米星是雜交出來的品種,在野外沒有分布。[2]

圖片

小米星的養護

光照充足

如果小米星光照不充足,欠缺光照,小米星體內有過多的水分,所以葉片容易變綠色,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小米星的葉片邊緣會變成紅色。要是小米星狀態達到極致時,整顆植株會變成熒光橙色。

當然要有充足光照的滋養哦,光照對出狀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適宜溫度

小米星冬季可以耐零下2℃的室內低溫,當冬季溫度低於零下2℃時,葉片就會出現凍害。夏季可以耐35℃的高溫,所以在夏季可以進行露養。

在晚秋和早春時節,溫差大的時候,小米星紅色尤為明顯,現在春季,是出狀態的好時節,別錯過了。

土壤透氣

養小米星的土壤一定要透氣性好,所以配製的土壤一般會用90%的顆粒,另外再加上10%的土混合而成,要把小米星養出極致狀態,土壤的透氣一定要棒棒的。

在給小米星澆水後,會一下子變綠掉,水分過多,所以要確保水分在盆土裡過一下,不會過多停留。

澆水控制

儘管小米星是喜水的,一般在確保盆土不積水的情況下,儘量澆大水,特別是在春秋兩季節,可以隨意澆水,澆水過程中,避免澆到葉片上,避免曬傷葉片,會降低觀賞性。

到了夏季需要控水哦,

在雨水多的季節,一定要提前做好避雨措施,否則盆土有積水,不然會影響小米星狀態,搞不好還因為積水爛根。

露養

有條件的花友,儘量露養小米星,因為露養的小米星強健。白天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吸收充足的光照,到了夜晚,溫度下降,白天和晚上溫差大,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小米星出狀態。[3]

小米星比較適合新入坑的花友養護,比較容易養活,而且出狀態也不難。另外小米星很容易爆盆,只要一年的時間,養護得當,就能滿滿一盆,對於新入手的花友,養爆盆,還出狀態了,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