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杜甫
小至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交代時間,一個「催」字奠定了全詩愁悶的基調;頷聯寫人的活動;頸聯寫自然景物的變化,讓人感到天氣漸暖、春天將近的一絲喜悅;尾聯轉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異鄉而不免悲從中來,於是邀兒子一起借酒消愁。
目錄
原文
譯文
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的灰相應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山中的臘梅衝破寒氣傲然綻放。
此地自然景物與故鄉相差無幾,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
賞析
這首詩首聯交代時間,一個「催」字奠定了全詩愁悶的基調;頷聯寫人的活動,頸聯寫自然景物的變化,讓人感到天氣漸暖,春天將近的一絲喜悅,尾聯轉而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異鄉而不免悲從中來,於是邀兒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詩選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滿着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詩開篇的「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二句是總起,以詠嘆筆調點明「陽生春來」,與詩題緊扣,同時給人以緊迫感:時間飛逝,轉眼又是冬去春來。中間四句是分承,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和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裡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其中,「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二句直承首聯「冬至」的自然節令特徵,別出心裁,用刺繡添線、葭管飛灰,進一步點明季節變化。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來的景物特徵,用柳葉「將舒」承一「容」字,使人產生柳葉如眉的聯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給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覺,富有動感特徵,蘊含着生命的張力,體現出春臨大地的蓬勃生機。雖然春天容易引發鄉愁,但詩人的鄉愁卻是樂觀向上的,故詩最後的「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結,奉勸世人干盡杯中酒,享受美好的生活。
全詩立意高遠,選材典型,遣字鑄辭,精工切貼,緊緊圍繞冬至前後的時令變化,敘事、寫景、抒感,「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漸次由開端時光逼人的感觸演進為新春將臨的欣慰,過渡得十分自然,充滿着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或公元767年(次年),當時詩人漂泊在夔州(今四川奉節),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異鄉,不禁感慨萬千。
簡析
《小至》是一首七言律詩。此詩首聯交代時間,一個「催」字奠定了全詩愁悶的基調;頷聯寫人的活動;頸聯寫自然景物的變化,讓人感到天氣漸暖、春天將近的一絲喜悅;尾聯轉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異鄉而不免悲從中來,於是邀兒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詩選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滿着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1]